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城區(qū)基層群眾體育管理體制及其運行機制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長春市城區(qū)基層群眾體育管理體制及其運行機制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在我國群眾體育的管理體系中,街道辦事處、晨晚練點、體育社團、體育俱樂部、等基層群眾體育組織承擔著基層群眾體育活動的組織、協調與操作的任務,是與人們聯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群眾體育組織載體,是我國群眾體育管理系統中最基礎的部分。我國群眾體育總體目標能否實現與基層群眾體育管理體制的效率及其運行機制是否能健康高效運轉息息相關。因此,了解用掌握我國基層群眾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的現狀,構建適合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基層群眾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便成為體育科學研究關注的熱點之一。 本文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隨機抽取的長春市4個城區(qū)的街道辦事處、晨晚練點、群眾體育俱樂部和體育社團負責人進行調查。旨在調查、了解、描述長春市不同城區(qū)各基層群眾體育組織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的現狀;在對現狀調查結果進行常規(guī)統計的基礎上,從管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等視角對長春市基層群眾體育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參照發(fā)達國家體育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的特點和模式,提出長春市基層群眾體育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改革的思路與對策。 調查結果表明,長春市城區(qū)基層群眾體育負責人學歷較高,但受過體育專業(yè)教育的比例較低,年齡老化,女性偏少;基層群眾體育的組織機構比較健全,發(fā)揮了一定的管理職能,但監(jiān)督管理機制尚未真正形成,各級群眾體育組織的隸屬關系不夠明確,組織管理法規(guī)不夠健全。各基層群眾體育組織的籌資渠道呈多元化趨勢,籌資機制已經開始向社會化、商業(yè)化、市場化方向擴展;各級群眾體育組織與各級政府、各級體育協會、基層單位有一定的溝通與聯絡,但溝通聯絡機制還不完善;缺乏資金、活動的場地設施不足是各級基層群眾體育組織開展活動的最主要困難;“落實居民小區(qū)體育活動場地建設與管理辦法”、“盡快制定和完善晨晚練點管理法規(guī)”是各級基層群眾體育組織的普遍呼聲。以法律手段對群眾體育進行管理和調控,設立群眾體育基金,促進群眾提重管理經營方式多樣化,以社區(qū)文化建設為依托,才能使長春市基層群眾體育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逐步向社會化、專業(yè)化和科學化方向發(fā)展。
【關鍵詞】:長春市 群眾體育 體育管理體制 運行機制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G812.4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8
- 1 前言8-12
- 1.1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8-9
-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9-11
- 1.3 研究的任務11
- 1.4 概念界定11-12
- 2 研究方法12-13
- 2.1 文獻資料法12
- 2.2 無結構訪談法12
- 2.3 問卷調查法12
- 2.4 數理統計方法12-13
- 3 研究結果與分析13-28
- 3.1 長春市城區(qū)基層群眾體育管理體制及其運行機制的現狀13-24
- 3.1.1 長春市城區(qū)街道辦事處群眾體育管理體制及其運行機制的現狀13-16
- 3.1.2 長春市城區(qū)晨晚練點群眾體育管理體制及運行機制現狀16-20
- 3.1.3 長春市城區(qū)體育社團管理體制及其運行機制現狀20-24
- 3.2 長春市市城區(qū)基層群眾體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現狀分析24-28
- 3.2.1 長春市城區(qū)基層群眾體育負責人現狀分析24
- 3.2.2 長春市城區(qū)基層群眾體育的組織機構和管理機制現狀分析24-26
- 3.2.3 長春市城區(qū)開展基層群眾體育的場地、設施情況分析26
- 3.2.4 長春市城區(qū)基層群眾體育的籌資渠道26-28
- 4 結論與建議28-30
- 4.1 結論28
- 4.2 建議28-30
- 參考文獻30-31
- 附錄31-37
- 后記3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長春市第十一高級中學——樹人固本育英才 和而不同譜新篇[J];吉林教育;2011年05期
2 ;激揚生命光彩 構建高效課堂[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1年06期
3 ;吉林省長春市綠園區(qū)朝鮮族小學[J];中國民族教育;2011年Z1期
4 閆昱欣;;論轉型期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的協調發(fā)展[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5 田里;;對我國健身房現狀的調查[J];體育科學;2003年03期
6 郭軼群;;陜西省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均衡發(fā)展研究[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1年04期
7 王國華;;比[J];女性天地;2011年07期
8 浦義俊;;大力士運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1年05期
9 劉俊一;徐瑩;馬睿;;我國廣播體操60年發(fā)展回顧與展望[J];體育文化導刊;2011年06期
