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低氧結(jié)合運動對IR大鼠血清及股四頭肌抗氧化能力的影響
本文選題:胰島素抵抗 + 大鼠。 參考:《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7年01期
【摘要】:目的:探討間歇性低氧暴露結(jié)合有氧運動對胰島素抵抗(IR)大鼠的抗氧化能力的影響。方法:選擇健康普食大鼠12只設為普食常氧安靜組(NNC),將高脂誘導的胰島素抵抗大鼠分為常氧安靜組(NC)、低氧安靜組(HC)、常氧運動組(NE)和低氧運動組(HE),并進行4周的間歇低氧和跑臺運動干預。結(jié)果:1與NC組比較,3個干預組血清的T-AOC、SOD和GSH-Px均升高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MDA均下降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3個干預組股四頭肌的MDA均下降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HC組的GSH-Px升高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NE組和HE組的T-AOC、SOD和GSH-Px均升高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2與NNC組比較,3個干預組的血清SOD均升高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NE組和HE組的血清GSH-Px均升高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HC組股四頭肌的M DA降低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NE組股四頭肌的SOD升高有統(tǒng)計學意義,HE組的股四頭肌MDA降低和GSH-Px升高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間歇低氧、運動和間歇低氧結(jié)合運動均可改善高脂飼料誘導IR大鼠血液和股四頭肌的抗氧化能力,其中以間歇低氧結(jié)合運動組效果最好。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intermittent hypoxic exposure combined with aerobic exercise on 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insulin resistance (IRR) rats. Methods: twelve normal diet ra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normoxic normoxic group (normoxic exercise group) and hypoxic exercise group (normoxic exercise group). The rats with insulin resistance induced by hyperlipidemia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normoxic quiet group, hypoxic quiet group, normoxic exercise group and hypoxic exercise group, and the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normoxic normoxic exercise group, normoxic exercise group and normoxic exercise group. Hypoxia and treadmill exercise intervent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NC group, the serum T-AOCnsSOD and GSH-Px of the three intervention groups were increased, and the MDA of the quadriceps femoris of the three intervention groups were all decreased and the GSH-Px of HC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C group, and that of the three intervention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C group, and that of the three intervention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C group. Moreover, the T-AOCn SOD and GSH-Px of NE group and H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NC group. The serum SOD of three intervention groups were all increased, and the serum GSH-Px of NE group and HE group were all increased and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decrease of MDA of quadriceps femoris in HC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increase of SOD in quadriceps femoris in N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HE group. The decrease of MDA and the increase of GSH-Px in HE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intermittent hypoxia, exercise and intermittent hypoxia combined exercise can improve the antioxidant ability of IR rats' blood and quadriceps femoris induced by high fat diet, especially in intermittent hypoxia combined exercise group.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體育教育中心;韶關學院體育學院;廣州體育學院運動與健康系;
【分類號】:G804.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于加倍;衣龍彥;胡揚;;間歇低氧運動對模擬海拔5000m人體氧化應激和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年09期
2 余群;邱烈峰;王麗平;付德榮;;間歇低氧暴露對運動性低血紅蛋白大鼠血液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yī)學版);2014年05期
3 劉頤軒;宋桉;王蕓;段力園;宋光耀;;氧化應激在肥胖及胰島素抵抗中的作用研究進展[J];解放軍醫(yī)藥雜志;2014年01期
