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體系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 吉林省 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 培訓體系 出處:《吉林體育學院》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社會體育活動的開展對于提升居民生活質量起到關鍵性的作用,而社會體育活動的組織者與指導者在此中發(fā)揮著關鍵的核心作用,因此,培養(yǎng)高水平、高素質的社會體育指導員也成為了當前體育工作的一個要點。吉林省雖然經濟發(fā)展相對較慢,開展培養(yǎng)社會體育指導員工作起步也相對較晚,但開展的這幾年中,培養(yǎng)出了數萬名社會體育指導工作者,這些指導工作者存在于社會的各個階層之中,在組織和推動社會體育發(fā)展方面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作為培訓最高層次的培訓群體,他們在社會體育工作中起到良好的榜樣作用,所以如何培養(yǎng)高素質的國家社會體育指導員,與良好的培訓體系有著直接的關系。本文旨在研究吉林省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體系,通過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數理統(tǒng)計法對吉林省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體系現狀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如下:(1)吉林省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養(yǎng)數量平穩(wěn)增加,但仍不能滿足社會實際需求,社會需要更多經驗豐富,社會責任心強的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整體年齡偏高,雖然多年的工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同時也暴露出其缺少工作活力的缺點;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學歷層次偏低,有待在選拔過程中進一步優(yōu)化。(2)吉林省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在培訓中仍存在著多方面問題,主要體現在:培訓內容局限性大、缺乏針對性,實踐課程安排比例不合理,缺乏可操作性、學員背景差別較大,培訓內容欠缺地方特色等方面的問題。(3)對于吉林省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體系情況的調查分別從選拔體系、課程體系、課程內容情況、師資匹配情況、教材體系以及培訓的評價體系幾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分析當前吉林省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深入剖析吉林省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體系情況之后,提出完善吉林省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體系的對策,分別為:第一,調整培訓目標,培訓目標應切合實際,符合實情;第二,優(yōu)化培訓內容,應根據實際需求情況設置培訓內容,同時應結合當地特色,科學系統(tǒng)規(guī)劃培訓內容;第三,完善培訓結構,合理安排理論與實踐課程的占比;第四,轉變培訓方式,增加課堂中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增加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內容的介紹;第五,強化師資,選拔優(yōu)秀師資人才,加大培養(yǎng)經費的投入。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ports activities plays a key ro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residents, and the organizers and directors of social sports activities play a key role in this process. High-quality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have also become a key point in the current sports work. Althoug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ilin Province is relatively slow, the work of developing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has started relatively late, but in the past few years, Has produced tens of thousands of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who exist at all levels of society. It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organizing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ports. As the highest level training group, nationa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play a good role in social sports work. Therefore, how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nationa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has a 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a good training system.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training system of nationa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in Jilin Provinc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raining system of the nationa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in Jilin Province has been studied by the methods of expert interview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number of nationa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in Jilin Province has steadily increased. But it still can not meet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society, the society needs more experienced, strong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nationa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the overall age of nationa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although many years of work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exposed its lack of work vitality; the educational level of nationa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is on the low side, and needs to be further optimized in the selection process)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training of nationa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in Jilin Province. Mainly reflected in: training content limitations, lack of pertinence, unreasonable practical curriculum arrangement, lack of maneuverability, students background differences,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training system of the national leve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in Jilin Province includes the selection system, the curriculum system, the curriculum content, the matching of teachers, etc.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eaching material system 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raining,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training system of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in Jilin Province. After deeply analyzing the situation of the nationa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 training system in Jilin Provinc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perfect the national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 training system in Jilin Province.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first, adjust the training target,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should be realistic and realistic; second, the training content should be optimized, and the training content should be se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ining content should be scientifically and systematically planned in the light of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ird, the training structure should be improved.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the proportion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urses; 4th, changing the training mode, increasing the interactive links in the classroom, increasing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practice and theory; 5th, strengthening teachers, selecting excellent teachers, Increase investment in training funds.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體育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G81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霍紅,孫淑惠;關于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工作的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2 李堅,柳川;建立社會體育指導員制度基本框架的思考[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3 黃勝,林紅;中、日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及資格認定制度的比較研究[J];體育學刊;2000年05期
4 依惠琴;努力搞好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工作[J];體育函授通訊;2000年03期
5 樊西寧;21世紀初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的幾點構想[J];咸陽師范?茖W校學報;2000年03期
6 朱寒笑,余健;浙江省社會體育指導員調查與分析[J];浙江體育科學;2000年06期
7 “社會體育指導員職業(yè)資格證書制度”研制工作組;“社會體育指導員職業(yè)資格證書制度”政策法規(guī)體系的研究與建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8 肖謀文;廣州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現狀與發(fā)展[J];體育學刊;2001年06期
9 張學綱,楊琬;對北京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現狀及對策的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10 陳然;對廣西社會體育指導員基本現狀的調查分析[J];體育科技;200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耿丹;許全成;;面向2010年的番禺區(qū)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體制的改革與發(fā)展研究[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2 劉芳;馬鴻韜;;試探影響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指導效果的原因及解決對策[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3 李光;;老齡化背景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yǎng)[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4 李小龍;;淺析社會體育指導員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5 呂旭濤;;河南省職業(yè)社會體育指導員開發(fā)與管理研究[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6 李相如;;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發(fā)展歷程與未來走向[A];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徐煥新;;我國公益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分級分類與指導模式研究[A];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羅立新;;湖南公益社會體育指導員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A];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9 劉志紅;王淑英;孔寧寧;;關于河北省公益性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模式的研究[A];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張利鋒;孫晉芳;;建設公益性社會體育指導員制度問題的法律分析[A];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旭光;社會體育指導員何時走近你我他[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2 平萍;社會體育指導員在上海[N];中國體育報;2001年
3 本報記者 曹_g;社會體育指導員面臨三大選擇[N];中國體育報;2004年
4 本報記者 曲曉陽;社會體育指導員期待規(guī)范發(fā)展[N];中國體育報;2005年
5 張立中;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不斷壯大[N];中國體育報;2007年
6 劉雨時;社會體育指導員在河北培訓[N];中國體育報;2008年
7 見習記者 王韶韻邋通訊員 王琴芬;南湖區(qū)成立全市首個社會體育指導員協(xié)會[N];嘉興日報;2008年
8 記者 劉臻 通訊員 程俊渤;我市二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全面展開[N];德州日報;2008年
9 王燕;甘肅舉辦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N];中國體育報;2008年
10 記者 劉瀧;我市加大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力度[N];赤峰日報;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仝云;社會體育指導員激勵機制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2 張潤紅;呂梁市社會體育指導員職業(yè)素質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8年
3 王煒;長沙市健美操社會體育指導員職業(yè)能力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4 彭輝;鄭州市城區(qū)社會體育指導員現狀調查與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09年
5 曾超凡;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yǎng)現狀及其市場需求的調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耿廷芹;山東省城市社會體育指導員現狀與對策分析[D];山東大學;2010年
7 靳娟;公益性社會體育指導員價值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石祥;上海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專業(yè)能力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09年
9 隋志宇;遼寧省公益性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現狀與對策的研究[D];沈陽體育學院;2010年
10 李光;老齡化背景下社會體育指導員培養(yǎng)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5456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1545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