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塑料乒乓球對河北省女子乒乓球隊訓練內容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新型塑料乒乓球對河北省女子乒乓球隊訓練內容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自乒乓球運動起源后不久,就由賽璐珞材質的球體與該運動項目一同發(fā)展,至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在賽璐珞40毫米球體(以下簡稱“舊球體”)時,乒乓球運動競技水平也已達到了極高水準。但在2013年國際乒聯(lián)規(guī)定,將從2014年7月1日起,乒乓球四大滿貫賽事和國際乒聯(lián)認證的各站巡回賽比賽時,都將使用以高分子聚合物為原料的“40+”毫米的新型塑料乒乓球(以下簡稱“新球體”)為比賽用球。新球體乒乓球,不僅在球體材質上與舊球體相比發(fā)生了變化外,而且球體的直徑大小也有細微的改變(由原來的39.50-40.50毫米上升至40.00-40.60毫米)。尺寸上如此細微的改變,卻足以讓乒乓球球體的旋轉、速度,包括球體的彈性等多方面產(chǎn)生不一樣的影響。這也將意味著乒乓球運動發(fā)展會由此進入了一個“40+新球體時代”?v觀乒乓球運動的發(fā)展進程。國際乒聯(lián)每一次規(guī)則或器材方面的改革,都會在短時間內引發(fā)乒乓球技術、戰(zhàn)術方面的變革。本次新球體的改革,也將會對乒乓球的技戰(zhàn)術發(fā)展產(chǎn)生些許的不確定因素。面對新球體變化帶來的沖擊,作為昔日強隊的河北女隊運動員們是否能根據(jù)新球體特征帶來的變化來調整運動隊日常的訓練內容,適應新球體期對運動員技、戰(zhàn)術及體能的新要求,這將是河北乒乓球女隊能否繼續(xù)保持強勢的重要基礎。為此,本文以河北乒乓球女隊運動員作為調查對象,對河北女隊運動員的日常訓練內容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新球體變化后,對河北乒乓球女隊運動員的訓練內容影響進行調查,并得出如下結論:1、對河北省女子乒乓球隊的基本情況進行了相關了解后發(fā)現(xiàn)。河北省乒乓球女隊運動員多為弧圈結合快攻型選手,法類型較為單一且運動等級較低,全隊整體實力較弱;隊中教練員們絕大多數(shù)擁有豐富運動經(jīng)歷且競技水平較高,但也缺乏更高層次的知識理論學習。2、對河北省女子乒乓球隊打新球體后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運動員及教練員認為,新球體期乒乓球球體的速度在減慢、球體的旋轉在減弱,這兩個方面的特征變化對訓練內容影響是最為顯著的。3、在新球體期,運動員正手各項技術的得分率均有所下滑,弧圈球的殺傷力也有所下降;但反手近臺技術的使用率和得分率均有較大提高。意味著今后運動員增強反手技術進攻能力的訓練,將變得更為重要。4、在新球體期,運動員在接搶階段和相持段的拼搶將更為激烈,而以往發(fā)搶段的拼搶優(yōu)勢被進一步的縮小。乒乓球技戰(zhàn)術打法較之前也發(fā)生了進一步的改變;要求在今后的訓練中加強相持連續(xù)部分的訓練內容,需要從小就培養(yǎng)運動員擁有多拍相持的能力。5、在新球體期,比賽中相持階段部分的比重在增加。運動員在比賽和訓練中將耗費更多的體力和精力來進行儲備。因此,體能訓練中要增加專項體能素質的訓練內容,以此來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根據(jù)目前新球體變化帶來技、戰(zhàn)術影響及運動隊在訓練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1、教練員在保持較高的競技水平外,還應該加強自身的文化理論學習。根據(jù)變化特點,來調整運動員的各階段訓練內容。加強與運動員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確保能讓運動員對新變化特點有更清晰的認識,以便能更快的進行改進適應。2、應根據(jù)新球體帶來的特點,對運動員的訓練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順應新球體時期的技戰(zhàn)術變化發(fā)展。此外,還要用發(fā)展的眼光和意識來改進訓練內容及訓練方法。3、根據(jù)新球體期,正手弧圈球殺傷力下降的特點,要求運動員從技術特點進行針對性調整。從之前的全面突出正手到如今的強化反手進攻能力,力爭培養(yǎng)運動員正、反兩面進攻技術能力的均衡性。訓練中,還應加強反手技術的訓練內容及要求,提高反手技術的直接得分率,為運動員在主動相持階段創(chuàng)造好的進攻機會。4、在新球體期,運動員在相持階段使用率和得分率均略有提升。針對這一新特點,要求在今后的訓練內容中要特別加強相持階段的技戰(zhàn)術練習,以提高運動員相持階段的對抗能力和優(yōu)勢,保證運動員打法整體實力和對抗能力的合理性和先進性。5、在新球體期,針對運動員比賽中體能力消耗增加的新特點。要求今后在訓練內容中要特別重視對運動員專項體能的練習,著重加大專項體能中的專項力量和專項耐力練習。以保障在新球體時期對運動員的體能素質要求,使運動員有較好的體能儲備和身體素質作為支撐。
