以培養(yǎng)師范生教學設計能力為主線的微型課程設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25 01:14
本文關鍵詞:以培養(yǎng)師范生教學設計能力為主線的微型課程設計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教學設計能力是師范生應該掌握的一個基本能力,它是實際教學能力的基石。因為,教學設計能為具體的教學過程提供預設方案,這有利于教師順利、有效地施教。對于教學設計能力的構成框架、要素,國內外學者都有進行相關研究。美國教育技術國際協(xié)會(ISTE)在《面向教師的美國國家教育技術標準(2008版)》中,提出了教師應具備的具體教學設計能力標準;在國內,教育部也頒布了《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對國內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標準提出了要求。因此,師范院校應盡可能高效地完成對師范生教學設計能力的培養(yǎng)。但如何能達到高效,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微型課程的發(fā)展歷史雖然沒有傳統(tǒng)課程的歷史悠久,但從第一次提出微型課程的概念起,已經(jīng)有50多年的歷史了。尤其是近年來,高度發(fā)達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高科技手段的涌現(xiàn)如個人PC、智能手機等,更是為微型課程的發(fā)展提供了契機。由于微型課程具有學習周期短、學習單元微小、學習靈活等特點,其在現(xiàn)今快節(jié)奏的學習生活中,無疑是深受學習者歡迎的。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種培養(yǎng)師范生教學設計能力的方案,即采用微型課程的形式來設計培養(yǎng)師范生教學設計能力的課程。一方面,該微型課程可以作為傳統(tǒng)課程的補充;另一方面,微型課程本身短小、靈活的特性,可以滿足學習者短時間的學習習性,并有助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培養(yǎng)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研究在參考眾多的課程設計文獻的基礎上,結合微型課程的特性,對培養(yǎng)師范生教學設計能力的課程進行了微型化設計。其具體設計過程主要是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習活動以及學習評價這個四個方面進行展開設計的。在完成具體的課程設計后,可以采用Moodle平臺作為承載課程的平臺,然后進行微型課程實施試用。課程實施后,針對實施效果進行評價。根據(jù)評價反饋結果,再對前期的課程設計進行修訂完善,并為后期課程設計提供策略。
【關鍵詞】:教學設計能力 微型課程 課程設計 課程實施 評價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652.4;G434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研究概述10-21
-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10-13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義11-13
- 1.2 文獻綜述13-18
- 1.2.1 關于教學設計能力培養(yǎng)文獻綜述13-16
- 1.2.2 國內外關于微型課程的文獻綜述16-18
- 1.3 研究內容、方法和技術路線18-21
- 1.3.1 研究內容18-19
- 1.3.2 研究方法19
- 1.3.3 技術路線19-21
- 2 培養(yǎng)師范生教學設計能力的微型課程設計理念21-30
- 2.1 微型課程的內涵及特點21-22
- 2.1.1 微型課程內涵21
- 2.1.2 微型課程的特點21-22
- 2.2 課程設計的相關理論22-26
- 2.2.1 課程設計的內涵22-23
- 2.2.2 課程設計的主要模式及其啟示23-26
- 2.3 培養(yǎng)師范生教學設計能力的微型課程設計價值取向26-30
- 2.3.1 微型課程設計的初級價值取向27-28
- 2.3.2 微型課程設計的主要價值取向28
- 2.3.3 微型課程設計的貫穿價值取向28-30
- 3 培養(yǎng)師范生教學設計能力的微型課程設計30-48
- 3.1 師范生教學設計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分析30-32
- 3.1.1 培養(yǎng)課程調研30-31
- 3.1.2 培養(yǎng)現(xiàn)狀分析31-32
- 3.2 培養(yǎng)師范生教學設計能力的微型課程設計模式32-37
- 3.2.1 微型課程設計模式的構建32-34
- 3.2.2 微型課程設計模式的分析34-37
- 3.3 培養(yǎng)師范生教學設計能力的微型課程設計37-48
- 3.3.1 培養(yǎng)師范生教學設計能力的微型課程目標的確定38-40
- 3.3.2 培養(yǎng)師范生教學設計能力的微型課程內容的生成40-45
- 3.3.3 培養(yǎng)師范生教學設計能力的微型課程學習活動的設計45-46
- 3.3.4 培養(yǎng)師范生教學設計能力的微型課程學習評價的設計46-48
- 4 微型課程的實施與評價48-64
- 4.1 基于MOODLE的微型課程設置48-51
- 4.1.1 moodle平臺簡介48
- 4.1.2 在moodle平臺設置微型課程48-51
- 4.2 微型課程實施的開展51-58
- 4.2.1 微型課程實施前的準備工作51-53
- 4.2.2 微型課程的實施過程53-58
- 4.3 實驗效果分析58-62
- 4.3.1 學生學習參與情況58-59
- 4.3.2 學生對微型課程的學習反饋情況59-62
- 4.4 完善、修訂微型課程62-64
- 5 研究總結64-65
- 參考文獻65-67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67-68
- 致謝6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劉有菊;;師范生教學設計能力的調查分析——以云南部分師范類高校為例[J];保山師專學報;2008年02期
2 張豪鋒;王娟;;基于概念圖的職前教師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培訓方案設計與實施[J];電化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3 張雪云;馬志強;;國內Moodle平臺研究綜述[J];開放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4 陳莉;黃桂晶;;中美教師教育技術標準比較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年22期
5 劉峰;;基于教學改革導向的高職教師教學設計能力評估實踐與探索[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1年11期
6 愛陶;;什么叫微型課程[J];教育科研通訊;1985年01期
7 劉志波;許惠芳;;面向教師的美國國家教育技術標準(2008版)[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8年09期
8 祝智庭;張浩;顧小清;;微型學習——非正式學習的實用模式[J];中國電化教育;2008年02期
9 劉志平;劉美鳳;呂巾嬌;;小學數(shù)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及其構成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9年09期
本文關鍵詞:以培養(yǎng)師范生教學設計能力為主線的微型課程設計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924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39241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