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網絡課程的教學模式構建與應用
本文關鍵詞:基于網絡課程的教學模式構建與應用
【摘要】:根據Just-in-Time Teaching(JiTT)理論,將傳統(tǒng)的面對面教學和網絡教學相結合,提出并構建了基于網絡課程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包括網絡和課堂兩個部分,并對其教學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己顺煽兒蛦柧碚{查的數據表明信息化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成績,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作者單位】: 第四軍醫(yī)大學網絡中心;西北大學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引言現代網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對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對促進網絡教學資源的發(fā)展意義重大。網絡課程作為網絡教育資源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在現代高校教育改革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網絡課程是現代教育思想、教學理論指導下基于Web的課程,已成為推進教育創(chuàng)新,共享優(yōu)質教學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馬萌;何克抗;;JiTT——Blending Learning理念下的信息化教學模式[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年2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林欽;基于混合學習的研究型網絡課程實施效果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立;基于問題的學習(PBL)在網絡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亞娟;尚亞麗;杜丹冰;;《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2 湯永強;;信息化教學在眼科教學中的應用[J];重慶醫(yī)學;2010年21期
3 婁珀瑜;;利用體驗式學習軟件構建化學實驗適時教學空間[J];化學教育;2011年11期
4 李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一體化團隊建設的連接模式[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年06期
5 曹穎哲;;對大學英語立體化教材使用的再思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10期
6 楊平展;孫丹;;適時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項目教學中的應用[J];教師;2012年02期
7 侯爽;;基于JiTT與Blending Learning理念的Access課程教學模式[J];計算機教育;2010年24期
8 惠曉鐘;;基于JiTT理念的Maya三維動畫項目教學模式研究[J];價值工程;2012年11期
9 侯爽;;基于JiTT和Blending Learning理念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2年14期
10 趙丹;;淺談混合式學習應用于中小學教師培訓的策略[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李梁;邢文利;;Blackboard網絡平臺支持下的師生交互型教學模式建構——基于問題邏輯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A];第三屆教學管理與課程建設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2 王宇藍;李曉旭;楊解綱;陳靚雯;孟柳燕;;網絡環(huán)境下的PBL(EPBL)在醫(yī)學教育中的應用[A];第八屆全國口腔醫(yī)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徐夢雅;普通高校學習支持服務的設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魏麗麗;JITT教學模式及其網絡支持系統(tǒng)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劉德懷;共生視野下高中信息化教學的課堂文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4 劉巧麗;大學計算機課在線學習與課堂學習整合的模式[D];河北大學;2010年
5 陳麗;SNS環(huán)境下的JiTT教學模式應用設計[D];浙江師范大學;2011年
6 耿明磊;基于JITT的中職微型課程設計模式與應用[D];河南師范大學;2011年
7 吳玉學;JiTT模式在高校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8 葉曉輝;基于Blackboard平臺的適時教學模式構建與應用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9 單利名;基于19796國際標準的教師教育創(chuàng)新平臺項目的質量管理與保障[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磊;;高職網絡課程的現狀及開發(fā)策略[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2 李海霞;具滋億;;韓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發(fā)展近況及其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3 趙國棟;原帥;;混合式學習的學生滿意度及影響因素研究——以北京大學教學網為例[J];中國遠程教育;2010年06期
4 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fā)展(上)[J];電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5 李克東,趙建華;混合學習的原理與應用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6 韓丹;;PBL的網絡課程設計[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09年08期
7 王珊;;PBL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中探究與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8年18期
8 許璨;;Moodle在網絡探究式教學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8年23期
9 江國粹;;基于PBL學習模式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8年33期
10 王旭;;基于Moodle平臺的英語網絡課程設計[J];硅谷;2009年10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行一;基于WEB的研究性學習平臺的設計與實現[D];江西師范大學;2004年
