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武術中的審美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0-28 21:56
武術是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土壤中成長起來的最為璀璨的古典藝術形式之一,自古以來便深受各個階層民眾的歡迎和親睞。尤其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后,武術在被一系列的影視藝術、舞臺藝術包裝之后,廣泛流傳于國內(nèi)外社會,一度成為中國最為知名的品牌形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武術之所以獲得如此廣泛的關注,主要得益于其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與獨特的審美特征。本文在閱讀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采用文獻法、訪談法、邏輯分析法等對傳統(tǒng)武術的審美思想進行了分析論述。其主要研究內(nèi)容: 1、文章第一部分較深入的分析了“美”的傳統(tǒng)釋義,從傳統(tǒng)文化、古典哲學的角度系統(tǒng)論述“美”的概念和內(nèi)涵。在以傳統(tǒng)美學視角的基礎上,筆者從原始巫術和祭祀、舞武兩個層面,分析了傳統(tǒng)武術美學的起源,由此為下文的研究奠定基礎。 2、從外在的動作形式、內(nèi)在的思想情感以及神韻氣象三個方面分析了傳統(tǒng)武術中的審美思想。 3、武術是一支民族文化系統(tǒng),也有自己的文化內(nèi)涵、精神取向、為人之道,文章從這三個方面闡述了武術的價值理念 4、從影視藝術和舞臺藝術的角度,分析了傳統(tǒng)武術中美的呈現(xiàn)方式和應用技巧,從而更加明確的指出傳統(tǒng)武術中美的現(xiàn)實價值。 本文章...
【文章頁數(shù)】: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1 研究目的與意義
2 研究現(xiàn)狀
2.1 對傳統(tǒng)武術形式美的研究
2.2 對傳統(tǒng)武術內(nèi)涵美的研究
2.3 其它藝術門類中的武術審美思想研究
2.4 有關武術古典審美思想的淵源與流變歷程的研究
2.5 有關武術美的價值研究
3 研究對象與方法
3.1 研究對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獻法
3.2.2 訪談法
3.2.3 邏輯分析法
4 主要研究內(nèi)容
4.1 “美”的傳統(tǒng)釋義
4.2 武術美學的起源
4.2.1 原始巫術和祭祀
4.2.2 武舞
4.3 傳統(tǒng)武術中的審美思想
4.3.1 結(jié)構(gòu)之美
4.3.2 勁力之美
4.3.3 形神之美
4.3.4 陰陽之美
4.4 傳統(tǒng)武術中的審美價值取向
4.4.1 “崇尚和諧”之美
4.4.2 “道法自然”之美
4.4.3 “德行化育”之美
4.5 傳統(tǒng)武術的核心審美理念
4.5.1 動中生象之美
4.5.2 風格神韻之美
4.5.3 形意合璧之美
4.6 傳統(tǒng)武術中審美思想的現(xiàn)代表現(xiàn)
4.6.1 影視藝術中的武術審美
4.6.2 舞臺藝術中的武術審美
5 結(jié)論與建議
5.1 結(jié)論
5.2 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武俠電影所張揚的人文性格看武術的精神美[J]. 丁雪琴,尹岸. 當代體育科技. 2013(13)
[2]當代武術的藝術化解析[J]. 馬文友,邱丕相.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13(01)
[3]論舞劇中的武術之美[J]. 邱偉,傅蘭英. 搏擊(武術科學). 2012(12)
[4]簡析武術美學的歷史發(fā)展與基本構(gòu)成[J]. 白寶山. 安陽工學院學報. 2012(05)
[5]新時期武術審美教育的文化使命與實踐方略[J]. 孫剛. 搏擊(武術科學). 2011(09)
[6]全球價值鏈視域下的中華武術對外發(fā)展戰(zhàn)略思考[J]. 栗勝夫,栗曉文. 體育科學. 2011(03)
[7]視覺文化時代武術套路審美的要素解析[J]. 馬文友,邱丕相. 浙江體育科學. 2011(01)
[8]論武術的藝術化發(fā)展趨勢[J]. 馬文友,邱丕相.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2010(05)
[9]從格式塔心理美學視角論武術動作的表現(xiàn)力[J]. 劉同為,張平安. 體育科學. 2010(08)
[10]從“暴力美學”視域?qū)徱曃湫g技擊美的心理歸因及和諧思想[J]. 孫剛.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010(03)
