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參與教養(yǎng)狀況對學前兒童社會技能的作用
本文關鍵詞:父親參與教養(yǎng)狀況對學前兒童社會技能的作用 出處:《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3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父親參與教養(yǎng)時間 父親積極教養(yǎng)行為 早期社會技能 學前兒童
【摘要】:作為孩子成長的關鍵人物之一,父親對兒童早期的社會性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184名學前中班兒童及其父母為被試,考察父親參與教養(yǎng)的量(參與教養(yǎng)的時間)和質(積極教養(yǎng)行為)對兒童早期社會技能的作用。結果發(fā)現:(1)控制母親積極教養(yǎng)行為以后,父親參與教養(yǎng)時間仍顯著預測兒童的社會技能,父親積極教養(yǎng)行為的預測作用不再顯著。(2)控制母親積極教養(yǎng)行為后,父親參與教養(yǎng)時間顯著預測女孩的合作性、責任感、自我控制及總體社會技能,邊緣顯著預測男孩的主張性;父親積極教養(yǎng)行為邊緣顯著預測男孩的主張性,對女孩各項社會技能的預測均不顯著。(3)父親參與教養(yǎng)時間顯著預測母親積極教養(yǎng)水平低組兒童的合作性、主張性、責任感、自我控制及總體社會技能,父親積極教養(yǎng)行為邊緣顯著預測母親積極教養(yǎng)低組兒童的合作性和總體社會技能。表明父親參與教養(yǎng)對母親消極教養(yǎng)具有緩沖作用,其中父親參與教養(yǎng)時間的緩沖效應更明顯。
[Abstract]:......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 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教育部青年課題“早期撫養(yǎng)和教育經歷對學齡初兒童認知與社會能力的影響研究”(EHA090429)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11YJC190013)
【分類號】:B844.1
【正文快照】: 1問題提出兒童早期社會性發(fā)展是個體社會化的重要開端,其發(fā)展狀況與父母教養(yǎng)密切相關。以往大量研究關注于母親教養(yǎng)在兒童早期社會性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Rubin,Cheah,Fox,2001;Rubin,Burgess,Hastings,2002),并認為母親作為孩子的主要照顧者,對孩子的發(fā)展具有主導作用(Martin,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游秀英;淺談對學前兒童進行集體主義教育和發(fā)展個性的關系[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03期
2 張增慧,林仲賢;學前兒童顏色命名及顏色再認的實驗研究[J];心理科學;1982年02期
3 孔起英;;兒童繪畫觀察力發(fā)展的特點[J];云南教育(基礎教育版);1989年09期
4 劉凡;學前兒童解算術應用題的表征活動[J];心理科學;1990年02期
5 侯巖,葉平枝;學前兒童空間認識能力發(fā)展的實驗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2年02期
6 方格,馮剛,姜濤,方富熹;學前兒童對時距的估計及其策略[J];心理學報;1993年04期
7 蘇周簡開;香港學前兒童粵語詞匯理解能力的發(fā)展[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4年02期
8 朱莉琪,方富熹;學前兒童“樸素生物學理論”發(fā)展的實驗研究──對“生長”現象的認知發(fā)展[J];心理學報;2000年02期
9 王儒芳,李紅,羅昆侖;學前兒童規(guī)則推理的研究進展及影響因素[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年02期
10 程牛;;學前心理學[J];中國考試;2005年Z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長瑾;樓晨夢;;溫州市學前兒童死亡概念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2 成子娟;陳鉗笙;劉李婉玲;伍瑞顏;胡婉姍;;香港入學前兒童的真實計算能力[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3 馮申禁;宋鈞;佟樂泉;;學前兒童詞匯理解發(fā)展初探[A];中國心理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及建會60周年學術會議(全國第四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上)[C];1981年
4 孫柳青;;城鄉(xiāng)學前兒童問題行為的比較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王燕;王異芳;方平;左海妮;劉影;徐小雪;;混齡編班對學前兒童情緒理解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鄧賜平;桑標;繆小春;;學前兒童心理理論的發(fā)展及其一般認知基礎的研究[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7 張莉靖;王欣;張麗錦;;學前兒童關于遺傳的樸素生物學理論的發(fā)展[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王玉廷;王美芳;;學前兒童焦慮狀況的追蹤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9 方格;馮剛;方富熹;;學前兒童對短時時距的認知[A];全國第七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3年
10 楊柳;梁宗保;陳會昌;;學前兒童氣質與情緒能力的發(fā)展及其關系[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劉秀麗;學前兒童欺騙發(fā)展的研究——從心理理論視角透析學前兒童欺騙的發(fā)展[D];吉林大學;2004年
2 曾守錘;學前兒童現實性監(jiān)測發(fā)展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趙一侖;拓撲占優(yōu)[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李林慧;學前兒童圖畫故事書閱讀理解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張坤;幼兒反事實思維的發(fā)展及其與心理理論的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王麗娟;前瞻記憶的加工機制及其影響因素:發(fā)展的視角[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辛宏偉;3-6歲維吾爾族兒童漢語語言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永慧;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與其社會行為、家庭環(huán)境關系的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2 白俊杰;學前兒童抽象能力和認知靈活性發(fā)展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姜陽春;論學前兒童游戲與社會技能形成的交互作用[D];吉林大學;2006年
4 孫慧妍;學前兒童理解和使用地圖能力的發(fā)展及教育思考[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李大維;不同情境下母親態(tài)度對3-6歲兒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響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6 宮亞男;學前兒童性別角色教育特點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劉鳳玲;學前兒童情緒表達規(guī)則認知能力的發(fā)展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8 耿柳娜;學前兒童生物性因果認知的發(fā)展——對“人為不介入原理”的理解[D];河北大學;2001年
9 王平;學前兒童對說謊的理解與評價及與實際行為的相關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5年
10 童瑩;影響學前兒童社會化的諸因素及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3543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354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