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普通高中“武術進校園”活動開展狀況與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24 06:35
中華武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當今我國青少年身體素質日漸下降,傳統(tǒng)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發(fā)展舉步維艱,學校作為培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場所,理應擔任培育青少年學生繼承與發(fā)展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任。國家及地方越來越重視武術并全面推廣武術健身操與長拳一段,黔西南州相關部門聯(lián)合推進“武術進校園”活動在全州中小學幼兒園開展,但實施的情況及實施中存在的問題,直接影響著“武術進校園”活動的推進步伐。因此,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實地考察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邏輯分析法,對黔西南州普通高中“武術進校園”活動開展的優(yōu)劣勢進行調查分析。得出如下結論:第一、“武術進校園”活動在黔西南州普通高中開展較為普及,調查學校中僅1所學校未開展,但開展的程度不一,開展內容主要是武術健身操、太極拳與長拳一段,開展途徑主要是課間操與體育課。第二、體育教師與學生對“武術進校園”活動有一定的認知,體育教師非常支持開展“武術進校園”活動,學生也表示喜歡“武術進校園”活動,并表示支持,認為在校園中開展武術有意義。但學生參與“武術進校園”活動將近一半是因學校要求,不利于“武術進校園”...
【文章來源】:貴州師范大學貴州省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選題依據(jù)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2.2.1 理論意義
1.2.2.2 實踐意義
1.3 相關概念的闡述
1.4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4.1 國內研究現(xiàn)狀
1.4.1.1 關于武術價值的研究
1.4.1.2 關于武術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的研究
1.4.1.3 關于武術進校園開展內容及形式的研究
1.4.1.4 關于“武術進校園”活動開展制約因素的研究
1.4.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2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2.2.2 問卷調查法
2.2.2.1 問卷的設計
2.2.2.2 問卷的效度檢驗及修改
2.2.2.3 問卷的信度檢驗
2.2.2.4 問卷的發(fā)放與回收
2.2.3 實地考察法
2.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2.2.5 邏輯分析法
3 結果與分析
3.1 黔西南州普通高中“武術進校園”活動開展的基本情況
3.2 黔西南州普通高中體育教師與學生對“武術進校園”活動的基本認知現(xiàn)狀
3.2.1 體育教師對“武術進校園”活動的基本認知
3.2.2 學生對“武術進校園”活動的基本認知
3.3 黔西南州普通高中“武術進校園”活動開展的優(yōu)勢分析
3.3.1 武術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3.3.2 對場地器材要求不高
3.3.3 國家及地方相關政策的保障
3.3.4 體育教師的年齡、教齡分布均勻
3.3.5 父母對“武術進校園”推廣的積極態(tài)度
3.4 黔西南州普通高中“武術進校園”活動開展的劣勢分析
3.4.1 師資力量稀缺
3.4.2 組織形式單一
3.4.3 開展內容及教學方法與學生需求不匹配
3.4.4 管理與監(jiān)督機制不健全
3.4.5 教師培訓與學習機會少
3.4.6 學生參加比賽少
3.4.7 部分決策者未認同
3.5 黔西南州普通高中“武術進校園”活動開展的對策分析
3.5.1 平衡男女教師比例,引進武術專業(yè)教師
3.5.2 采用一種形式為主,其他形式為輔的開展形式
3.5.3 豐富開展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3.5.4 細化政策要求,健全管理與監(jiān)督機制
3.5.5 組織體育教師定期的武術培訓學習
3.5.6 增加中小學武術比賽
3.5.7 加大對“武術進校園”活動的宣傳力度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4.2 建議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1
附錄2
附錄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探討武術傳統(tǒng)文化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結合[J]. 夏承海. 當代體育科技. 2016(30)
[2]武術教育對消除校園暴力的作用探析[J]. 李露,田昆侖. 武術研究. 2016(09)
[3]《中國武術發(fā)展五年規(guī)劃(2016-2020年)》發(fā)布[J]. 中華武術(研究). 2016(09)
[4]太極鍛煉對血脂的臨床療效:隨機對照試驗的meta分析(英文)[J]. Xiao-hong PAN,Amina MAHEMUTI,Xue-hua ZHANG,Ya-ping WANG,Po HU,Ju-bo JIANG,Mei-xiang XIANG,Gang LIU,Jian-an WA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2016(08)
[5]我國青少年校園武術文化內涵研究[J]. 李劍,侯學華. 湖北體育科技. 2016(04)
[6]科學謀劃“十三五” 開拓武術新局面——在2016年全國武術協(xié)會主席秘書長會議上的講話[J]. 張秋平. 中華武術(研究). 2016(02)
[7]精準定位轉型升級 推動武術協(xié)會工作再上新臺階——中國武術協(xié)會2015年工作報告[J]. 陳國榮. 中華武術(研究). 2016(02)
[8]“武術進校園”推廣模式的多路徑分析[J]. 張強,孟濤,湯鐵軍. 中華武術(研究). 2016(01)
[9]“武術進校園”的有效路徑[J]. 韓振元. 新課程(綜合版). 2015(08)
[10]論武術段位制的發(fā)展趨向[J]. 爾雨田,杜長亮. 體育文化導刊. 2015(01)
碩士論文
[1]京津冀“武術進校園”的路徑選擇研究[D]. 張強.首都體育學院 2017
[2]福建省中學武術課程進校園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 劉玲.集美大學 2017
[3]從需要的角度看“武術進校園”[D]. 唐翠.湖南師范大學 2016
[4]湖南省中小學“武術進校園”活動開展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 劉紅星.湖南科技大學 2016