博士論文
[1]老子美學思想史前期研究[D]. 葛輝.揚州大學 2011
[2]中國武術的藝術理論研究[D]. 吳松.蘇州大學 2011
[3]中國武術的美學思想研究[D]. 孫剛.北京體育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傳統(tǒng)武術動作名稱的意象研究[D]. 趙艷敏.河南大學 2011
[2]審視傳統(tǒng)武術中的古典美學元素[D]. 邱偉.河南師范大學 2011
[3]河南省新鄉(xiāng)地區(qū)大學生武術審美需要調(diào)查分析[D]. 艾文.北京體育大學 2006
[4]中國武術審美方式研究[D]. 胡秀英.西北師范大學 2006
[5]太極拳美學思想研究[D]. 尹洪蘭.山東師范大學 2001
本文編號:3697358
【文章頁數(shù)】: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1 研究目的與意義
2 研究現(xiàn)狀
2.1 對傳統(tǒng)武術形式美的研究
2.2 對傳統(tǒng)武術內(nèi)涵美的研究
2.3 其它藝術門類中的武術審美思想研究
2.4 有關武術古典審美思想的淵源與流變歷程的研究
2.5 有關武術美的價值研究
3 研究對象與方法
3.1 研究對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獻法
3.2.2 訪談法
3.2.3 邏輯分析法
4 主要研究內(nèi)容
4.1 “美”的傳統(tǒng)釋義
4.2 武術美學的起源
4.2.1 原始巫術和祭祀
4.2.2 武舞
4.3 傳統(tǒng)武術中的審美思想
4.3.1 結(jié)構(gòu)之美
4.3.2 勁力之美
4.3.3 形神之美
4.3.4 陰陽之美
4.4 傳統(tǒng)武術中的審美價值取向
4.4.1 “崇尚和諧”之美
4.4.2 “道法自然”之美
4.4.3 “德行化育”之美
4.5 傳統(tǒng)武術的核心審美理念
4.5.1 動中生象之美
4.5.2 風格神韻之美
4.5.3 形意合璧之美
4.6 傳統(tǒng)武術中審美思想的現(xiàn)代表現(xiàn)
4.6.1 影視藝術中的武術審美
4.6.2 舞臺藝術中的武術審美
5 結(jié)論與建議
5.1 結(jié)論
5.2 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武俠電影所張揚的人文性格看武術的精神美[J]. 丁雪琴,尹岸. 當代體育科技. 2013(13)
[2]當代武術的藝術化解析[J]. 馬文友,邱丕相.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2013(01)
[3]論舞劇中的武術之美[J]. 邱偉,傅蘭英. 搏擊(武術科學). 2012(12)
[4]簡析武術美學的歷史發(fā)展與基本構(gòu)成[J]. 白寶山. 安陽工學院學報. 2012(05)
[5]新時期武術審美教育的文化使命與實踐方略[J]. 孫剛. 搏擊(武術科學). 2011(09)
[6]全球價值鏈視域下的中華武術對外發(fā)展戰(zhàn)略思考[J]. 栗勝夫,栗曉文. 體育科學. 2011(03)
[7]視覺文化時代武術套路審美的要素解析[J]. 馬文友,邱丕相. 浙江體育科學. 2011(01)
[8]論武術的藝術化發(fā)展趨勢[J]. 馬文友,邱丕相.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2010(05)
[9]從格式塔心理美學視角論武術動作的表現(xiàn)力[J]. 劉同為,張平安. 體育科學. 2010(08)
[10]從“暴力美學”視域?qū)徱曃湫g技擊美的心理歸因及和諧思想[J]. 孫剛.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010(03)
博士論文
[1]老子美學思想史前期研究[D]. 葛輝.揚州大學 2011
[2]中國武術的藝術理論研究[D]. 吳松.蘇州大學 2011
[3]中國武術的美學思想研究[D]. 孫剛.北京體育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傳統(tǒng)武術動作名稱的意象研究[D]. 趙艷敏.河南大學 2011
[2]審視傳統(tǒng)武術中的古典美學元素[D]. 邱偉.河南師范大學 2011
[3]河南省新鄉(xiāng)地區(qū)大學生武術審美需要調(diào)查分析[D]. 艾文.北京體育大學 2006
[4]中國武術審美方式研究[D]. 胡秀英.西北師范大學 2006
[5]太極拳美學思想研究[D]. 尹洪蘭.山東師范大學 2001
本文編號:36973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36973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