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偉長的教學改革思想研究
本文選題:錢偉長 + 教學改革。 參考:《河西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摘要】:教學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錢偉長的教學改革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和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內(nèi)容有五個方面,一是在教改目標上提出,要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二是在教學制度上,建立健全"學分制、選課制、短學期制"等制度;三是在教改理念和方略上,主張開門辦學,"拆掉四堵墻";四是在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上,強調(diào)加強基礎(chǔ),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大力提倡案例教學;五是在教學時空上,高度重視風氣建設(shè),注重培育積極進取的學校精神和文化。
[Abstract]:The reform of teaching is the core of educational reform. Qian Weichang's thought of teaching reform is the core and important part of his educational thought. The main contents are five aspects, one is to put forward on the goal of teaching reform, to cultivate the people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the two is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system of "credit system, elective system, short term system" on the teaching system; and the three is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changing ideas and strategies, we advocate opening the door to school and "breaking down four walls"; four, in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 it emphasizes strengthening the foundation, cultivating students' problem consciousness, self-learning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vigorously advocating case teaching; five is in the time and space of teaching,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wind and gas, and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pirit and culture of active and enterprising school.
【作者單位】: 河西學院;
【分類號】:G420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錢偉長撰文指出不搞科研的教師不可能教好書[J];十堰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2 葉松慶;錢偉長的科學教育思想與實踐[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3 金其楨;試論錢偉長先生的教育創(chuàng)新探索[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4 程勉中;以教育創(chuàng)新推動創(chuàng)新教育——試析錢偉長先生的教育創(chuàng)新論述與改革實踐[J];當代教育論壇;2004年04期
5 ;“開門辦學中的開門辦學”[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5年02期
6 孫祥偉;;錢偉長教育思想淺論[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7 北京師大地理系大批判組;開門辦學 成果豐碩[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76年01期
8 ;錢偉長說:沒有一個國家靠文憑治國[J];寧夏教育;1986年09期
9 袁振輝;錢偉長教育理念初探[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10 ;正確處理政治與業(yè)務(wù)的關(guān)系[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75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馮秀芳;李興莉;;錢偉長先生的教育思想及其實踐[A];第三屆全國力學史與方法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王卓民;;道家教育培養(yǎng)目標探原[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劉新春;趙芳芳;;羅弨重群育思想初探[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荊世華;劉輝漢;陳屏;;前元莊實驗學校教改經(jīng)驗匯報會紀要[A];小村莊大教育——前元莊實驗學校改革之路[C];2005年
5 趙發(fā)中;;《管子》教育思想三則[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劉茲梅;;從“生活教育”到“素質(zhì)教育”是歷史的必然[A];紀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20周年——陶研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7 許科紅;;大學生個性因素的聚類分析與教育對策[A];全國第七屆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文摘選集[C];1993年
8 陳永東;;試論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與新課程教學改革[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9 張國;;以學生為本,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A];基于信息技術(shù)的教學新模式研究[C];2006年
10 施光明;;北魏中書學考述[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齊芳邋特約通訊員 徐旭;錢偉長:教育百年計德育應(yīng)先行[N];光明日報;2007年
2 李旭;要辦出能興國的教育[N];中國圖書商報;2006年
3 民盟上海大學委員會 上海大學民盟盟員 秦納 吉永華 執(zhí)筆 供稿;難忘錢校長“教育拆墻論”[N];聯(lián)合時報;2010年
4 郭之純;從大師故事感悟教育真諦[N];檢察日報;2010年
5 ;“2010中國教育年度新聞人物”風采[N];中國教育報;2011年
6 張楊 張立彬;做完整的信息社會人[N];中國教育報;2003年
7 趙致琢;高素質(zhì)學科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和方法[N];計算機世界;2000年
8 吳晶;中國積極推進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
9 本報記者鄭正恕;無錫專題研究“兩多”[N];解放日報;2002年
10 曉帆 新風;鵬城如畫里 前海見晴空[N];中國改革報;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吉標;規(guī)范與自由[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韓鳳山;唐宋官學制度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3 李德林;教學個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周建平;追尋教學道德[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國洪旭;學校教學制度有效性的個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張有龍;毛澤東的教學改革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3 王凱;新型骨干師資培養(yǎng)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席琴;關(guān)于我國教育學專業(yè)發(fā)展的研究[D];河南大學;2003年
5 柳春艷;教育技術(shù)學專業(yè)多層次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探討[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6 楊倫峰;課堂教學公平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7 鄧見蘭;對我國教師教育目標若干問題的探討[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8 郭文美;我國城鄉(xiāng)二元教育結(jié)構(gòu)背景下農(nóng)村教師培養(yǎng)模式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9 屈兌梅;中師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構(gòu)想[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10 周慧芳;中美科學教師職前教育的比較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1096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109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