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與正常體重成年人靜息能耗預測方程可行性研究
本文選題:靜息能耗 + 預測方程 ; 參考:《武漢體育學院》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研究目的:眾所周知,肥胖是由于機體攝入的總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而在機體日?偰芰肯闹,靜息能量消耗(REE)所占比例最大,約為60%-70%。準確的預測肥胖個體的靜息能量消耗有利于掌握總能量消耗,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國際上測量靜息能耗的“金標準”為間接測熱法,但普及度最高的方法為預測方程預估法。有研究表明:在飲食和身體活動強度一致的前提下,曾經(jīng)肥胖經(jīng)減肥達到正常體重者的代謝率比體重一貫正常者組低15%,即前者比后者體重將每年增加14kg。而國際上對經(jīng)減肥后體重正常人群的靜息能耗研究較少。而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體重一貫正常人群與肥胖經(jīng)減肥達到正常體重人群的代謝率變化,并未建立適用于肥胖經(jīng)減肥達到正常體重人群的靜息能耗預測方程。本文旨在研究①運動對肥胖人群靜息能耗的影響;②驗證已有的REE預測方程是否適用于肥胖人群、體重一貫正常人群、經(jīng)減肥后體重正常人群;③建立適用于我國成年肥胖者的靜息能耗預測方程。研究方法:本文隨機選取18-30歲的健康成年和肥胖人群共53名,其中男性31名,女性22名。受試者均身體健康,無其他代謝類型疾病。根據(jù)干預前受試者的體成分測量結果,結合問卷調(diào)查表,將體重一貫正常,沒有肥胖歷史的受試者分為對照組,體重始終處于肥胖的受試者分為肥胖組,減肥后體重達到正常的受試者分為體重一貫正常組。受試者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健身干預(以力量、耐力為主),在干預前后分別測試受試者的靜息能量消耗,用便攜式代謝測試系統(tǒng)(德國METAMAX CORTEX公司產(chǎn)品Portable Metabolic Testsystem)檢測受試者的靜息能量消耗,測試并記錄30min的數(shù)據(jù),檢測數(shù)據(jù)每10s記錄1次,基本選取第24-30min的平穩(wěn)數(shù)據(jù),計算出均值。研究結果:1.經(jīng)過三個月的運動干預,實驗組的最大每分通氣量(VE'max)、單位體重的靜息能耗(EE/kg)、單位體表面積的靜息能耗(EE/BSA)、基礎代謝率(gTSU)在統(tǒng)計學上,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W指標在統(tǒng)計學上,具有非常顯著的差異(P≤0.01)。2.①對比肥胖組女性的實測值(mREE)與預測值(pREE),可知只有LazzerFFM、HuangFFM、Johnstone FFM預測方程,在統(tǒng)計學上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而對比肥胖組男性的 pREE 與 mREE,可知 HB、FAO/WHO/UNU、Schofield、Schofield-HW、Korth,FFM、Huang FFM、Johnstone FFM預測方程,均與間接測熱法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②肥胖人群男、女性靜息能耗預測方程預測值與實測值的差值均在一致性界限內(nèi)(100%)。所有預測方程預測值與實測值差值的絕對值最小為437.77kcal/d,均超出了臨床可接受的范圍。3.對比減肥后正常體重女性人群的pREE與mREE,可知以非脂肪含量(FFM)為自變量的Huang、Johnstone預測方程,在統(tǒng)計學上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本文所涉及的所有靜息能耗預測方程預測值與實測值的差值均在一致性界限內(nèi)(100%)。在一致性界限內(nèi),以上兩種方程的預測值與實測值差值的絕對值最大分別為129.87、120.48kcal/d,這種差異在臨床上可以接受。4.通過逐步回歸分析建立適用于我國肥胖人群、體重一貫正常人群、經(jīng)減肥后體重正常人群的三種方程。其中方程2建立人群為肥胖人群,主要變量為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非脂肪含量(FFM),相關系數(shù)的平方為0.574,在三個公式中擬合度最高,pREE與mREE差值的均數(shù)最接近0。一致性界限內(nèi),pREE與mREE差值的絕對值最大為25.6kcal/d,這種差異在臨床上可以接受。結論:1.運動能夠有效增加我國18-30歲肥胖成年人的靜息能耗。2.與以身高、體重、年齡為自變量的靜息能耗預測方程相比,以FFM、FM為自變量的靜息能耗預測方程的準確性最高,適用于預測我國18-30歲我國體重一貫正常人群、經(jīng)減肥后體重正常女性人群的靜息能耗。3.以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非脂肪含量為自變量的新的靜息能耗預測方程的準確性最高。
[Abstract]: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xercise on rest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obese people . Conclusion : 1 . The absolute valu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edicted value and the actual measured value is 129.87 and 120.48kcal / d .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體育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G804.4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十大抗癌法寶[J];老年教育(長者家園);2010年08期
2 朱菊美;;肥胖兒的管理[J];幼兒教育;1999年11期
3 耿健;;營養(yǎng)偏盛是產(chǎn)生文明病的禍首[J];健身科學;2001年01期
4 蘭景軒;;身體消瘦如何調(diào)養(yǎng)[J];金秋;2002年11期
