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方法指導發(fā)展學前兒童的觀察力
本文關鍵詞:加強方法指導發(fā)展學前兒童的觀察力
更多相關文章: 觀察 方式 順序 持續(xù) 比較 方法 指導
【摘要】:觀察方法既是教師為完成教育任務,實現(xiàn)教育目標而采取的具體方法和手段,也是培養(yǎng)幼兒科學思維方式的前提條件,更是幼兒學習科學的方法。結合豐富多彩的物理現(xiàn)象,選擇適合學前兒童學習的觀察方法,教給學前兒童觀察的原則并給予洽當?shù)闹笇?才能提高幼兒的科學觀察力。
【作者單位】: 定西師范專科學校;
【分類號】:B842
【正文快照】: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方法是為了完成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目標所采用的工作方法。在實施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過程中,科學教育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達爾文說過:“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只是在覺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并對其進行精細觀察能力上,我可能在眾人之上。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槐青;;論幼兒科學教育的兒童化[J];長沙師范?茖W校學報;2010年01期
2 李槐青;;論幼兒科學教育兒童化[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0年04期
3 周利文;;利用自然角促進幼兒自主探究的策略淺析[J];特立學刊;2013年04期
4 黃舒華;;培養(yǎng)大班幼兒在科學探索活動中小組合作能力的策略研究[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9年08期
5 趙翠翠;;淺談科學實驗法在幼兒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年04期
6 祁海芹;教法課教學探索與實踐[J];遼寧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7 祁海芹;論高職學前系學生必備的科學素質與工作能力[J];遼寧高職學報;2003年06期
8 周曉燕;;科學發(fā)現(xiàn)室引導幼兒探究的幾種溝通方法[J];家庭與家教(現(xiàn)代幼教);2008年Z1期
9 李槐青;;當前幼兒園科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10 林霞;;談幼兒園科學區(qū)域活動的有效指導[J];海峽科學;2009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宋愛萍;;科學探索活動中培養(yǎng)大班幼兒小組合作能力的實踐研究[A];科學素質培養(yǎng)的實踐和探索[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蘇貴民;幼兒園科學領域課程實施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閆慧娟;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設計現(xiàn)狀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李槐青;當前幼兒園科學教育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3 王東曉;職前與職后幼兒教師科學教育知識現(xiàn)狀及差異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4 李毅;論幼兒園的兒歌教育[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5 何磊;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小學環(huán)境教育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延邊大學;2012年
6 季奎奎;幼兒園科學教育內容的構建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7 童瑤;幼兒園科學探究活動中教師的指導行為研究[D];河北大學;201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莉琪;認知發(fā)展研究的回顧與前瞻[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2 劉鳳蘭;淺談“合理情緒治療”的理論與方法[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2年07期
3 魏彤儒,郭孝鋒;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制芻議[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4 嚴峰;俞詩源;張葵明;;學習記憶神經機制研究方法與進展[J];甘肅科技;2006年05期
5 黃俊;;談“兒童心理發(fā)展”的教學體會[J];銅陵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6 劉遠;;管制員心理選拔方法設計與應用[J];中國民航大學學報;2007年S1期
7 王巖;;構建心理健康教育網 塑造人格健康的師范生——淺議如何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年14期
8 王巖;;淺議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年16期
9 安玲;劉文;;自信心研究新進展:結構、方法及展望[J];社會心理科學;2010年Z2期
10 馮躍華;;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初探[J];商業(yè)文化(下半月);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鞠恩霞;李紅;;青少年大腦發(fā)展研究新進展[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侯佳;徐大真;;自閉癥治療理論與方法研究綜述[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孫繼紅;王平;丁慶新;;PLS通徑模型應用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黎光明;張敏強;;數(shù)據(jù)分布對概化理論變異量估計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朱晶瑩;何金彩;;兒童對圖片材料左右定向能力發(fā)展狀況的研究[A];浙江省醫(yī)學會心身醫(yī)學分會成立大會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6 武萌;宮火良;;工作沉迷:概念、影響及其測量[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7 林泳海;;4.5—7.5歲兒童時間持續(xù)的認知發(fā)展的實驗研究[A];全國第七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3年
8 胡小勇;郭永玉;;中學生的學習目標:效應、機制與促進[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9 畢玉;王建平;楊智輝;王玉龍;;行為抑制氣質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青少年焦慮障礙的預測及影響[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陳雪峰;時勘;;同事關系質量及其作用機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丁凡;幼兒心理健康標準[N];大眾衛(wèi)生報;2007年
2 健康時報特約專家 陳福國;老人為啥易忽視抑郁癥?[N];健康時報;2006年
3 吉祥;身體抗壓“三部曲”[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6年
4 馮衛(wèi)東;安撫那顆幼小的心[N];科技日報;2008年
5 ;孩子心理健康的標志[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6 王遠;災區(qū)外群眾亦應“心理療傷”[N];沈陽日報;2008年
7 余方;逆向思維減緩心理衰老[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8 記者 郭曉宇;災后自殺率或升高需要綜合心理干預[N];法制日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王彬;論高職新生心理健康教育[D];武漢大學;2005年
2 董曉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評價模型構建[D];揚州大學;2005年
3 岳鵬;睡眠剝奪對注意的影響及腦電反饋的對抗作用[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4年
4 張晶;任務框架下心境對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馬兵;持續(xù)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對錯誤記憶的影響[D];河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2514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251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