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教師標準改革及啟示
[Abstract]:Scotland launched a new round of teacher standards reform in 2012.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structur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ottish teacher Standards 2005 and 2012,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introduce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Scottish teacher Standards Reform, and puts forward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er Standards in China.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
【分類號】:G45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忠富;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是職工教育改革的靈魂[J];成人教育;1983年04期
2 明睛;日本中曾根首相的“教育改革七條設想”[J];比較教育研究;1984年04期
3 滕健;;更新教育觀念 促進教育改革(摘要)[J];教育探索;1985年02期
4 ;普通教育改革應分步進行[J];湖南教育;1985年03期
5 潘伯庚;;從整體著眼進行普通教育改革的實驗研究淺議[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6年02期
6 張大敏;巨大的變化——正在達拉斯進行的教育改革[J];比較教育研究;1987年03期
7 楊玉慶;轉(zhuǎn)變教育觀念初探[J];教育探索;1987年04期
8 顏興源;;溫州經(jīng)濟格局與教育改革[J];教育理論與實踐;1987年05期
9 黎谷;;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教育改革[J];江西教育科研;1987年05期
10 彭佑松;任曉鋒;;溫州經(jīng)濟格局與教育改革研討會側(cè)記[J];湖南教育;1987年Z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谷麥征;費瑋;張旭;;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解與分析[A];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2 周小李;;艾波茨霍姆學校與費爾霍普學校之比較及啟示[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黃家駒;;教育改革若干問題思考[A];第四屆“老教授科教興國貢獻獎”、“老教授事業(yè)貢獻獎”頒獎暨老教授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大會論文集[C];2008年
4 周偉業(yè);;教師網(wǎng)絡素養(yǎng)與教育改革調(diào)查報告——以藝術教師為例[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07):媒介素養(yǎng)與公民素養(yǎng)論文集[C];2007年
5 張淑細;;日本教育督導制度的演變及其對教育改革的影響[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車效梅;;試評穆罕默德·阿里與埃及世俗化教育改革[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姚愛雨;;撒切爾時代的英國教育改革模式[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別必亮;;民國初年教育改革的歷史窺探[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0)——中華民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陳時見;;雷沛鴻教育改革論的宏觀考察[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李薦;;國際化視野背景下的教育改革與學習革命——踐行友善用腦的思考[A];科學發(fā)展:文化軟實力與民族復興——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論文集(下卷)[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蔣建華;教育改革不是打倒一個另立一個[N];中國教育報;2004年
2 本報記者 宋全政;沒有回頭路的教育改革[N];中國教育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陳天富;科學發(fā)展種好教育改革“試驗田”[N];重慶日報;2009年
4 張曉晶;期待新一輪教改帶來新希望[N];閩西日報;2009年
5 王繼紅 記者 海濤;五華區(qū)教育改革再推新舉措[N];昆明日報;2009年
6 自治區(qū)教育廳;教育改革與發(fā)展業(yè)績喜人[N];新疆日報(漢);2009年
7 湖北省教育廳廳長 陳安麗;一項具有創(chuàng)意的教育改革[N];中國教育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豐捷;2009教育改革與民愿同行[N];光明日報;2009年
9 記者 嚴志亮;市政協(xié)召開委員約談會共話教育改革和發(fā)展[N];金華日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趙慶國;“技工荒”再敲教育改革警鐘[N];中國改革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勇;洋務運動教育改革與明治維新教育改革比較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2 陳霞;基于課程標準的教育改革[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張云;經(jīng)驗、民主和教育[D];復旦大學;2005年
4 劉世清;教育政策倫理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朱麗;教育改革代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康永久;知識輸入還是制度重建[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褚洪啟;教育觀念的變革[D];北京師范大學;1994年
8 李海云;新教育中國化運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劉文霞;個性教育論[D];南京師范大學;1997年
10 胡宗仁;變遷社會中的晚清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亞波;論我國經(jīng)濟轉(zhuǎn)型期教育體制改革的滯后效應[D];吉林大學;2005年
2 李海燕;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與借鑒研究[D];河北大學;2004年
3 王秀艷;論新課程與教師角色的轉(zhuǎn)變[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4 李成增;張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6年
5 向巖兵;論經(jīng)濟改革對教育改革的若干啟示[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秦臻;比較視閾中的我國教育公平制度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
7 賀娟;鄧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8 戴林;新世紀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學;2008年
9 陶克祥;陶行知健康教育思想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5年
10 馬海杰;論梁漱溟的教育思想[D];河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1908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190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