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在線教學模式的啟示與再思考——以江蘇開放大學實踐為視角
本文選題:MOOC + 在線教學; 參考:《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年05期
【摘要】: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課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作為一種新型在線教學模式引起了國內(nèi)外各界的高度關注。它部分呈現(xiàn)出20多年網(wǎng)絡教育的成功經(jīng)驗,但仍然存在高退出率和低參與率的現(xiàn)象。通過對MOOC教學模式的分析研究,取長補短,借鑒MOOC成功的教學組織形式,強化過程學習支持服務,并在可能的基礎上,充分利用MOOC課程資源,引入相應的課程教學,逐步完善江蘇開放大學獨具特色的在線教學服務模型。
[Abstract]:As a new online teaching mode, 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t home and abroad. It presents som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online education for more than 20 years, but it still has the phenomenon of high exit rate and low participation rate.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MOOC teaching mode, we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s shortcomings, draw lessons from MOOC's successful teaching organization form, strengthen process learning support service, and make full use of MOOC curriculum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possibility, and introduce corresponding curriculum teaching. Gradually improve the Jiangsu Open University unique online teaching service model.
【作者單位】: 江蘇開放大學文法學院;
【基金】:江蘇廣播電視大學2012年教學改革研究重點課題“開放大學實證研究——江蘇開放大學教學運行架構研究與實踐”(K20120203)
【分類號】:G43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夏曉;王雨桐;;國內(nèi)外遠程學習者輟學研究綜述[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2 劉永權;牛健;李瑩;;國內(nèi)外遠程開放教育輟學研究之比較[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3 邢延齡;李瑩;;中英開放大學輟學比較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2012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陳斌圳;;遠程學習者的輟學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基于廈門電大直屬教學點輟學生數(shù)據(jù)的分析[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年06期
2 李瑩;陳荷男;牛健;;遠程開放教育英語專業(yè)學生輟學現(xiàn)象追蹤調(diào)查(三)——輟學發(fā)生再探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3 譚明杰;周仲文;邵培基;李瑩;;中國遠程教育學生流失現(xiàn)狀及歸因[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4 鄧康一;;遠程開放教育中的輟學現(xiàn)象分析與預防措施[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13年04期
5 張家華;;美國網(wǎng)絡高等教育十年發(fā)展報告:現(xiàn)狀、問題與啟示[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3年10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瑩;基于決策樹的網(wǎng)絡學院學生學業(yè)影響因素研究[D];河南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成鳳,魏志慧,師書恩;網(wǎng)絡學習障礙分析與研究綜述[J];中國遠程教育;2003年11期
2 曹文,關正瑩;網(wǎng)絡教育學生流失率規(guī)律的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5年11期
3 羅發(fā)奮;隋春玲;;國內(nèi)外遠程學習者輟學原因研究概述與探析[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4 蔣成鳳,楊典華,師書恩;國外關于遠程教育輟學理論的研究綜述[J];開放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5 李瑩;陳洪玲;韓毅;;為什么輟學——對遠程開放教育學習者的訪談調(diào)查[J];開放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6 杜永新;牛健;李瑩;;在困頓與沮喪中艱難前行:電大輟學生的學習體驗[J];開放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7 李瑩;牛健;;遠程開放教育英語專業(yè)學習者輟學現(xiàn)象調(diào)查(一)——來自電大系統(tǒng)14個省級電大樣本觀測點的實證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8 羅紅衛(wèi);丁武;王強科;牛健;李瑩;;開放英語教育零輟學現(xiàn)象之情感因素研究——一項基于NVivo的質(zhì)性研究報告[J];開放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9 杜永新;牛健;李瑩;;基于輟學研究的電大課程教學反思——以“變化中的英語”課程為例[J];開放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10 于霄立;電大遠程開放教育學生輟學的原因及對策[J];南寧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羅發(fā)奮;遠程學習者完成學業(yè)的影響因素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力,吳國平 ,薛小棉;現(xiàn)代信息技術融入教學的理論構想與實施策略[J];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2 李群;彭瓊芝;王維平;朱一凡;;IM在實時在線教學中的應用模式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7年04期
3 王青;;構建Blog與Webquest相結合的遠程教育教學模式[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4 沃旭波;新型教學模式——網(wǎng)絡與課堂有機的結合[J];教育信息化;2004年09期
