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遠程教育論文 >

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虛擬學習團隊學習過程模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21 14:02

  本文關鍵詞: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虛擬學習團隊學習過程模型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網(wǎng)絡學習模式自誕生以來,以其方便快捷、資源豐富、無時空限制等優(yōu)點,逐漸受到眾多學習者的青睞。但網(wǎng)絡學習存在學習者時空分離、相互間缺乏了解和信任、學習氛圍不高等缺點,使得教育研究者們不斷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克服網(wǎng)絡學習的弊端,最大化的發(fā)揮網(wǎng)絡學習的優(yōu)勢。筆者認為:將有著共同學習任務的學習者組織起來,以網(wǎng)絡為載體,組建分工明確、有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的虛擬學習團隊,不僅能促進學習者的知識共享,還能培養(yǎng)學習者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 一直以來,虛擬團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業(yè)領域和管理領域,教育領域的研究仍處于初級探索階段。在團隊研究中,共享心智模型的提出,為我們理解不同團隊間的績效差異提供了新的視角。據(jù)此,本研究試圖將共享心智模型概念引入到虛擬學習團隊中,將共享心智模型看做是影響虛擬學習團隊學習的過程變量,并結合影響虛擬學習團隊共享心智模型的種種因素,構建出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虛擬學習團隊學習過程模型,并提出相應的實施建議。 此外,為驗證所建過程模型的有效性,筆者以《教育心理學》課程為例,組建了研究生虛擬學習團隊,自團隊組建到團隊解散的過程中,跟蹤觀察各團隊的進展情況,并通過問卷調查法對模型中的假設進行了驗證,最終提出了修正后的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虛擬學習團隊學習過程模型。 本研究共分六個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緒論。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及意義,研究內容及方法。 第二,相關研究基礎。該部分在閱讀大量文獻的基礎上,概述了虛擬學習團隊的概念、特征、知識共享的障礙,共享心智模型的概念、測量及作用,以及二者的研究現(xiàn)狀。 第三,虛擬學習團隊學習過程模型的構建。該部分在借鑒前人研究結論的基礎上,針對共享心智模型的兩種類型、五類影響因素與虛擬學習團隊效能三者間的關系,提出了9條研究假設,以此構建了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虛擬學習團隊學習過程模型,并做了簡單闡述。 第四,基于《教育心理學》課程的虛擬學習團隊實證研究。該部分主要是對本實證研究中組建的虛擬學習團隊情況進行了介紹,包括團隊組建、團隊學習和團隊成果。 第五,分析與討論。為驗證假設是否正確,本研究設計了虛擬學習團隊共享心智模型及團隊效能調查問卷,并采用SPSS17.0軟件對問卷數(shù)據(jù)進行了信度與效度分析及相關性分析,最終根據(jù)假設檢驗的結果,對之前構建的過程模型進行了修正。 第六,全文總結與展望。該部分主要總結了本論文的研究結論,分析了研究局限和不足之處,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關鍵詞】:虛擬學習團隊 共享心智模型 學習過程模型 百會項目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434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緒論11-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1-12
  • 1.1.1 研究背景11
  • 1.1.2 研究意義11-12
  • 1.2 研究內容及方法12-14
  • 1.2.1 研究內容12-13
  • 1.2.2 研究方法13-14
  • 2 相關研究基礎14-22
  • 2.1 虛擬學習團隊14-15
  • 2.1.1 虛擬學習團隊的概念及特征14-15
  • 2.1.2 虛擬學習團隊知識共享及其存在的障礙15
  • 2.2 共享心智模型15-17
  • 2.2.1 共享心智模型的概念15-16
  • 2.2.2 共享心智模型的測量16-17
  • 2.2.3 共享心智模型的作用17
  • 2.3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7-22
  • 2.3.1 虛擬學習團隊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7-20
  • 2.3.2 共享心智模型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20-22
  • 3 虛擬學習團隊學習過程模型的構建22-31
  • 3.1 共享心智模型與虛擬學習團隊效能22-23
  • 3.1.1 團隊作業(yè)模型與團隊互動模型22-23
  • 3.1.2 兩類共享心智模型與團隊效能23
  • 3.2 虛擬學習團隊共享心智模型的影響因素23-26
  • 3.2.1 團隊任務和團隊管理主要影響團隊作業(yè)模型24-25
  • 3.2.2 團隊成員和團隊過程主要影響團隊互動模型25
  • 3.2.3 學習支持影響整個共享心智模型25-26
  • 3.3 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虛擬學習團隊學習過程模型26-31
  • 3.3.1 輸入27
  • 3.3.2 共享心智模型的形成與發(fā)展27-30
  • 3.3.3 輸出30-31
  • 4 基于《教育心理學》課程的虛擬學習團隊實證研究31-42
  • 4.1 團隊組建31-34
  • 4.1.1 虛擬學習團隊組建思路31-32
  • 4.1.2 虛擬學習團隊組建實例32-34
  • 4.2 團隊學習34-40
  • 4.2.1 團隊作業(yè)模型的形成與發(fā)展34-37
  • 4.2.2 團隊互動模型的形成與發(fā)展37-40
  • 4.3 團隊成果40-42
  • 5 分析與討論42-50
  • 5.1 問卷設計及統(tǒng)計方法42-43
  • 5.2 信度與效度分析43-46
  • 5.2.1 共享心智模型的信度與效度分析43-44
  • 5.2.2 共享心智模型影響因素的信度與效度分析44-45
  • 5.2.3 團隊效能的信度與效度分析45-46
  • 5.3 假設檢驗46-48
  • 5.3.1 共享心智模型與團隊效能的相關性分析47
  • 5.3.2 共享心智模型各影響因素與兩類共享心智模型的相關性分析47-48
  • 5.4 研究結果及模型修正48-50
  • 5.4.1 研究假設檢驗結果48-49
  • 5.4.2 研究模型修正49-50
  • 6 全文總結與展望50-52
  • 6.1 研究結論50
  • 6.2 研究局限50-51
  • 6.3 研究展望51-52
  • 參考文獻52-55
  • 附錄55-59
  • 致謝5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葉文;褚建勛;湯書昆;;學習型組織中的虛擬團隊知識共享模型研究[J];管理學報;2009年05期

2 施楊;李南;;團隊有效溝通與共享心智模式的構建[J];科學管理研究;2007年01期

3 王穎;彭燦;;知識異質性與研發(fā)團隊知識創(chuàng)新績效——以共享心智模型為中介變量[J];情報雜志;2011年01期

4 趙文軍;謝守美;;虛擬團隊中的知識共享動因探析[J];情報雜志;2011年07期

5 何貴兵;楊瓊;;共享心理模型的測量[J];人類工效學;2006年04期

6 龔志周,王重鳴;虛擬團隊理論研究及其發(fā)展趨勢[J];心理科學;2004年02期

7 武欣,吳志明;團隊共享心智模型的影響因素與效果[J];心理學報;2005年04期

8 金楊華;王重鳴;楊正宇;;虛擬團隊共享心理模型與團隊效能的關系[J];心理學報;2006年02期

9 白新文;王二平;周瑩;馬達飛;任婧;;團隊作業(yè)與團隊互動兩類共享心智模型的發(fā)展特征[J];心理學報;2006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龍飛;基于組織共享心智模型的組織知識創(chuàng)新管理研究[D];東華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蕓蕓;軟件項目團隊信任和沖突對共享心智模型的影響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2 杜一菲;領導風格與團隊人格特征對共享心智模型的影響[D];河南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虛擬學習團隊學習過程模型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5973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973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f06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