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國女子標槍運動員楊新利2015年冬訓期訓練安排的研究
本文選題:標槍 + 運動員楊新利。 參考:《北京體育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與進步,體育科技也跟著大時代的浪潮快速發(fā)展著。世界各國的競技能力都在提升,這就對各個項目的運動員和教練提出了更高的訓練要求。優(yōu)秀運動員想從大型比賽中勝出,運動員就必須合理利用訓練手段與方法,充分發(fā)展體能、技能、戰(zhàn)術(shù)、心理能力、預防傷病等專項競技能力。如果要想實現(xiàn)這個訓練過程,優(yōu)秀運動員就必須要有一個完整的訓練計劃和必須經(jīng)過一個長期有計劃的訓練過程。而合理地、科學地制定多年訓練計劃是運動員實現(xiàn)這一過程的最主要和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楊新利是我國女子標槍界的新秀,在2010-2015年期間運動成績連續(xù)突破,并在經(jīng)歷了2015年冬訓后取得了61.92米的大幅度提高。因此,本文選擇以我國優(yōu)秀女子標槍運動員楊新利2015年度冬訓訓練安排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跟蹤觀察法、邏輯分析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等研究方法,從冬訓訓練任務、內(nèi)容、課次、方法與手段及負荷結(jié)構(gòu)等方面入手,對楊新利的冬訓過程進行系統(tǒng)梳理與分析。希望通過本研究的努力,總結(jié)其經(jīng)驗,揭示出一定規(guī)律。研究結(jié)論主要有:1、楊新利2015年冬訓期共分為三個階段,針對每個階段任務與目標,采取了相應的訓練安排,并取得了理想訓練效果,這說明其訓練是具有一定科學性的。2、與過去相比,楊新利2015年冬訓期力量、速度訓練比例有所變化,表現(xiàn)為力量訓練內(nèi)容有所增加,而速度訓練相對減少。結(jié)果表明,該冬訓期對力量訓練的重視與楊新利61.92米的成績突破有著重要聯(lián)系。3、隨楊新利訓練年限增加,2015年冬訓期訓練手段更趨專項化,表現(xiàn)為一般性力量訓練手段使用變少,專項化力量訓練手段相對增加。4、與過去相比,楊新利2015年冬訓期訓練負荷結(jié)構(gòu)有所變化,表現(xiàn)為力量訓練負荷量增加,強度變化不大;速度訓練負荷量減少,強度變化不大;實際投槍次數(shù)練習減少,模仿技術(shù)練習次數(shù)變化不大。5、楊新利在2015年冬訓期訓練中,在力量訓練安排方面具有明顯的周期性特點,即練三周、調(diào)一周;在技術(shù)訓練方面,不追求練習數(shù)量而強調(diào)練習質(zhì)量;在心理訓練方面,更加強調(diào)投槍的動作效果而非動作本身;在訓練后恢復方面,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這都為楊新利成績突破提供了條件。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rapidly with the tide of the big times.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s improving, which puts forward higher training requirements for athletes and coaches in various events. If an excellent athlete wants to win a large-scale competition, the athlete must make use of the training means and methods reasonably, fully develop the physical ability, skill, tactics, psychological ability, prevent injury and so on special competitive ability. If this training process is to be realized, an excellent athlete must have a complete training plan and a long planned training process. Reasonably,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key link for athletes to make scientific training plan for many years. Yang Xinli is a rookie in the women's javelin field in China. He made a breakthrough in the sports between 2010 and 2015, and achieved a great improvement of 61.92 meters after the winter training in 2015. Therefore, this paper chooses Yang Xinli, an outstanding female javelin athlete in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dopt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terview, tracking and observation, logic analysis,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so on. From the aspects of training tasks, contents, classes, methods and means and load structure, Yang Xinli's winter training process is systematically combed and analyzed. I hope that through the efforts of this study, summing up its experience, to reveal certain laws. Yang Xinli's winter training period in 2015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According to the tasks and objectives of each stage, the corresponding training arrangements are adopted, and the ideal training results are obtained. This shows that the training is scientific. Compared with the past, Yang Xinli's strength and speed training ratio has changed in 2015, which shows that the content of strength training has increased, while the speed training has been relatively reduc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mphasis on strength training during this winter training period is closely related to Yang Xinli's breakthrough in 61.92 meters. With the increase of Yang Xinli's training years, the training means of winter training in 2015 tend to be more special, which is manifested by the less use of general strength training methods. Compared with the past, Yang Xinli's training load structure in the winter training period in 2015 was changed, which showed that the strength training load increased, the strength changed little, the speed training load decreased, and the intensity changed little. The actual number of shots dropped, while the number of imitation techniques did not change much. Yang Xinli had an obvious periodicity in the strength training arrangement in the winter training period of 2015, that is, three weeks of practice and one week of training; in terms of technical training, The quantity of practice is not pursued but the quality of practice is emphasized; in psychological training, more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action effect of the gun than on the action itself; in the aspect of recovery after training, unprecedented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it. This has provided the condition for Yang Xinli achievement breakthrough.