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學習倦怠與學業(yè)壓力的關系
本文選題:中學生 切入點:學習倦怠 出處:《現代預防醫(yī)學》2013年14期
【摘要】:目的通過對中學生學習倦怠和學業(yè)壓力的調查,了解中學生學習倦怠與學業(yè)壓力的關系,探索學業(yè)壓力對學習倦怠的影響。方法采用《中學生學習倦怠問卷》和《中學生學業(yè)壓力源問卷》對353名中學生進行測查。結果中學生學習倦怠處于中等水平,學業(yè)壓力處于中上水平,年級是影響學習倦怠的主要因素;學業(yè)壓力各因子對學習倦怠有不同的預測作用,任務要求壓力因子對學習倦怠有正向的預測作用,期望壓力因子對學習倦怠有負向的預測作用。結論學業(yè)壓力與學習倦怠相關顯著,任務要求因子和期望因子是預測學習倦怠的2個主要指標。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burnout and academic stress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cademic stress on learning burnout. Methods 353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questionnaire and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cademic stress Source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burnout was at the middle level. Academic stress is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level, grade i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learning burnout, the factors of academic stress have different predictive effects on learning burnout, task stress factors have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learning burnout. Conclusion academic stress h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learning burnout. Task requirement factor and expectation factor are two main predictors of learning burnout.
【作者單位】: 內江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四川省內江師范學院科研資助項目(09NJS-1)
【分類號】:B84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翟成蹊;陳舒音;;初三學生師生關系與學習倦怠的關系研究[J];法制與社會;2007年09期
2 殷全生;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及對策[J];貴州教育;2001年09期
3 樓瑋群,齊銥;高中生壓力源和心理健康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0年02期
4 陳朝陽,陳樹林;少數民族初中學生壓力源調查[J];心理科學;2001年04期
5 許清鵬;張建新;劉甫強;王晶;王寶軍;;中職生學習倦怠狀況及其與人格特征關系[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6年04期
6 朱曉斌;王靜麗;;中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學習壓力和學習倦怠關系的結構模型[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9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胡俏;中學生學習倦怠結構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2 周文靜;初中生學習倦怠及教學對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博;王道陽;;大學生的壓力應對方式研究[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2 李愛華;;中專生心理健康與生活事件的關系研究[J];安徽預防醫(yī)學雜志;2007年06期
3 陳麒;教練員領導方式對青少年運動員心理壓力與心理適應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4 李可;魏亞棟;;我國大學生田徑運動員的應激與應激源的調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5 李曉;高三學生社會支持與焦慮水平關系的測驗研究[J];濱州師專學報;2003年04期
6 劉露倩;;個人自尊、集體自尊與高中生學習倦怠之間的關系[J];才智;2009年11期
7 石婕妤;;中學生學習倦怠研究五年綜述及展望[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04期
8 楊華,羅歡;試析減負增效的有效途徑[J];重慶工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01期
9 李愛華;;中職生心理健康與生活事件的關系研究[J];當代經理人;2006年06期
10 卓秀慧,洪琦,羅小杏,梁純,葉翠容;深圳部分青少年焦慮情緒與生活事件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5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陳旭;中學生學業(yè)壓力、應對策略及應對的心理機制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劉志宏;初中生校園壓力因果模型建構與壓力疏導團體輔導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3 江琦;大中學生考試心理問題及考試績效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4 劉合榮;事實與價值[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5 田若飛;社會控制論視角下的教育與幸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植鳳英;西南少數民族心理壓力與應對:結構、特征及形成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7 許志紅;大學生人際困擾與應對策略的心理社會機制及認知干預[D];吉林大學;2010年
8 楊娟;高中生冗思對生活事件和抑郁\焦慮癥狀關系的調節(jié)作用——多時段追蹤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柳中華;大學生就業(yè)壓力、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感與擇業(yè)焦慮的關系[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劉蓓;連云港市中專生學習倦怠現狀與人格特征的關系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徐明波;擇業(yè)期高職生學習倦怠及其與就業(yè)壓力、專業(yè)承諾的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陳芳蓉;大學生學業(yè)壓力源與睡眠質量的特點及其關系[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明艷;中學生學習壓力源、學習倦怠與睡眠質量的關系及其模型建構[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高東麗;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自我和諧與學習倦怠的關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7 韓榮濤;初中生社會支持、自我和諧與學業(yè)倦怠的關系[D];河南大學;2011年
8 王彥麗;中學生學習中心理疲倦的結構與特點[D];河南大學;2011年
9 張燕舞;初中生心理一致感及其與依戀、學習倦怠的關系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10 楊東蕾;團體輔導改善醫(yī)學生學習倦怠的實驗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龔新玲;當代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教育對策[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2 魯正義,萬秀梅;高師學生的學習倦怠分析[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4年01期
