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建筑設計中的直覺思維——以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qū)9號樓為例
本文關鍵詞: 建筑設計 直覺 直覺思維 出處:《四川建筑》2013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直覺思維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思維方式,它是創(chuàng)造力的原點,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基礎。在建筑設計中建筑師對事物產生的直覺,也就是所謂的靈感對建筑設計起到了啟發(fā)性的作用。結合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qū)9號教學樓設計方案對直覺與直覺思維、建筑設計中直覺思維的特點以及作用進行分析。
[Abstract]:Intuitive thinking is a very important way of thinking in creative thinking, it is the origin of creativity, is the foundation of creative thinking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architect of things intuition, which is also called the inspir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plays an enlightening role. Based on the design of the No. 9 building of Xipu campus of Southwest Jiao Tong University intuition and intuition thinking,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uitive thinking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function.
【作者單位】: 西南交通大學建筑學院;
【分類號】:TU244.3
【正文快照】: 1直覺與直覺思維“直覺”一詞,最早拉丁文解釋為是凝視,聚精會神地看,與現在的理解不同。后來在英文中,直覺(intuition)的解釋是the immediate under standing of something without consciousreasoning or study,即“未經自覺的思考或研究而產生的對某種事物的即時了解的能力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閆世偉;;探析專賣店設計中的直覺思維表現[J];包裝世界;2009年06期
2 張寶華;;設計思維與方法中的無意識[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3 魏鐵華;工程設計中的思維理性與直覺[J];工程建設與設計;2001年02期
4 劉萌;;淺談藝術設計的創(chuàng)作過程——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的辯證統(tǒng)一[J];美術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5 孫秀霞;崔若健;;圖形創(chuàng)意中直覺思維運用形式探析[J];裝飾;2010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王新力;塑造功能完善、富有個性魅力的建筑形象[J];工程建設與設計;2001年06期
2 賀雪梅;李倩倩;;無意識設計中的偶聯性研究與解析[J];大眾文藝;2013年22期
3 李亞瑾;劉子建;;潛意識在產品設計中的重要作用[J];美與時代(上);2011年06期
4 金然;謝惠;;面向交互設計的用戶潛意識激發(fā)策略研究[J];設計;2012年10期
5 張淑朋;;攝影與設計的關系[J];藝術教育;2014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趙美嵐;工程思維探析[D];南昌大學;2006年
2 袁潛;立象以盡意:漢字造字思維對現代圖形創(chuàng)意設計的啟示[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2年
3 劉思;基于景觀句法的彼得·拉茲的工業(yè)遺產景觀作品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3年
4 蓉茂棟;面向兒童的卡通形象概念店體驗設計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湯義勇;圖形的創(chuàng)意與表現[J];上海工藝美術;2002年03期
2 閻評;論圖形創(chuàng)意及其思維形式[J];裝飾;2003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建筑設計參考資料[J];建筑學報;1960年01期
2 郭盛元;;關于建筑設計中節(jié)能的幾個問題[J];低溫建筑技術;1981年01期
3 李傳義;;探索校園規(guī)劃與教育建筑設計的新思路[J];華中建筑;1993年03期
4 汪達尊,汪廷奎;論建筑設計與結構設計的結合[J];工業(yè)建筑;1994年04期
5 張景盈;建筑設計缺少滅火器配置內容[J];鐵道標準設計;1994年08期
6 ;首規(guī)委辦將舉辦“94·首都建筑設計匯報展”[J];北京規(guī)劃建設;1994年06期
7 樂嘉龍,,安敏;在建筑設計中推廣應用CAD[J];工業(yè)建筑;1995年08期
8 邢云;再談礦區(qū)建筑設計與審美[J];煤礦現代化;1995年04期
9 ;江蘇省建筑設計研究院簡介[J];建筑設計管理;1996年02期
10 ;首屆全國教育建筑設計研討會在榕城召開[J];建筑知識;199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方立新;王琳琳;;建筑設計領域的專家系統(tǒng)知識庫研究[A];計算機技術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第十二屆全國工程建設計算機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2 劉巧妮;張劍;劉福通;;淺談在建筑設計中節(jié)能與建筑噪聲控制[A];吉林省土木建筑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王啟鑌;宋蕾;李萍;宋智勇;王東;;建筑設計中太陽能技術的綜合利用[A];全國暖通空調制冷2010年學術年會資料集[C];2010年
4 ;天津大學建筑學院碩士學位研究生論文目錄(78級—97級)[A];建筑史論文集(第14輯)[C];2001年
5 朱智勇;;計算機應用與建筑設計[A];第九屆建筑業(yè)企業(yè)信息化應用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浙江華恒建筑設計有限公司[A];中國民族建筑(文物)保護與發(fā)展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7年
7 彭耀;;體育場館建筑設計研究——以奧運會場館為例[A];第七屆全國現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彭耀;;當代鋼結構工業(yè)廠房建筑設計研究[A];第九屆全國現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周玉明;;建筑設計在環(huán)境中的應用[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10 李濟濤;;淺議建筑設計的可持續(xù)發(fā)展[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8卷)[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探索室內建筑設計多元發(fā)展與創(chuàng)造之旅[N];中華建筑報;2005年
2 張奕;本土建筑設計:拿什么與“洋設計”比拼?[N];中國建設報;2006年
3 本報記者 劉偉;誕生建筑風格與流派的溫床[N];中國建設報;2006年
4 章海霞;潘子凌:建筑設計是一個高完成度的系統(tǒng)工程[N];中華建筑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管曉星;從習慣與傳統(tǒng)中走出來[N];中國服飾報;2009年
6 朱曉亮 該項目建筑專業(yè)負責人;再現金陵紅樓文化(上)[N];中華建筑報;2010年
7 王旗 本報記者 王春;“紫蠶島”的環(huán)保理念[N];科技日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吳單華;大趨勢:民族性、地域性與個性[N];建筑時報;2006年
9 水木;赴德取經:建筑設計模仿歐風為哪般[N];上海證券報;2007年
10 安治永;從平面走向空間[N];中國建設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晨平;基于數理經濟學視角的建筑設計創(chuàng)新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2 鮑小莉;自然景觀旅游建筑設計與旅游、環(huán)境的共生[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3 楊瑛;走向反思建筑設計學——建筑設計知識批判與重建[D];重慶大學;2004年
4 王科奇;可拓建筑設計創(chuàng)新理論與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5 常志剛;基于光視空間概念的光與空間一體化設計研究[D];清華大學;2005年
6 王蔚;模塊化策略在建筑優(yōu)化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7 張威;同治光緒朝西苑與頤和園工程設計研究[D];天津大學;2005年
8 蔡洪彬;建筑設計的生態(tài)效益觀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9 梁海岫;協(xié)同發(fā)展觀念下的廣東高等職業(yè)技術學院校園規(guī)劃設計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9年
10 袁牧;中國當代漢地佛教建筑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曉冬;西安地區(qū)超級市場布點與建筑設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年
2 陳嫦昊;城市化進程中建筑文化本位特征的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6年
3 梁源;建筑設計中的自然光設計手法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年
4 代鋒;中國傳統(tǒng)文化符號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5 何玉斌;我國中小型城市綜合檔案館建筑設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9年
6 易金鋒;營造景區(qū)主題特征的建筑設計手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0年
7 肖文靜;冀中南城鎮(zhèn)住宅建筑設計綠色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年
8 趙偉;山岳型風景區(qū)游客中心規(guī)劃建筑設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年
9 籍穎;論仿生元素在中國建筑設計中的應用[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楊冬;綠色辦公建筑評估與設計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4739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473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