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屆亞錦賽中國男籃失利場次中與對手得分情況比較研究
本文關鍵詞:第27屆亞錦賽中國男籃失利場次中與對手得分情況比較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男籃亞錦賽 得分情況 得分方式 得分區(qū)域 得分時間
【摘要】:本文以第27屆男籃亞錦賽中國隊失利場次,中國男籃與韓國、伊朗、中華臺北三支球隊比賽的得分情況作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邏輯分析法對中外男籃得分情況全面、深入地比較與分析,從而客觀的評價我國男籃進攻得分情況的優(yōu)劣之處,并探究其中存在的問題與造成問題的原因。結論如下:1.當代籃球身高已不是取勝的關鍵,中國隊并沒有適應現(xiàn)代籃球“高、快、靈、準”的發(fā)展趨勢,還停留在依靠內線打球的時代。2.各位置隊員的戰(zhàn)術理論水平較薄弱,得分能力與國外隊員相比存在較大差距。3.通過得分方式的特征可以看出,中國隊在投籃技戰(zhàn)術運用上利用個人運球突破上籃和突破急停跳投較少,且實施效果不理想。投籃方式過于簡單,缺乏投籃方式的多樣化。外線隊員個人作戰(zhàn)能力較弱,在高強度對抗下的投籃方式應用能力較差,攻擊意識弱,依賴思想較為嚴重。4.在投籃區(qū)域上,中國隊投籃密集區(qū)主要集中在一區(qū)和三區(qū),成功率主要體現(xiàn)在一區(qū)。在二區(qū)得分方式運用較少。在戰(zhàn)術打法上沒有根據球隊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改進。突破和投籃命中率存在根本性問題。5.從時間特征上反映出中國男籃隊員的體能不如國外球隊。在體能消耗較大的情況下應對高強度防守的戰(zhàn)術實施能力較弱。在比賽關鍵時刻對投籃機會的把握能力較差,自信心不足,缺乏臨場作戰(zhàn)經驗,在緊張激烈的比賽中心理素質較差。
【關鍵詞】:男籃亞錦賽 得分情況 得分方式 得分區(qū)域 得分時間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841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9
- 引言9-11
- 1 文獻綜述11-15
- 1.1 關于進攻得分能力的研究11-12
- 1.2 關于投籃次數(shù)及命中率的研究12
- 1.3 關于投籃區(qū)域的研究12-13
- 1.4 關于得分方式的研究13-15
- 2 研究對象與方法15-16
- 2.1 研究對象15
- 2.2 研究方法15-16
- 2.2.1 文獻資料法15
- 2.2.2 錄像觀察法15
- 2.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15
- 2.2.4 邏輯分析法15-16
- 3 研究結果與分析16-36
- 3.1 中外男籃隊員基本情況的對比16-18
- 3.1.1 中外男籃身高、體重的對比分析16-17
- 3.1.2 中外男籃各位置年齡的對比分析17-18
- 3.2 中外男籃得分情況對比分析18-26
- 3.2.1 中外男籃全隊得分情況的對比分析18-20
- 3.2.2 中外男籃各位置得分統(tǒng)計與對比分析20-26
- 3.3 中外男籃得分方式的對比與分析26-30
- 3.3.1 中國-韓國得分方式的對比分析26-27
- 3.3.2 中國-伊朗得分方式的對比分析27-28
- 3.3.3 中國-中華臺北得分方式的對比分析28-30
- 3.4 中外男籃得分區(qū)域特征的對比與分析30-33
- 3.4.1 中國-韓國得分區(qū)域的對比分析30-31
- 3.4.2 中國-伊朗得分區(qū)域的對比分析31-32
- 3.4.3 中國-中華臺北得分區(qū)域的對比分析32-33
- 3.5 中外男籃得分時間特征的對比與分析33-36
- 3.5.1 中國-韓國得分時間特征對比分析33-34
- 3.5.2 中國-伊朗得分時間特征對比分析34-35
- 3.5.3 中國-中華臺北得分時間特征對比分析35-36
- 結論與建議36-38
- 參考文獻38-41
- 附錄41-42
- 致謝42-43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單4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蔡磊;王武年;;2005-2006年NBA季后賽得分與得分方式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年05期
2 李權;李文龍;;中外組織后衛(wèi)得分能力的比較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年05期
3 宣暄;;第30屆倫敦奧運會中國男籃與對手得分方式和特點的比較研究[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3期
4 劉毅;;第16屆女子籃球世錦賽各球隊得分能力的回歸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5 黃迎乒;;“后姚明時代”中國男籃發(fā)展對策研究——對第25屆亞錦賽中國男籃攻防能力的分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1期
6 高鳳梅;;第15屆世界籃球錦標賽中國男籃與歐美強隊的比較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7 鄭培萍;;第29屆奧運會籃球比賽中國男籃進攻能力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20期
8 郭照德;;論心理技能對籃球運動員投籃命中率的影響[J];遼寧體育科技;2010年04期
9 白曉崗;胡效芳;;第27屆男籃亞錦賽中伊實力對比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14年01期
10 王路;;后姚明時代中國男籃何去何從——淺談第26屆男籃亞錦賽對我國男籃的影響[J];群文天地;2012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郝鳳冬;對第16屆男籃世錦賽中國籃球現(xiàn)狀的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2 吳非;CBA與NBA球員得分手段的對比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3 張瑋;第15屆世界男籃錦標賽中國隊得分能力的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張玉朝;籃球運動員戰(zhàn)術意識的形成過程及其訓練策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5 楊建軍;對第15屆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中國隊與世界強隊進攻質量的對比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6 張新光;第十五屆世界男籃錦標賽中美男籃進攻能力的對比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7 王現(xiàn)德;第25屆亞錦賽中國男籃得分能力的分析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8 張柯;第29屆奧運會男籃8強陣容組合與得分方式的匹配性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9 呂健;第29屆奧運會男子籃球比賽前八強鋒衛(wèi)搖擺人進攻能力的對比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10 熊林江;29屆奧運會男子籃球比賽中國隊與歐洲隊組織后衛(wèi)進攻能力的比較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6930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693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