4 彭雪梅;劉嘉羿;鄭志雄;鄒啟榮;謝娟華;席露;劉慧慧;;乳化氟碳保存液對離體保存腎臟抗氧化能力及組織結(jié)構(gòu)的影響[J];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yī)學版);2013年06期
5 潘哲浩;翁錫全;朱憲鋒;沈財利;;間歇低氧暴露對高脂膳食大鼠胰島素敏感性的影響[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2年03期
6 林文_";李穎;翁錫全;;間歇性低氧和運動對高脂飲食誘導胰島素抵抗大鼠血清內(nèi)脂素的影響[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8年02期
7 鄧紅;徐曉陽;林文_";翁錫全;;間歇性低氧運動對大鼠骨骼肌線粒體自由基代謝的影響[J];體育學刊;2007年07期
8 黃徐根;馮連世;徐建方;路瑛麗;;低氧訓練過程中大鼠體重及能量代謝的變化[J];體育科學;2007年10期
9 任綺;不同方式的急性運動和慢性運動對自由基代謝的影響[J];體育科學;2004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黃麗英;間歇低氧訓練對大鼠氧化應激及其低氧適應機制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紅蕊;鄭佳;李愛偉;李曉蕓;李春霞;王希柱;李會;張振飛;;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谷氧還蛋白水平與胰島素抵抗的相關性[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7年03期
2 楊貴明;范錦勤;翁錫全;;間歇低氧結(jié)合運動對IR大鼠血清及股四頭肌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7年01期
3 王榮;馬江衛(wèi);賈愛華;劉新艷;井長信;;丹參注射液對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血液流變學及相關炎癥指標的影響[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6年29期
4 潘彬;馬秀芬;毛紅巖;;體質(zhì)量增加與絕經(jīng)后乳腺癌風險的關系:劑量-反應meta分析[J];臨床薈萃;2016年10期
5 張荷;周越;張一民;陳圣菊;張俊芬;;低氧運動對肥胖大鼠胰島素抵抗及血脂代謝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年09期
6 陳倩倩;袁愛紅;楊駿;孟慶來;;針灸對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干預機制的研究[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6年07期
7 周中凱;王俊軒;李瑩;;抗性淀粉、殼寡糖及其復合物對高脂飲食誘發(fā)氧化應激及脂肪肝抑制作用研究[J];中國食品添加劑;2016年07期
8 宋名芳;譚小豐;;低氧條件下的沖刺訓練對運動員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6年03期
9 黎健民;;黃精多糖對力竭訓練小鼠肝組織損傷的保護作用[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6年05期
10 齊潔;傅建;張鈞;;TRIM72在運動改善胰島素信號途徑PI3-K/Akt中的作用[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蔣曉萍;低氧、低氧運動對大鼠骨骼肌黏著斑復合體的影響[D];北京體育大學;2010年
2 李俊平;低氧、低氧運動對骨骼肌Titin和Nebulin的影響機理[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3 楊海平;低氧、運動對大鼠骨骼肌細胞凋亡及bcl-2、bax表達的影響[D];北京體育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余群;王麗平;翁錫全;林文_";;間歇低氧預防SD大鼠遞增負荷訓練期抗氧化能力下降及其機制的探討[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6期
2 藍孝斐;許華俊;李慶云;張秀娟;李敏;周麗娜;張凌;魏月;;不同間歇低氧暴露時間對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損傷的影響[J];內(nèi)科理論與實踐;2014年02期
3 彭雪梅;劉嘉羿;鄭志雄;鄒啟榮;謝娟華;席露;劉慧慧;;乳化氟碳保存液對離體保存腎臟抗氧化能力及組織結(jié)構(gòu)的影響[J];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yī)學版);2013年06期
4 張艷敏;門秀麗;張雅靜;李淑娟;劉淑蘭;李克寧;;間歇性低氧暴露對人體內(nèi)GSH和GSH-PX的影響[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0年23期
5 徐建方;馮連世;張漓;路瑛麗;;遞增負荷低氧訓練對大鼠股外肌eNOS、HO-1、VEGF mRNA表達的影響[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0年06期
6 余群;翁錫全;林文_";王麗平;;間歇低氧暴露預防SD大鼠大運動負荷訓練期血紅蛋白下降及其機制探討[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0年04期
7 李潔;張耀斌;邢良美;;不同低氧訓練模式對大鼠肝臟及腎臟組織內(nèi)自由基代謝的影響[J];體育科學;2008年05期
8 黃文聰;阮利民;王安利;;不同負荷游泳訓練對大鼠骨骼肌HSP70應答及其脂質(zhì)過氧化的影響[J];體育科學;2008年03期
9 林文_";李穎;翁錫全;;間歇性低氧和運動對高脂飲食誘導胰島素抵抗大鼠血清內(nèi)脂素的影響[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8年02期
10 張翼;楊黃恬;周兆年;;間歇性低氧適應的心臟保護[J];生理學報;2007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瑜文;林文_";邱烈峰;翁錫全;;間歇低氧運動對肥胖大鼠食欲的影響及其機制分析[J];體育學刊;2011年04期
2 陳福刁;;間歇低氧運動對大鼠血清總蛋白和白蛋白的影響[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3 黃麗英;翁錫全;林文_";;間歇低氧訓練活性氧介導基因調(diào)控作用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年05期
4 陳福刁;;間歇低氧訓練對大鼠心肌毛細血管的影響[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5 翁錫全,黃麗英,林文_",徐國琴,黃利軍,潘海燕;間歇低氧運動對大鼠血脂及載脂蛋白的影響[J];體育科學;2005年09期
6 黃麗英;翁錫全;林文_";潘海燕;黃利軍;;間歇低氧訓練對抗氧化酶系統(tǒng)及其適應能力的影響[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7 黃麗英,許豪文,林文_",翁錫全;間歇低氧訓練對大鼠腎臟EPO基因表達的影響[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8 劉旭東;周里;;間歇低氧訓練對SD大鼠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9 閆巧珍;張楊;;間歇低氧訓練對大鼠心肌有氧代謝能力的影響[J];浙江體育科學;2010年01期