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體育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G824.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女子標槍全國冠軍李蕾的技術(shù)[J];田徑;2000年01期
2 楊翠麗,許淑萍;我國優(yōu)秀女子標槍選手李蕾最后用力技術(shù)分析[J];廣西梧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04期
3 程利華;對我國女子標槍成績下降的原因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01年04期
4 周曉軍,黃飛軍;我國女子標槍現(xiàn)狀及對策(綜述)[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5 田鑫;女子標槍重心前移后我國運動員在訓練中應首要解決的問題[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6 田鑫;現(xiàn)階段我國女子標槍運動員應首先解決的幾個問題[J];田徑;2003年06期
7 王壽揚;女子標槍運動員薛娟的訓練[J];田徑;2004年05期
8 陶于;;女子標槍成績變化與器械規(guī)則變化的思考與建議[J];田徑;2005年12期
9 陳波,尤一鳴;試析我國優(yōu)秀女子標槍運動員的技術(shù)特征[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10 苑威威;宋惠娟;魏曉蕓;;中外部分優(yōu)秀女子標槍運動員最后用力技術(shù)的運動學比較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6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郝勇霞;董海軍;;我國優(yōu)秀女子標槍選手最后用力技術(shù)環(huán)節(jié)速度特征的生物力學分析[A];第十三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shù)交流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甄潔;肖濤;;我國優(yōu)秀女子標槍運動員最后用力動作新探[A];第十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shù)交流大會論文匯編[C];2002年
3 鄒亮疇;呂少強;鐘冶;;北京亞運會女子標槍冠亞軍動作技術(shù)的運動學分析[A];第七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1991年
4 呂美玲;曲淑華;肖艷芳;趙文姜;甄文華;;我國備戰(zhàn)奧運會女子標槍運動員技術(shù)特征研究[A];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訓練學分會第六屆全國田徑運動發(fā)展研究成果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5 趙文姜;曲淑華;甄文華;肖艷芳;;我國女子標槍運動員與世界部分優(yōu)秀女子標槍運動員成績對比與分析的研究[A];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訓練學分會第六屆全國田徑運動發(fā)展研究成果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6 甄文華;曲淑華;;2012年全國冠軍賽女子標槍運動員投擲技術(shù)的生物力學分析[A];2013年全國競技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7 王明遠;吳玉欽;郭國兵;;我國優(yōu)秀女子標槍運動員訓練過程中專項身體素質(zhì)遞進的形成性評價[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4年
8 曲淑華;肖艷芳;呂美玲;趙文姜;甄文華;;我國女子標槍項目備戰(zhàn)倫敦奧運會訓練安排的研究[A];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訓練學分會第六屆全國田徑運動發(fā)展研究成果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9 王瑩;周繼和;李曉鋒;;女子標槍運動員呂會會交叉步技術(shù)動作的分析[A];第二十三屆全國高校田徑科研論文報告會論文專輯[C];2013年
10 耿愛華;李春雷;;山東女子標槍運動員核心力量訓練研究[A];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孟向東;河南田徑:低谷中攀升[N];河南日報;2007年
2 本報特派記者 宋澎;中國田徑對自己不滿意[N];工人日報;2000年
3 本報特派記者 曹勇;亞洲田徑重新洗牌[N];中國體育報;2002年
4 本報記者 葉珠峰;競走將擎未來中國田徑大旗[N];中國體育報;2012年
5 東流;殘奧“金牌姐妹花”[N];無錫日報;2009年
6 杜文杰;第十二屆田徑世青賽產(chǎn)生多項紀錄[N];中國體育報;2008年
7 春耕 玉賓;’2000山西十大體育新聞揭曉[N];山西日報;2001年
8 記者 杜文杰;薛飛為中國奪得首金[N];中國體育報;2006年
9 ;眾選手比出好成績[N];中國體育報;2002年
10 肖苑玫;三位一體打造精兵[N];中國體育報;200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董海軍;我國優(yōu)秀女子投擲選手最后用力過程肌肉用力特征及技術(shù)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沈艷;湖南省普通高校女子標槍運動隊開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年
2 張曉東;對我國女子標槍項目后備人才基地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6年
3 馬超;女子標槍運動員最后用力技術(shù)和專項運動素質(zhì)與運動成績回歸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16年
4 衛(wèi)唯;對我國優(yōu)秀女子標槍運動員張莉多年訓練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7年
5 杜曉瑋;女子標槍運動員杜曉瑋2012年損傷后的康復期訓練安排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7年
6 趙海洋;對我國女子標槍運動員楊新利2015年冬訓期訓練安排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7年
7 張國印;我國部分優(yōu)秀女子標槍選手“反弓”技術(shù)運動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張麗;河北省田徑女子標槍運動現(xiàn)狀與發(fā)展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李娟;我國優(yōu)秀女子標槍運動員專項能力指標體系及評價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耿愛華;山東優(yōu)秀女子標槍運動技術(shù)分析與專項體能訓練[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1167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2116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