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校教育變革中家庭參與的多維轉向
本文關鍵詞:美國學校教育變革中家庭參與的多維轉向
【摘要】:家庭參與一直是美國學校教育革新的重要特質,直接影響到父母與相關教育者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對青少年兒童的成長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伴隨著美國社會政治經濟的發(fā)展變革,家庭參與一直是美國教育管理理論研究與政策分析的主要實踐興奮點。從美國教育變革的視域下回顧家庭參與的發(fā)展,發(fā)現該主題經歷著不斷演進的歷程,在理論分析與政策實踐方面呈現出不同維度的轉向。這種轉向深刻地反映了美國教育變革與其經濟社會的互動規(guī)律,也折射出蘊含其中的美國歷史文化傳統,并昭示出未來美國教育變革中家庭參與發(fā)展的基本趨勢。
【作者單位】: 江南大學人文學院;
【關鍵詞】: 美國 家庭參與 學校變革
【基金】: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全球化視域下中國教育政策轉移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0YJC880142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重點項目“中國家庭變遷及其教育政策意義”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JUSRP51331B
【分類號】:G571.2
【正文快照】: 長時期以來,美國的教育發(fā)展非常注意關注教育與社會生態(tài)的互動,注重通過社會資源的開放與合作來強化教育管理與促進學校效能。其中,將青少年兒童的家庭納人學校教育的重要資源,密切家庭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管理,共同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一直是美國教育改革的重要特質,被看作是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傅新球;;變遷還是延續(xù)——歐美學者關于英國社會轉型時期的家庭史研究[J];世界歷史;2006年02期
2 馮大鳴;美國國家教育戰(zhàn)略的新走向——《美國教育部2002~2007年戰(zhàn)略規(guī)劃》評析[J];外國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3 楊啟光;;重疊影響閾:美國學校與家庭伙伴關系的一種理論解釋框架[J];外國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呂國光;高貴忠;;社會分層與教育機會分配研究[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2 陳超;;大學的專業(yè)建構范式及其效用[J];比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3 傅松濤;苗麗;楊曉鋒;;教育考責制與美國政府教育責任的強化[J];比較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4 傅松濤;李雨錦;;美國高等教育質量的超生態(tài)均衡[J];比較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5 單中惠;勾月;;基于學校和教室層面的教育機會公平——達林-哈蒙德的教育公平思想初探[J];比較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6 閆引堂;;教育擴張的新制度主義分析經驗與理論研究進展[J];比較教育研究;2011年12期
7 王彥力;孟四清;陳志科;李強;;愛的本質在于關注——走出學生“問題行為”教育的誤區(qū)[J];班主任;2012年02期
8 姜雅珉;;教師在課堂教學行為中如何體現教育公平[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2期
9 姜雅珉;;試論教師在課堂教學行為中如何體現教育公平[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Z1期
10 李喜燕;王軍杰;;美國基礎教育擇校制度及其啟示[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王鷺娟;李朝平;;“教育過度”問題研究綜述[A];2008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李燕群;;淺談當前“大學語文”課程教學改革的幾大關鍵[A];2012管理創(chuàng)新、智能科技與經濟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紅霞;影響初中生學業(yè)成績差異的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劉耀明;論教學的差異性均衡[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周貴禮;論當代教師思維方式變革[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4 王振存;文化視閾下城鄉(xiāng)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5 孫啟進;結構的力量:社會結構與高等教育分流結構關系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6 史暉;轉型與重構:中國近代課程制度變遷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7 亓俊國;利益博弈:對我國職業(yè)教育政策執(zhí)行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8 孫繼紅;我國區(qū)域教育發(fā)展狀況評價的實證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9 高耀;人力資本與家庭資本對高校學生就業(yè)的影響[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1年
10 邢志芳;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價值及實現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姜延文;臨清市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阿艷芳;競爭與公平:優(yōu)質高中教育機會差異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唐晉;課堂教學公正問題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威;高中語文生活化試題命制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耿麗娟;語文新教材在農村小學施教中的適應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費翔;校外教育公益性活動的結構化生存[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7 李慧蘭;陜西省教育公平與教育效率實證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8 李萌;課堂教學公平深化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9 曹愛英;信息化環(huán)境下中學協同德育平臺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林克松;初中教師校本學習環(huán)境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冠生;;美國學校午餐項目和學校早餐項目的參與情況[J];國外醫(yī)學(衛(wèi)生學分冊);1996年02期
2 郭謹萱;在美國學校的日子[J];小星星;2005年03期
3 孫佳;安全服務署:美國學校的“定心丸”[J];上海教育;2005年13期
4 美國客;;美國學校里的細密規(guī)定[J];今日教育;2012年12期
5 Diana;;一份公開的美國學校成績表[J];上海教育;2013年08期
6 張儉;;美國教育有感[J];上海教育;2013年06期
7 劉朋,寧彥鋒;走向以人為本的學!绹鴮W校組織變革模型及其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8 姚計海,張彩云;美國學校的“零容忍”懲罰政策述評與反思[J];外國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9 李鈺;美國學校無年級制的研究與評價[J];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11期
10 龍玉梅;美國的學校懲罰[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3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陳競秀;;美國學校暴力干預方案評析[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2 孔鍇;孫啟林;;試論美國學校公民教育:內容、途徑與效果——以建國至內戰(zhàn)時期為中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茂 編譯;4名美國高中生的一天[N];中國教師報;2005年
2 陳智勇 美國國際教育協會;簡單、規(guī)范和愛[N];文匯報;2013年
3 況發(fā)秀;美國的挫折教育[N];中國社會報;2005年
4 ;網絡欺凌:向“看不見的拳頭”說“不”[N];中國教育報;2013年
5 肖遠騎;告訴你,我知道的美國教育[N];中國教育報;2014年
6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教師 靳忠良;課上課下大撒把[N];中國婦女報;2000年
7 經濟學者、臺灣地區(qū)“前財政部長” 現任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 劉憶如;美式教育培養(yǎng)獨立思考及團隊精神[N];21世紀經濟報道;2014年
8 李憶;對赴美留學生幾點建議[N];國際金融報;2001年
9 ;美學!傲闳萑獭,反使學生不良行為增多[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10 文/朱華賢;多一點平民化教育[N];文匯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孫賀群;嬗變與走向:美國學前課程發(fā)展變革的歷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康翠萍;20世紀90年代美國學校健康模式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2 陳曉光;美國公立學校改革視閾中的學校小規(guī)模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3 劉穎;美國學校應急規(guī)劃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4 賈仕林;美國學校德育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5 王志勇;美國學校效能研究的歷史演進[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6 尤曉磊;公民教育視域下的美國學校服務性學習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2年
7 解語;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國學校公民教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8 汪亞芳;美國學校心理服務體系研究及其啟示[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9 劉欣亮;美國學校教職工健康促進計劃行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10 方煜東;美國南達科塔州健康政策模式教育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1109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110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