【關鍵詞】:乒乓球 新球體 河北女子乒乓球隊 技戰(zhàn)術影響 訓練建議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846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前言11-13
- 1 文獻綜述13-19
- 1.1 乒乓球球體的演進13-14
- 1.2 新球體的變化內容14-15
- 1.2.1 新球體在材質上的變化14
- 1.2.2 新球體在重量上的變化14
- 1.2.3 新球體在直徑上的變化14-15
- 1.2.4 新球體在彈跳上的變化15
- 1.2.5 新球體在聲音上的變化15
- 1.2.6 新球體在震動上的變化15
- 1.3 新球體變化后對比賽和訓練影響的研究現(xiàn)狀15-19
- 2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19-23
- 2.1 研究對象19
- 2.2 研究方法19-23
- 2.2.1 文獻資料法19
- 2.2.2 調查法19-21
- 2.2.3 錄像觀察法21
- 2.2.4 三段指標評估法21-23
- 3 結果與分析23-41
- 3.1 對河北省女子乒乓球隊基本現(xiàn)狀的調查23-25
- 3.1.1 運動員打新球體的時間23
- 3.1.2 運動員的運動等級23
- 3.1.3 運動員的打法類型23-24
- 3.1.4 教練員的運動經(jīng)歷24
- 3.1.5 教練員的執(zhí)教等級24-25
- 3.1.6 教練員的文化水平25
- 3.2 分析新、舊兩球體之間規(guī)格和性能差異變化的影響25-29
- 3.2.1 運用文獻資料法分析球體間性能差異變化的影響25-27
- 3.2.2 運用問卷調查法分析球體間性能差異變化的影響27-29
- 3.2.3 新、舊球體間差異變化后對乒乓球技、戰(zhàn)術的影響調查29
- 3.3 新球體變化后對運動員技、戰(zhàn)術及體能訓練的影響29-41
- 3.3.1 對運動員技、戰(zhàn)術運用的影響29-34
- 3.3.2 對河北省女子乒乓球隊運動員日常訓練內容的影響34-41
- 結論與建議41-43
- 參考文獻43-47
- 附錄47-53
- 致謝53-55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單5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芹;大球對乒乓球比賽的影響及對策[J];體育科技;2000年04期
2 李燕;第5屆“東泰杯”女子世界杯乒乓球比賽述評[J];安徽體育科技;2001年04期
3 林麗珍;“柳州乒乓球現(xiàn)象”與廣西乒乓球運動再振興[J];柳州師專學報;2001年04期
4 林麗珍;廣西乒乓球滑坡原因及對策初探[J];體育科技;2001年03期
5 ;網(wǎng)球、乒乓球[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1年09期
6 高力翔;乒壇“十佳”女教練——記江蘇省乒乓球女隊主教練靳魯芳[J];中國體育教練員;2002年02期
7 龍舞;相持球技術在乒乓球比賽中的重要性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2年S1期
8 汪英,曹肇為;析情緒對乒乓球比賽的影響[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9 ;乒乓球[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2年11期
10 ;乒乓球[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2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輝;;乒乓球比賽的系統(tǒng)觀察與計算機模擬診斷[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4年
2 唐建軍;;規(guī)則修改對乒乓球比賽觀賞程度影響的研究[A];第4屆全國青年體育科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3 劉穎華;張輝;趙霞;;乒乓球比賽臨場統(tǒng)計分析系統(tǒng)的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4 趙養(yǎng)清;;基于灰色關聯(lián)度的乒乓球比賽技戰(zhàn)術效能評估[A];2013體育計算機應用論文集[C];2013年
5 趙昀;;丁寧乒乓球比賽中組合技術模擬分析[A];2013體育計算機應用論文集[C];2013年