5 魏志慧;;臺灣大學在線教學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訪臺灣空中大學知名學者楊家興博士[J];開放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6 毛向輝;在線教學的完整性[J];計算機教與學;2003年09期
7 張鳳梅;;高中數(shù)學解題策略論議[J];中國校外教育;2011年17期
8 張定浙;;小學數(shù)學協(xié)同教學模式[J];湖南教育;1992年11期
9 王悌;矯敬明;沈玉石;;“三化”教學探究 努力創(chuàng)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教學模式[J];中學教師培訓;1992年Z1期
10 朱國玉;自學討論教學模式教學實驗報告[J];六盤水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梁曄;周海燕;葛艷;李健;;以實踐為驅動,培養(yǎng)應用技術型IT人才[A];2009年中國高校通信類院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王天芳;薛曉琳;方廷鈺;李洪娟;李峰;趙精一;吳秀艷;;中醫(yī)診斷學(雙語)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醫(yī)診斷學分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陳豪;陳紅風;程亦勤;;BPL模式在乳腺疾病教學中的運用體會[A];第十一屆全國中醫(yī)及中西醫(yī)結合乳腺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4 蔡章樹;;淺談高中數(shù)學教學模式的實施與發(fā)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重慶卷)[C];2010年
5 田麗;;普通高等院校經(jīng)濟管理類課程雙語教學的探討[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五輯)[C];2010年
6 游巖平;;以陶為師 構建小學語文 “自學——研討”教學模式[A];福建省陶研會2001年工作會議專輯[C];2001年
7 陳小梅;;基于專題學習網(wǎng)站的品德活動課教學模式的探索[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鐘淑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理論思考[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王琳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學模式的運用[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10 肖燕;;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初步嘗試[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杜娟;匯眾開創(chuàng)網(wǎng)絡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N];中國財經(jīng)報;2009年
2 記者 崔艷 通訊員 張書彬;藝術的歷史與修正[N];美術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藍溪 通訊員 趙萬新;走進培英解讀“健康課堂”教學模式[N];天津教育報;2007年
4 霍懋征;成功的教育在于愛[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5 市二完中 池軍華;站在新課改高度看待“三段六步”教學模式的實施[N];盤錦日報;2008年
6 山東省棲霞市第五中學 宋秀麗 王小飛;新課標下的兩種教學模式[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4年
7 朱玉;路上:有多少“黑”陪練在行動?[N];檢察日報;2007年
8 豫法培;河南實行“三位一體”法官培訓模式[N];人民法院報;2006年
9 ;港大欲打破百年傳統(tǒng)讓學生徹底跨科學習[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10 記者 林燕英邋通訊員 李長征;辦學有特色 學子易就業(yè)[N];中山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瑜潔;護理人文關懷教學模式的理論構建與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2 高愛國;醫(yī)學教育信息化的理論研究與探討[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4年
3 米廣春;科學思維培養(yǎng)的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段玉山;GIS基礎教育理論與實踐及BISPGIS開發(f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5 梁成艾;職業(yè)教育“項目主題式”課程與教學模式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6 龐坤;GX實驗的再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7 陳家剛;認知學徒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孫衛(wèi)國;數(shù)字化聚合環(huán)境中的課堂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張守波;數(shù)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統(tǒng)整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李吉南;中學科學實驗整合點及支撐軟件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姜英偉;公文寫作在線教學探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9年
2 聶宏珉;基于.NET的高中選修課程在線教學系統(tǒng)構建[D];復旦大學;2009年
3 趙鴻雁;初中數(shù)學課程中研究性學習的研究與實施[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4 朱志峰;中師物理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建構與實踐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5 楊榮米;中學化學教學中基于項目的學習模式的理論探索與實踐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6 劉雷;以問題為基礎的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7 陳永星;新課程理念下數(shù)學問題解決教學的理論與實踐[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8 林志宏;中學生物探究式教學的實踐探索[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9 沈峰;試論中學語文專題教學模式[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10 趙麗;銀川市中職學校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踐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0672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067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