10 艾靈;;棚戶區(qū)619高分考生尹作偉的成才故事[J];成才之路;2011年2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姚治蘭;;群眾體育媒體傳播中存在的問題及發(fā)展策略研究——以電視體育頻道為例[A];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董新光;;關于體育發(fā)展重點轉向群眾體育的討論[A];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龐輝;馬江駿;嚴元哲;;新疆烏魯木齊、喀什、阿勒泰三地區(qū)群眾體育參與狀況對比研究[A];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劉敏學;李衛(wèi)平;劉瑩瑩;;大型體育賽事對舉辦地群眾體育的影響的調查研究——以煙臺地區(qū)為例[A];第十四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0年
5 陳新生;王寶珠;;建設小康社會與我國群眾體育發(fā)展趨勢的探討[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6 李豪杰;;中國斷裂社會下的群眾體育發(fā)展戰(zhàn)略[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7 武杰;張志新;黃春梅;;新疆多民族群眾體育調查研究[A];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推動群眾體育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9 陳培友;孫慶祝;;分布式江蘇省群眾體育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10 馮霞;尹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群眾體育的發(fā)展特征研究[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2004年長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計公報[N];長春日報;2005年
2 常文明;春城無處不飛花[N];長春日報;2005年
3 張冬盛;群眾體育 企業(yè)營銷新平臺[N];中國企業(yè)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劉曉文;夯實群眾體育的基礎[N];大連日報;2005年
5 記者 曹_g;共議會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中國群眾體育[N];中國體育報;2005年
6 本報記者 曹_g ;為群眾體育發(fā)展把脈[N];中國體育報;2005年
7 記者 王靜;《綱要》頒布十周年 群眾體育結碩果[N];中國體育報;2005年
8 通訊員 鄭斌杰 萬輝明;南昌縣:群眾體育“熱”起來[N];光明日報;2008年
9 記者 馬雋;群眾體育成為2009年工作重點[N];朝陽日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劉長周;我市群眾體育迎來發(fā)展新機遇[N];青島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孟文娣;中國群眾體育公共服務市場機制引入方式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8年
2 Hamadoun Bokar;利用GIS制圖方法對長春市地下水污染環(huán)境和易損性評價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3 谷秀華;長春市可持續(xù)發(fā)展系統機制與調控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趙升;我國城市群眾足球運動發(fā)展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9年
5 劉麗琴;跨國公司本地化經營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韓守慶;長春市區(qū)域空間結構形成機制與調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盛儉;長春市近斷層地震動場預測[D];吉林大學;2008年
8 張宏波;城市工業(yè)園區(qū)發(fā)展機制及空間布局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孫弘顏;長春市水資源系統的優(yōu)化配置及策略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10 徐建玲;固體廢物處理(置)戰(zhàn)略環(huán)境評價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汪彬;安徽“省會經濟圈”城市居民群眾體育現狀與發(fā)展對策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李炳坤;長沙市全民健身路徑的調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3 鞠遠志;對濟南市業(yè)余籃球運動開展現狀及發(fā)展機制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隋力;長春市城區(qū)晨晚練點鍛煉者心態(tài)、行為的現狀與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5 賈儒;長春市高校碩士研究生體育鍛煉行為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6 常佰城;長春市群眾性籃球運動的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石竹玲;我國群眾體育行政體制改革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8 譚雪蘭;長春市農村城鎮(zhèn)化的動力機制與發(fā)展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9 蔣步新;長春市地表水環(huán)境容量核定研究初探[D];吉林大學;2006年
10 岳天翔;贛州市小城鎮(zhèn)居民群眾體育現狀調查與發(fā)展對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長春市城區(qū)基層群眾體育管理體制及其運行機制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726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372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