6 唐建軍;李超;;乒乓球進攻打法技術體系構成及在比賽中運用的研究[A];2013年全國競技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7 劉穎華;張輝;趙霞;;乒乓球技戰(zhàn)術視頻數(shù)據(jù)庫管理系統(tǒng)的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8 榮銀超;;對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技術中身體重心的再認識[A];第十六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CABS 2013)論文集[C];2013年
9 肖丹丹;陸志清;喬云萍;吳瑜;;乒乓球比賽技戰(zhàn)術的視頻快速反饋與診斷方法的研究[A];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10 成波錦;;第29屆北京奧運會乒乓球男團決賽前三板技術分析[A];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乒乓球比賽項目規(guī)則要點[N];人民日報;2007年
2 魏明輝;“商業(yè)銀行杯”迎奧運社區(qū)乒乓球大賽開拍[N];撫順日報;2008年
3 記者 常青 實習生 雷潔;市直單位婦女迎國慶乒乓球比賽開幕[N];延安日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廖慶凌 通訊員 農(nóng)福盛 梁培功;天等“乒乓球屯”見聞[N];廣西日報;2004年
5 李才良;培養(yǎng)中國乒乓球人才的搖藍[N];四川政協(xié)報;2004年
6 王小平邋劉立軍 鄭欣然;東城9萬群眾揮拍迎奧運[N];北京日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朱國芳 蒲學光;我省乒乓球越打越火[N];貴州日報;2006年
8 薛娟娟;借奧運東風 弘揚“全民健身”[N];大眾科技報;2007年
9 王佳;乒乓場館的贏因素[N];中國經(jīng)營報;2008年
10 張于牧邋周麗英;九三學社中央舉辦“新農(nóng)村建設農(nóng)民乒乓球比賽”[N];團結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鐘宇靜;開發(fā)中國乒乓球市場的基本理論與實踐[D];北京體育大學;2005年
2 陳家鳴;乒乓球比賽戰(zhàn)術的博弈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08年
3 王杰;基于人工智能的乒乓球比賽技戰(zhàn)術診斷與評估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4 蘭彤;中國乒乓球職業(yè)化管理體制的探索與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5 肖丹丹;乒乓球正手快攻、弧圈球技術的生物力學研究及步法墊測試系統(tǒng)的研制與實驗[D];北京體育大學;2006年
6 鄒軍華;信息技術視野下的乒乓球運動技能學習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國清;我國大學生乒乓球賽事體系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年
2 張宇飛;城市大眾乒乓球市場參與型消費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于洋;遼寧省社會中層乒乓球愛好者的活動狀況調查與堅持鍛煉的多因素分析[D];沈陽體育學院;2010年
4 李克非;關于我國乒乓球消費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4年
5 徐君偉;我國乒乓球碩士研究生競技水平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7年
6 謝虎;湖北省部分普通高校乒乓球選修課開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8年
7 周保宏;西安地區(qū)農(nóng)村全日制高中乒乓球活動開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2年
8 黎愛珠;乒乓球實踐及其教育功能拓展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9 張愛武;武漢體院乒乓球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的探討[D];武漢體育學院;2012年
10 余娟;西安市業(yè)余乒乓球培訓市場調查與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新型塑料乒乓球對河北省女子乒乓球隊訓練內容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875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487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