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型班級文化建設的理念與策略
本文關鍵詞:學習型班級文化建設的理念與策略
【摘要】:學習型班級以學習型組織理論為基礎,把學習作為其建設的核心。建設學習型班級文化,必須形成共同文化愿景,注重制度文化的建設,重視團隊文化的建設,實現(xiàn)文化自立,形成自覺的文化意識,使文化成為一種自覺的追求,最終實現(xiàn)學習型班級的價值目標,實現(xiàn)學習型組織的理想。
【作者單位】: 吉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關鍵詞】: 學習型班級 文化 理念 策略
【基金】:吉林省教育廳“十一五”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研究成果(吉教科文合字[2010]第168號)
【分類號】:G451.1
【正文快照】: 一、學習型班級文化的特點相對于行政管理式班級文化而言,學習型班級文化具有其自身特點。1.文化建設的動力——從自律轉向自覺與行政管理式班級相比,學習型班級文化具有不同的內涵與要求。行政管理式文化是自上而下式的,主要是為了適應對學生的控制,完成既定的管理目標。在這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季銀泉;;共生:教育管理的新理念[J];南通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年04期
2 秦學智;;現(xiàn)代媒介教育理念對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挑戰(zhàn)與革命[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3 盧紅;;新時期我國課程與教學改革演進芻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年24期
4 孟憲剛;;試論校園文化[J];遼寧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6期
5 陳玉英;;論全納教育視角下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陜西教育(理論版);2006年08期
6 席作宏;;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教學評價實施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7 王火生;;將教育公平落實到底[J];教育學術月刊;2008年02期
8 史立英;張潤;;形成性測試的理念與實施[J];考試周刊;2008年21期
9 孫剛成;田伏虎;;談創(chuàng)新性教學的理念、原則和方法[J];教育探索;2008年07期
10 汪開壽;;教育信息化的理念與安徽實證研究[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俊萍;邊琦;李龍;;制定學生教育技術標準的理念淺析[A];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2 王俊萍;邊琦;李龍;;制定學生教育技術標準的理念淺析[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唐燕;;拒絕不合理的理念——運用思維滋潤心靈[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4 蔣警華;常平福;;新世紀德育的再思考——關于“新三中心”理念的思考與實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李環(huán)宇;;真愛無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九屆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李淑惠;;“我不想活了”的背后[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7 王旭飛;;學習困難引發(fā)心理異常的咨詢報告[A];中國首屆心理咨詢師大會暨心理危機干預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陳瑤;洪明;;葛雷學校留給我們的思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陳瑤;洪明;;葛雷學校留給我們的思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孟慶男;;基于體驗學習的課堂文化建設[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 王一兵;換理念比換人更重要[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2 記者 董亮;樹立“大教育”理念 打造人力資源強市[N];鐵嶺日報;2010年
3 華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研究所所長 楊小微;從關鍵詞轉換看理念演變[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4 梁家毅;讓孩子捐錢不如多施教慈善理念[N];中山日報;2008年
5 報紙編輯 崔中波;“教育免費”:“還利于民”理念可復制[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6 見習記者張超 通訊員趙萬新 王虹;大港以“四高”理念促教育持續(xù)發(fā)展[N];天津教育報;2009年
7 黃文龍 福建省南安市福玲中學副校長;“有效教學”理念還須經(jīng)得起推敲[N];中國教育報;2010年
8 吳起縣教育局局長 李海明;吳起縣的教育二十四字理念[N];延安日報;2009年
9 ;南木林堅持“五化”理念 提高機關效能[N];日喀則報;2009年
10 天津中學 王鑫;理念要付諸實踐[N];天津教育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周宏芬;教育正義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2 高閏青;“以人為本”理念及其教育實踐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盧炳惠;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4 劉志軍;發(fā)展性課程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永勤;論校長課程領導的理念與策略[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李燕;教學與生活[D];西南大學;2006年
3 岳喜鳳;教師專業(yè)化:理念重建與內涵拓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4 邢貴紅;新時期榜樣教育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09年
5 李玉文;論“研究性學習”理念[D];四川師范大學;2003年
6 張艷娣;模糊課堂管理的理念與策略[D];西南大學;2007年
7 姚志峰;教師教育應有的基本理念[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8 馮明;所羅門宮之戀[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9 劉建;班級管理創(chuàng)新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薛志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理念與策略[D];蘭州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0586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1058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