[5]湖南省武術段位制進小學校園的推廣現(xiàn)狀研究[D]. 董金花.湖南師范大學 2016
[6]基于SWOT分析的濟寧市中小學武術推廣的對策研究[D]. 劉磊.曲阜師范大學 2016
[7]中學生太極拳教學開展現(xiàn)狀調查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 張飛越.吉林體育學院 2015
[8]長春市中小學開展武術段位制的可行性研究[D]. 李海宇.吉林體育學院 2013
[9]武術段位制在江蘇省中小學推廣的可行性及對策研究[D]. 韓大帥.揚州大學 2013
[10]新中國60年學校武術教育發(fā)展的回顧與展望[D]. 紀賢凡.蘇州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549991
【文章來源】:貴州師范大學貴州省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選題依據(jù)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2.2.1 理論意義
1.2.2.2 實踐意義
1.3 相關概念的闡述
1.4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4.1 國內研究現(xiàn)狀
1.4.1.1 關于武術價值的研究
1.4.1.2 關于武術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的研究
1.4.1.3 關于武術進校園開展內容及形式的研究
1.4.1.4 關于“武術進校園”活動開展制約因素的研究
1.4.2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2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2.2.2 問卷調查法
2.2.2.1 問卷的設計
2.2.2.2 問卷的效度檢驗及修改
2.2.2.3 問卷的信度檢驗
2.2.2.4 問卷的發(fā)放與回收
2.2.3 實地考察法
2.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2.2.5 邏輯分析法
3 結果與分析
3.1 黔西南州普通高中“武術進校園”活動開展的基本情況
3.2 黔西南州普通高中體育教師與學生對“武術進校園”活動的基本認知現(xiàn)狀
3.2.1 體育教師對“武術進校園”活動的基本認知
3.2.2 學生對“武術進校園”活動的基本認知
3.3 黔西南州普通高中“武術進校園”活動開展的優(yōu)勢分析
3.3.1 武術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3.3.2 對場地器材要求不高
3.3.3 國家及地方相關政策的保障
3.3.4 體育教師的年齡、教齡分布均勻
3.3.5 父母對“武術進校園”推廣的積極態(tài)度
3.4 黔西南州普通高中“武術進校園”活動開展的劣勢分析
3.4.1 師資力量稀缺
3.4.2 組織形式單一
3.4.3 開展內容及教學方法與學生需求不匹配
3.4.4 管理與監(jiān)督機制不健全
3.4.5 教師培訓與學習機會少
3.4.6 學生參加比賽少
3.4.7 部分決策者未認同
3.5 黔西南州普通高中“武術進校園”活動開展的對策分析
3.5.1 平衡男女教師比例,引進武術專業(yè)教師
3.5.2 采用一種形式為主,其他形式為輔的開展形式
3.5.3 豐富開展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3.5.4 細化政策要求,健全管理與監(jiān)督機制
3.5.5 組織體育教師定期的武術培訓學習
3.5.6 增加中小學武術比賽
3.5.7 加大對“武術進校園”活動的宣傳力度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4.2 建議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1
附錄2
附錄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探討武術傳統(tǒng)文化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結合[J]. 夏承海. 當代體育科技. 2016(30)
[2]武術教育對消除校園暴力的作用探析[J]. 李露,田昆侖. 武術研究. 2016(09)
[3]《中國武術發(fā)展五年規(guī)劃(2016-2020年)》發(fā)布[J]. 中華武術(研究). 2016(09)
[4]太極鍛煉對血脂的臨床療效:隨機對照試驗的meta分析(英文)[J]. Xiao-hong PAN,Amina MAHEMUTI,Xue-hua ZHANG,Ya-ping WANG,Po HU,Ju-bo JIANG,Mei-xiang XIANG,Gang LIU,Jian-an WA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2016(08)
[5]我國青少年校園武術文化內涵研究[J]. 李劍,侯學華. 湖北體育科技. 2016(04)
[6]科學謀劃“十三五” 開拓武術新局面——在2016年全國武術協(xié)會主席秘書長會議上的講話[J]. 張秋平. 中華武術(研究). 2016(02)
[7]精準定位轉型升級 推動武術協(xié)會工作再上新臺階——中國武術協(xié)會2015年工作報告[J]. 陳國榮. 中華武術(研究). 2016(02)
[8]“武術進校園”推廣模式的多路徑分析[J]. 張強,孟濤,湯鐵軍. 中華武術(研究). 2016(01)
[9]“武術進校園”的有效路徑[J]. 韓振元. 新課程(綜合版). 2015(08)
[10]論武術段位制的發(fā)展趨向[J]. 爾雨田,杜長亮. 體育文化導刊. 2015(01)
碩士論文
[1]京津冀“武術進校園”的路徑選擇研究[D]. 張強.首都體育學院 2017
[2]福建省中學武術課程進校園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 劉玲.集美大學 2017
[3]從需要的角度看“武術進校園”[D]. 唐翠.湖南師范大學 2016
[4]湖南省中小學“武術進校園”活動開展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 劉紅星.湖南科技大學 2016
[5]湖南省武術段位制進小學校園的推廣現(xiàn)狀研究[D]. 董金花.湖南師范大學 2016
[6]基于SWOT分析的濟寧市中小學武術推廣的對策研究[D]. 劉磊.曲阜師范大學 2016
[7]中學生太極拳教學開展現(xiàn)狀調查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 張飛越.吉林體育學院 2015
[8]長春市中小學開展武術段位制的可行性研究[D]. 李海宇.吉林體育學院 2013
[9]武術段位制在江蘇省中小學推廣的可行性及對策研究[D]. 韓大帥.揚州大學 2013
[10]新中國60年學校武術教育發(fā)展的回顧與展望[D]. 紀賢凡.蘇州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5499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35499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