2 楊智慧;網絡環(huán)境下基于問題的學習(PBL)在化學學習中的應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3 黃陳英;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高職《VB程序設計》課程PBL的設計與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4 王丁;基于Moodle平臺的網絡課程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5 余艷;基于研究性學習的網絡課程設計與開發(fā)[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6 陸美玉;基于Moodle平臺的信息化課程設計與應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7 林宜照;高中思想政治課開展“問題式學習”(PBL)的實踐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8 田振;Moodle環(huán)境下基于問題學習(PBL)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9 謝仁恩;網絡環(huán)境下PBL在計算機文化基礎中的應用與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10 景玉枝;《計算機應用基礎》網絡課程的設計與開發(fā)[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力;;數字化學習工具的發(fā)展對信息化教學的作用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2 李晉;鄧少初;;淺析當前課堂信息化教學的幾個誤區(qū)[J];基層后勤研究;2009年03期
3 張胤;基于Internet的課程抉擇與實施模式之初步探討[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年09期
4 劉雷;教師教育網絡課程的設計策略[J];情報雜志;2002年07期
5 章國英,胡繼岳;網絡課程教學支撐環(huán)境及其設計[J];外語電化教學;2002年05期
6 胡曉源,汪逸新;《攝影》網絡課程的設計、開發(fā)和評價[J];常熟高專學報;2002年06期
7 許映秋,楊亦,錢進,王積偉;基于建構主義的網絡課程教學系統(tǒng)設計[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2年02期
8 羅雙蘭,王光和;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網絡課程的設計原則[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9 徐t$,陳庚,袁希嵐;網絡課程開發(fā)現狀和發(fā)展趨勢[J];中國遠程教育;2003年15期
10 葉翔鷹;遠程教學中網絡課程虛擬實驗系統(tǒng)的開發(fā)與應用[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起麗;張建新;王丙麗;;新形勢下網絡課程在農科遠程教育中的應用[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2 曾們;;《健康教育》網絡課程的設計[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4年
3 薛惠珍;;軍隊院校網絡教學系統(tǒng)應用現狀分析[A];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新模式研究[C];2006年
4 吳若菁;;遺傳學網絡教學的建設[A];高等院校遺傳學教學改革探索[C];2010年
5 馬東元;;淺談網絡課程的設計與制作[A];天津市繼續(xù)教育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6 李偉國;;成人網絡教育中影響學習效率的因素及其對策探索[A];2005年成人教育協(xié)會年會暨和諧社會與成人教育論壇論文集[C];2005年
7 張巖;;基于正交試驗設計的網絡課程質量的評價[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3年
8 于戰(zhàn)科;陳姝;張文;;網絡課程教學設計要點分析[A];電子高等教育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陳文佳;王雷;;運動生理學網絡課程個性化學習系統(tǒng)設計的研究[A];2009全國運動生理學發(fā)展與學科建設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袁鷹;;淺談網絡環(huán)境下的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春來 王愛國;炮兵指揮學院——向信息化教學模式轉變[N];解放軍報;2010年
2 遼寧省朝陽市朝陽縣教師進修學校 李賀;網絡課程設計初探[N];學知報;2011年
3 通訊員 周煒;國產網絡公開課能否“一課風行”[N];中國教育報;2011年
4 記者 余冠仕;網絡課程咋算好[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商報記者 曉雪;“網絡公開課”成為教育新潮[N];中國圖書商報;2011年
6 婁駿;“精確教學”提升教學質量[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7年
7 特約記者 王握文 通訊員 汪詩林;國防科大網絡化教學開啟教學新時尚[N];科技日報;2007年
8 Greg Kearsley、張晴、張來春;網絡教學適合你嗎[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3年
9 記者 張黎黎;我區(qū)力爭教育信息化水平西部領先[N];西藏日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劉微;網絡教育需研究先行[N];中國教育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劉名卓;網絡課程的可用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家華;網絡學習的信息加工模型及其應用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3 劉成新;整合與重構:技術與課程教學的互動解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4 陳佑林;外語教育網絡化的理論思考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5 陳品德;基于Web的適應性學習支持系統(tǒng)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6 張愷;基于DEA和多元智能的教育信息管理理論與模型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瑞霞;基于課型的網絡課程結構設計[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陳春蕾;《多媒體課件制作》網絡課程中“內容組織方式”部分的設計與開發(fā)[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瑞娥;網絡課程的教學設計模式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4 楊慧麗;高校網絡課程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發(fā)展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梁燕飛;高中信息技術網絡課程設計與應用[D];山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林欽;基于混合學習的研究型網絡課程實施效果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7 胡曉源;網絡課程《攝影》的設計、開發(fā)和評價[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8 尚廣海;基于Web的網絡課程研究與實踐[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3年
9 田越;網絡課程中電子學習檔案設計與制作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4年
10 李愛娟;網絡課程的學習環(huán)境設計[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2323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232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