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支持及其積極效應研究述評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陽德華,王耘,董奇;初中生的抑郁與焦慮:結構與發(fā)展特點[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0年03期
2 王國英,沃建中;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策略的結構[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0年03期
3 江光榮;中小學班級環(huán)境:結構與測量[J];心理科學;2004年04期
4 趙子昂;論拉康結構精神分析學無意識的語言結構[J];連云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5 劉春燕,李明德;現(xiàn)代心理學的方法論特點及其思考[J];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6 劉金平;心理素質的本質和結構新探[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7 陳曉荊;非智力因素的結構及其與智力因素的關系[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8 許明智,龔耀先;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編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4年02期
9 李凌艷,龐麗娟,易進,夏勇;2~6歲兒童母親教育觀念結構及其影響因素[J];心理科學;1997年03期
10 宋輝,楊麗珠;兒童自我控制發(fā)展研究綜述[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文書鋒;俞國良;董妍;侯瑞鶴;;研究生師生關系的結構、類型及其特點[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張麗華;張索玲;張旭;劉紅敏;;青少年自尊發(fā)展研究——結構、特點與認知加工偏向效應[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扶長青;張大均;;大學生金錢態(tài)度結構及問卷編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張彩云;劉加霞;申繼亮;;教師反思傾向的結構和量表編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倪霞玲;寇_g;;大學生親社會人格結構及特點的初步研究[A];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張彩云;;教師教學反思傾向的結構及發(fā)展特點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7 王可;林崇德;;中學生寫作能力——結構、發(fā)展特點和對寫作成績的預測[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楊麗珠;董光恒;;3-5歲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結構及其發(fā)展特點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楊麗珠;;兒童自我控制發(fā)展與促進的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金小苗;;初中生學習滿意感的結構和量表的編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朱艷新;大學生情緒調節(jié)策略的結構、特點及有效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2 唐點權;青少年文明心理結構及其特征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3 胡克祖;3~6歲幼兒好奇心結構、發(fā)展特點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4 陳勁;中國人誠信心理結構及其特征[D];西南大學;2007年
5 陳建文;青少年社會適應的理論與實證研究:結構、機制與功能[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6 許明智;心理健康量表的編制和信效度研究[D];中南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莉;小學初中銜接階段學生學習適應性的結構、發(fā)展特點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2 齊璐;3~5歲幼兒創(chuàng)造性人格的結構、發(fā)展特點與類型[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3 李瑛;大學生心理素質結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4 張馨;公眾心理素質判斷標準及其訓練的理論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5 徐云;關于弗洛伊德著作中壓抑之物概念的文獻復習[D];四川大學;2005年
6 陳鵬;線條圖深度線索[D];浙江大學;2006年
7 葉向陽;大學生心理壓力反應的結構及特點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8 羅品超;大學生心理素質構成因素及其測量工具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9 劉珊珊;大學生壓力易感性人格的內隱詞匯觀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10 黑麗君;3~5歲兒童自主性結構及發(fā)展特點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5801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580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