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運動對小學生注意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8-06 21:17
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小學生健康發(fā)展的綜合能力引起了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廣泛關注。定向運動源于歐洲,是一項新興的體育技能項目,由于其便于普及,適合開展的特點,在我國迅速興起。自2004年開始,定向運動被列為了素質教育必須掌握的運動技能,在全國的中小學中開始了爆發(fā)式發(fā)展。部分學校已經(jīng)將其引入正常的體育教學內容�;诖吮疚膰L試探究定向運動對小學生注意力與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本研究運用體育教育、教育學和體育心理學等理論,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實驗法,注意力測量法、社會適應能力測量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等研究方法,以良鄉(xiāng)第二小學三年級學生為實驗對象,從定向運動對小學生注意力、社會適應能力兩個維度進行研究,通過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結論:1、小學生定向運動的設計要根據(jù)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以安全性、健康性、集體性、娛樂性、挑戰(zhàn)性為設計原則。2、通過定向運動對小學生注意力的影響分析,可以看出定向運動對小學生注意力的培養(yǎng)是有幫助的。所以除了在常規(guī)定向運動課程基礎練習以外,以圖地對照、路線選擇為方法,以校園定向、百米定向、公園定向為手段進行定向練習對提高小學生的注意力四個維度的能力是切實有效的。3、實驗結果顯示,通...
【文章來源】:首都體育學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選題依據(jù)
1.1.1 小學生面臨的社會問題
1.1.2 青少年體質健康情況逐年下降
1.1.3 相關文件的出臺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價值
1.3 研究任務
1.4 文獻綜述
1.4.1 定向運動
1.4.2 注意力
1.4.3 社會適應能力
2 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2.2.2 專家訪談法
2.2.3 實驗測量法
2.2.4 注意力測量法
2.2.5 社會適應能力測量法
2.2.6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3 研究結果與討論
3.1 小學生注意力與社會適應能力研究的理論依據(jù)
3.1.1 小學生注意力研究的理論依據(jù)
3.1.2 小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理論依據(jù)
3.2 設計小學生定向運動的原則
3.2.1 小學生生長發(fā)育和心理發(fā)育的特點
3.2.2 小學生定向運動的設計原則
3.3 定向運動對小學生注意力的影響
3.3.1 注意力實驗測試結果
3.3.2 定向運動對小學生注意力的影響討論
3.3.3 定向運動對小學生注意力影響小結
3.4 定向運動對小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
3.4.1 社會適應能力實驗測試結果
3.4.2 定向運動對小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討論
3.4.3 定向運動對小學生適應能力影響小結
3.5 小結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4.2 建議
參考文獻
致謝
附件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玩中學:定向運動在幼兒園體育游戲中的價值分析與反思[J]. 宋陽,趙青,張晉.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 2018(09)
[2]小學生一分鐘跳繩考級活動的實踐研究[J]. 劉翠霜. 新課程(上). 2017(09)
[3]中國學生體質測試的演進歷程及階段特征[J]. 于紅妍.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4(10)
[4]六個月定向運動訓練對中老年人注意力影響的實驗研究[J]. 鄭裔軍. 四川體育科學. 2014(01)
[5]定向運動員空間及數(shù)字短時記憶廣度特點的實驗研究[J]. 鄭裔軍. 四川體育科學. 2012(05)
[6]定向運動啟蒙教育對提高兒童空間認知能力的應用研究[J]. 繆柯. 運動. 2012(14)
[7]運動與腦的可塑性研究進展及其教育啟示[J]. 陳愛國,顏軍,殷恒嬋. 體育與科學. 2011(06)
[8]青少年體育鍛煉心理效益評定量表上海市常模的制訂[J]. 周成林,劉微娜,趙洪朋,彭傳玉. 體育科學. 2011(09)
[9]美國體適能的學科發(fā)展對中國體質健康測評體系的啟示[J]. 余志琪,潘紅霞,董靜梅.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2011(01)
[10]定向越野運動體能特征分析[J]. 石宏杰,鄭紅.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09(09)
博士論文