10 閆巧珍;;間歇低氧訓練對大鼠心肌SDH的影響[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海燕;陳寶元;馮靖;;間歇低氧對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中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呼吸病學術(shù)會議暨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6年
2 何權(quán)瀛;;慢性間歇低氧的定義和特點[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1(第十二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3 陳寶元;;間歇低氧與實驗性研究[A];2008年中國睡眠研究會第五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4 黃麗英;林文_";翁錫全;;間歇低氧訓練對大鼠活性氧及抗氧化酶的影響[A];第4屆全國青年體育科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5 張希龍;;有效干預慢性間歇低氧策略探討及未來展望[A];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2010-2011)[C];2011年
6 趙海燕;陳寶元;曹潔;馮靖;;間歇低氧對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中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的影響[A];2008年中國睡眠研究會第五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7 翁錫全;林文韜;余群;陳福刁;徐國琴;黃麗英;;間歇低氧暴露防治運動性血紅蛋白低下的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8 李光;康健;;間歇低氧小鼠胰腺β細胞凋亡及其機制的實驗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1(第十二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9 咼恒娟;陳寶元;李津娜;楊曉燕;姜君男;;抗氧化劑干預間歇低氧對中性粒細胞凋亡影響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2013第十四次全國呼吸病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10 黃麗英;林文_";翁錫全;;間歇低氧訓練活性氧介導基因調(diào)控作用的研究[A];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運動會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呼吸科教授 陳寶元邋劉道安 整理;間歇低氧危害更大[N];健康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麗霞;不同模式間歇低氧血管內(nèi)皮損傷機制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9年
2 吳悅陶;間歇低氧狀態(tài)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的基因表達譜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3 黃麗英;間歇低氧訓練對大鼠氧化應激及其低氧適應機制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周偉;睡眠呼吸暫停模式間歇低氧大鼠氧化應激機制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5 李碩;睡眠呼吸暫停模式間歇低氧大鼠炎癥損傷機制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6 趙海燕;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模式間歇低氧導致內(nèi)皮功能障礙的細胞學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7年
7 張薔;黃芪對間歇低氧大鼠海馬及胰腺損傷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天津大學;2013年
8 王紅陽;間歇低氧對大鼠認知功能和p38MAPK/神經(jīng)細胞凋亡通路影響[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9 王軼娜;慢性間歇低氧通過TNF-α調(diào)控fractalkine在OSAHS所致肝損傷中的作用[D];中南大學;2012年
10 馮靖;OSAHS的炎性損傷及與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關系的基礎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任國梅;間歇低氧大鼠肝臟GSK-3與mTOR1表達在胰島素抵抗中的作用[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王玲;ERK抑制劑對間歇低氧早期大鼠神經(jīng)元凋亡及凋亡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D];華北理工大學;2015年
3 曹進麗;間歇低氧大鼠海馬區(qū)神經(jīng)元凋亡和Fas凋亡通路相關蛋白表達及依達拉奉干預作用[D];華北理工大學;2015年
4 栗瑞雪;間歇低氧大鼠骨骼肌細胞PTP1B及PI3K表達在胰島素抵抗中的作用[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5 王洪;慢性間歇低氧對大鼠糖代謝及肝臟TRB3、P-AKT表達的影響[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6 湯瑋娜;大鼠骨骼肌細胞GLUT4、Akt2在間歇低氧導致胰島素抵抗中的作用[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7 王斌;慢性間歇低氧對牙周炎大鼠血清及牙齦組織中IL-18、HIF-1α的影響[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8 白洋;TLR-4參與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導致的慢性間歇低氧的實驗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9 白曉純;COX-1途徑在慢性間歇低氧誘導的動脈粥樣硬化中作用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6年
10 李萌萌;間歇低氧狀態(tài)下HIF-1α介導海馬神經(jīng)自噬激活的機制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8014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1801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