3 殷全生;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及對策[J];貴州教育;2001年09期
4 周俊滿;奉萬得;;讓“學困生”體驗成功[J];基礎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5 王翠榮;;高職學生學習倦怠與學業(yè)自我效能感及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年07期
6 吳蔚;中專學生數學學習倦怠及對策[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7 楊麗嫻,連榕;學習倦怠的研究現狀及展望[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年02期
8 曹樹;中學生學習壓力及其調適[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9 李江霞;國外教師職業(yè)倦怠理論對我國的啟示[J];教育科學;2003年01期
10 汪波,王愛玲;教師期待效應的理論和實踐意義[J];教育理論與實踐;1999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陳旭;中學生學業(yè)壓力、應對策略及應對的心理機制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李永鑫;三種職業(yè)人群工作倦怠的比較研究:基于整合的視角[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嚴星;關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和管理對策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2 倪鳳琨;中學生學校疏離感及其與應對方式的相關研究[D];河南大學;2005年
3 胡俏;中學生學習倦怠結構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燕;;中學生學習倦怠的原因與對策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2 盧曉靈;劉紅;;中學生學習倦怠的成因及對策[J];黑龍江史志;2009年17期
3 史玉軍;;如何看待學校“發(fā)泄墻”[J];大眾心理學;2004年08期
4 張智;李文芳;梁慶;董瑤潔;周波;廖峻;胡發(fā)穩(wěn);;中學生日常煩惱與應對方式的初步研究[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6年07期
5 李育輝;張建新;;大連市中學生的生活事件調查及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7年04期
6 趙萍;;中學生心理危機及其干預研究[J];教學與管理;2008年30期
7 高向東;;中學生心理危機及其干預策略[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12期
8 祁冬燕;焦亭;孫妮;王鵬;;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訪談研究——以山東省某市為例[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0年05期
9 陳江波;;中學生學業(yè)壓力的研究——以邢臺、石家莊兩市中學生為例[J];邢臺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10 于世斌;;《中學生心理學》[J];人民教育;1983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繼;王耘;;中學生學習倦怠的問卷編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牟宏瑋;;社會支持對中學生學業(yè)壓力應對方式的影響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張繼明;;中學生日常煩惱和緩沖因素的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4 程軍;;宣泄與健康——淺談班主任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導作用[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5 周志榮;;中學生社交焦慮的團體心理干預的實驗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程軍;;宣泄與健康——淺談班主任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導作用[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蘇卷)[C];2010年
7 龔翠萍;張捷;;包頭市宏志班學生與普通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對照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8 徐方忠;馮年琴;;聽力殘疾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9 陳婉茹;沃建中;孫慧明;;中學生自我監(jiān)控學習能力的成分及發(fā)展特點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鄒琴;;中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自我和諧及其相互關系的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商州二職中 王小亞;當代中學生心理及行為淺析[N];商洛日報;2006年
2 本版撰文 本報記者 董毅然;腐敗導致中學生心理陰影[N];北京科技報;2005年
3 陳英云 本報記者 趙琳;我市中學生“心病”越來越“重”[N];哈爾濱日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李洋;對中學生進行全面心理健康教育[N];甘肅法制報;2009年
5 高云;七成中學生認為母親管教過度[N];中國婦女報;2011年
6 李倩;花季少年“心”有多重?[N];中國民族報;2006年
7 本報記者 梁進峗;關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N];白銀日報;2007年
8 張羽;關注中學生心理亞健康[N];青島日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劉芬;中學生自殺現象調查分析報告[N];北京科技報;2005年
10 本報記者 蘇軍;人際圈不簡單 學業(yè)重壓力大[N];文匯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陸洋;中學生擔憂的一般傾向性和內容特殊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陳旭;中學生學業(yè)壓力、應對策略及應對的心理機制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3 肖漢仕;中學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編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預[D];中南大學;2007年
4 翟群;中學生自我價值感系統(tǒng)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5 張倩;學校心理輔導的效果評價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6 馮正直;中學生抑郁癥狀的社會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7 甄志平;體育與健康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干預的實驗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4年
8 胡明;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簡易篩查量表的編制及其篩查參考值、影響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學;2007年
9 劉啟剛;青少年情緒調節(jié):結構、影響因素及對學校適應的意義[D];吉林大學;2009年
10 袁茵;聽覺障礙中小學生漢語閱讀能力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薛紹聰;中學生學習倦怠與自尊、應對方式的關系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2 牟宏瑋;中學生社會支持對學業(yè)壓力應對策略的影響[D];西南大學;2006年
3 王R,
本文編號:16747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674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