[1]意志品質的質性分析、模型建構與測評[D]. 李佑發(fā).北京體育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廣東省普通高校定向越野運動開展現(xiàn)狀研究[D]. 曾斌.廣州大學 2013
[2]定向運動技術結構體系及其完善的探討[D]. 吳云蘭.成都體育學院 2013
[3]定向運動對大學生健康體適能影響的研究[D]. 羅光飛.西安體育學院 2012
[4]定向運動體能訓練方法探析[D]. 梁方勇.中南大學 2011
[5]我國定向越野優(yōu)秀運動員競技能力現(xiàn)狀實證研究[D]. 孫二娟.北京體育大學 2008
[6]湖南省中學定向越野開展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 羅少松.湖南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326506
【文章來源】:首都體育學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選題依據(jù)
1.1.1 小學生面臨的社會問題
1.1.2 青少年體質健康情況逐年下降
1.1.3 相關文件的出臺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價值
1.3 研究任務
1.4 文獻綜述
1.4.1 定向運動
1.4.2 注意力
1.4.3 社會適應能力
2 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2.2.2 專家訪談法
2.2.3 實驗測量法
2.2.4 注意力測量法
2.2.5 社會適應能力測量法
2.2.6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3 研究結果與討論
3.1 小學生注意力與社會適應能力研究的理論依據(jù)
3.1.1 小學生注意力研究的理論依據(jù)
3.1.2 小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理論依據(jù)
3.2 設計小學生定向運動的原則
3.2.1 小學生生長發(fā)育和心理發(fā)育的特點
3.2.2 小學生定向運動的設計原則
3.3 定向運動對小學生注意力的影響
3.3.1 注意力實驗測試結果
3.3.2 定向運動對小學生注意力的影響討論
3.3.3 定向運動對小學生注意力影響小結
3.4 定向運動對小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
3.4.1 社會適應能力實驗測試結果
3.4.2 定向運動對小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討論
3.4.3 定向運動對小學生適應能力影響小結
3.5 小結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4.2 建議
參考文獻
致謝
附件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玩中學:定向運動在幼兒園體育游戲中的價值分析與反思[J]. 宋陽,趙青,張晉.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 2018(09)
[2]小學生一分鐘跳繩考級活動的實踐研究[J]. 劉翠霜. 新課程(上). 2017(09)
[3]中國學生體質測試的演進歷程及階段特征[J]. 于紅妍.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4(10)
[4]六個月定向運動訓練對中老年人注意力影響的實驗研究[J]. 鄭裔軍. 四川體育科學. 2014(01)
[5]定向運動員空間及數(shù)字短時記憶廣度特點的實驗研究[J]. 鄭裔軍. 四川體育科學. 2012(05)
[6]定向運動啟蒙教育對提高兒童空間認知能力的應用研究[J]. 繆柯. 運動. 2012(14)
[7]運動與腦的可塑性研究進展及其教育啟示[J]. 陳愛國,顏軍,殷恒嬋. 體育與科學. 2011(06)
[8]青少年體育鍛煉心理效益評定量表上海市常模的制訂[J]. 周成林,劉微娜,趙洪朋,彭傳玉. 體育科學. 2011(09)
[9]美國體適能的學科發(fā)展對中國體質健康測評體系的啟示[J]. 余志琪,潘紅霞,董靜梅.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2011(01)
[10]定向越野運動體能特征分析[J]. 石宏杰,鄭紅.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09(09)
博士論文
[1]意志品質的質性分析、模型建構與測評[D]. 李佑發(fā).北京體育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廣東省普通高校定向越野運動開展現(xiàn)狀研究[D]. 曾斌.廣州大學 2013
[2]定向運動技術結構體系及其完善的探討[D]. 吳云蘭.成都體育學院 2013
[3]定向運動對大學生健康體適能影響的研究[D]. 羅光飛.西安體育學院 2012
[4]定向運動體能訓練方法探析[D]. 梁方勇.中南大學 2011
[5]我國定向越野優(yōu)秀運動員競技能力現(xiàn)狀實證研究[D]. 孫二娟.北京體育大學 2008
[6]湖南省中學定向越野開展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 羅少松.湖南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3265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33265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