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業(yè)測評結果比較的方法構想與技術支持
本文關鍵詞:學業(yè)測評結果比較的方法構想與技術支持 出處:《教育發(fā)展研究》2013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學業(yè)測評結果比較 單總體假設檢驗
【摘要】:基于班級與所在年級學業(yè)比較研究的已有成果,以比較的文化理念為指引,以單總體假設檢驗原理為支撐,嘗試構建學業(yè)測評結果比較的方法,以測量技術、多元結合、信息技術、權變型政策、培訓和反思為系統(tǒng)化的技術支持,旨在淡化班級間學業(yè)比較中的甄別與選拔,實現(xiàn)對班級間學業(yè)成績差異的理性認識與人本定位。
[Abstract]:Based on the existing achievements of the study of the academic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lass and the first grade ,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cultural idea , the paper tries to construct the method of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the academic assessment with the principle of single overall hypothesis testing , and aims at weakening the selection and selection of the academic comparison among the classes and realizing the r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 of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among the classes and the human - based positioning .
【作者單位】: 四川文理學院初等教育系;
【基金】:四川文理學院院級科研項目“中小學學業(yè)評價的框架、程序及發(fā)展取向研究(2012R018Y)”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G40-058.1
【正文快照】: 不管以何種方法或程序開展學生學業(yè)測評,測評結果都很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與重視,并且人們會不自覺地對測評結果進行比較,篩選出他們心中的優(yōu)劣高低等級。這些本無可厚非,對學業(yè)測評結果進行比較分析,本就是教育教學評價責任的擔當,關鍵在于如何能更好地實現(xiàn)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趙德成;當前教師評價改革中的若干問題[J];中國教育學刊;2004年07期
2 王長純;文化自覺、理論自覺和實踐自覺(論綱)——比較教育和而不同發(fā)展的途徑[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3 辛濤;;新課程背景下的學業(yè)評價:測量理論的價值[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4 張人杰;教師專業(yè)化:亟需更深入研究的若干問題[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英武;體育教學最優(yōu)化的理論探析[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2 馬海濤;美國教學檔案袋評價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3 謝安邦;侯定凱;汪婧莉;顧玲玲;;走向多元、綜合的教師評價——當前我國教師評價研究述評[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7年02期
4 曲中林;;教師教育的“破冰之船”:泛實踐戰(zhàn)略[J];教師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5 馮鳳香;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數(shù)學教育評價[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6 靳禎;;高校教師評價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7 鄭志輝;趙風雨;;發(fā)展性教師評價實施的阻力分析及對策[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05期
8 陳金菊;;教育基本原理對教師繼續(xù)教育的啟示[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9 徐曉娟;以課程建設促進教師的發(fā)展性評價[J];中國大學教學;2005年04期
10 李建軍;實作評價:語文能力檢測的新思路[J];教學與管理;2002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梁紅京;區(qū)分性教師評價制度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孫亞玲;課堂教學有效性標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俎媛媛;真實性學生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龐坤;GX實驗的再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5 王立國;基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教師素質標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劉崗;數(shù)學學習評價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譚志中;物理教學中建構彈性教學模式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2 于澤元;后現(xiàn)代主義課程理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彭俊英;幼兒美術創(chuàng)作發(fā)展評價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4 牛金成;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3年
5 李維學;物理學科研究性學習的設計與實踐[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6 馬海濤;美國教師教學檔案袋評價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張新歌;化學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教學實踐與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3年
8 李霞;多元性教學理念探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9 高芳玲;暗示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10 范何勇;高中歷史教學評價的新方向[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王小飛;英國教師評價制度的新進展——兼PRP體系計劃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2 辛濤;;新課程背景下的學業(yè)評價:測量理論的價值[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3 臧鐵軍;考試的人道性及人道原則[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3期
4 楊四耕;自主課堂的要義與操作[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年10期
5 馬曉強;彭文蓉;薩麗·托馬斯;;學校效能的增值評價——對河北省保定市普通高中學校的實證研究[J];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6 陳德云;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危機階段”關注[J];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09期
7 王景英,梁紅梅;當前美國中小學教師評價的特點及其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8 張愛蘭;小學生學業(yè)成就評價指標體系初探[J];中小學管理;2004年06期
,本文編號:13994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399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