5 劉立清;浦陽;;肥胖與正常體重大學生體力活動量與鍛煉習慣的調(diào)查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6 如夫;;人的正常體重的計算方法[J];初中生數(shù)學學習;1997年Z1期
7 陳繼彬;車宜平;陳慧;劉磊;;北京市717名小學生體重狀況調(diào)查分析[J];中國自然醫(yī)學雜志;2007年02期
8 鄒志春;陳佩杰;莊潔;;上海城區(qū)7~17歲正常、超重和肥胖學生20米往返跑成績比較[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2年04期
9 ;我也想減肥[J];青少年科學探索;2005年10期
10 長路;FREEBARD;;減肥記[J];小學生(多元智能版);200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張曉娜;孫宇;侯新國;董曉琳;付春麗;李文娟;李振作;曹麗君;許聿新;范琳琳;王云霞;矯磊;尹小芳;陳麗;;山東地區(qū)“正常體重代謝性肥胖”患病率及危險因素調(diào)查[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內(nèi)分泌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2 宋文豐;鐘曉妮;羅蓉;王永宏;李永強;田考聰;;使用腰圍身高比檢測重慶市成年人正常體重中心肥胖和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A];重慶市預防醫(yī)學會2010年論文集[C];2011年
3 李永儒;丁曉貝;左浩江;張薇薇;楊蕊佳;黃瑋;裴曉方;;肥胖與正常體重人群腸道菌群和UCP2基因多態(tài)性差異研究及其相互關系初探[A];膳食營養(yǎng)、身體活動與健康——達能營養(yǎng)中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王正珍;趙慧娟;;肥胖少年與同齡正常體重少年心肺功能的比較研究[A];中國科協(xié)2005年學術年會體育科學分會場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5 李強;侯英;張巾超;孫予倩;劉風晨;譚寧;;增齡對瘦素分泌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次全國內(nèi)分泌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6 嚴衛(wèi)麗;嚴愷;張羿;程毅;施鵬;陳少科;趙倩;曹芳;;中國7-17歲正常體重兒童青少年分年齡、身高的血壓參考值研究[A];2012年江浙滬兒科學術年會暨浙江省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學術年會、兒內(nèi)科疾病診治新進展國家級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2年
7 嚴衛(wèi)麗;嚴愷;張羿;程毅;施鵬;陳少科;趙倩;曹芳;;中國7-17歲正常體重兒童青少年分年齡、身高的血壓參考值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七次全國兒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上冊)[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編譯 傳說;BMI超重者活得更長[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9年
2 王敬霞;莫讓你的寶寶變成“小胖墩”[N];保健時報;2003年
3 新華;警惕:中年超重少活3年[N];人民政協(xié)報;2003年
4 張琴;常吃零食 影響智力[N];大眾衛(wèi)生報;2001年
5 湘雅二醫(yī)院 葉云;減肥就是增健康[N];大眾衛(wèi)生報;2001年
6 烏曉瓊;胖人須走出減肥誤區(qū)[N];江蘇科技報;2000年
7 張健橫渡游泳隊執(zhí)行總教練 曹佐仲;人體健康的評定[N];大眾科技報;2002年
8 本報記者 范宏博;腫瘤“鐘情”肥胖者[N];保健時報;2012年
9 吳繼武;循環(huán)推拿術的肥胖理論[N];中國婦女報;2000年
10 副主任醫(yī)師 魏開敏;家有胖墩兒當警惕[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常麗麗;肥胖者近端胃功能、胃電活動、自主神經(jīng)及胃腸激素的變化[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仲星星;OSAHS患者血漿網(wǎng)膜素、鳶尾素水平的變化及意義[D];東南大學;2015年
2 陜旦旦;肥胖與正常體重成年人靜息能耗預測方程可行性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7年
3 朱斐;中國正常體重人群脂肪及其分布與代謝異常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4 張曉娜;山東地區(qū)“正常體重代謝性肥胖”患病特點及危險因素分析[D];山東大學;2011年
5 李亞峰;同種單藥治療高血壓正常體重、超重、肥胖人群間療效對比——體重指數(shù)相關的降壓療效差異[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6 李愛琴;正常與肥胖患者脂肪細胞形態(tài)結構與功能的比較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1年
7 安佳俐;12歲、13歲兒童步行與慢跑的能量消耗比較[D];上海體育學院;2011年
8 王鵬舉;上海市高校肥胖學生健康問題及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蘇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患者體重指數(shù)與肺功能的相關性[D];皖南醫(yī)學院;2013年
10 石瑩瑩;400例2型糖尿病臨床分析[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7763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1776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