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與精神雙重構(gòu)建下的民俗體育村落治理——以江西寧都“中村儺戲”為例
本文關(guān)鍵詞: 身體 精神 雙重構(gòu)建 民俗體育 村落治理 民族傳統(tǒng)體育 出處:《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7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對江西客家地區(qū)寧都"中村儺戲"的實地調(diào)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儀式性客家民俗體育在當代農(nóng)村村治中有著重要價值。"中村儺戲"對村民意識形態(tài)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并通過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構(gòu)建的方式對鄉(xiāng)土社會關(guān)系形成聯(lián)結(jié)。由此,認為民俗體育的村落治理功能的輸出機制包含身體構(gòu)建與精神構(gòu)建兩個部分,其中,精神構(gòu)建是村落社會價值核心,身體構(gòu)建可促進核心價值觀形成。因而儀式性的客家民俗體育將成為村落治理的有效工具。
[Abstract]: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Ningdu "Zhongcun Nuo Opera" in Jiangxi Province shows that ritual Hakka folk sports have important value in the contemporary rural village governance. "Zhongcun Nuo Opera"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villagers' ideolog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output mechanism of the village governance function of folk sports includes two parts: body construction and spiritual construction. Spiritual construction is the core of village social value and body construction can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core values. Therefore ritual Hakka folk sports will become an effective tool for village governance.
【作者單位】: 贛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贛南師范大學客家研究中心;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5BTY024) 贛南師范大學“客家文化傳承與發(fā)展”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經(jīng)費資助(14GKJ01) 江西省社會科學“十三五”(2016年)規(guī)劃項目(16TY12)
【分類號】:G812.47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王敬浩;周愛光;;民俗體育對身體和諧的建構(gòu)——談民俗體育的發(fā)展邏輯及其現(xiàn)代道路[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10期
2 閆旭蕾;;論身體的德性及其教育[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7年04期
3 張鳴;義和團儀式的文化象征與政治隱喻[J];開放時代;2000年09期
4 曲六乙;;中國各民族儺戲的分類、特征及其“活化石”價值[J];戲劇藝術(shù);1987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廖上蘭;吳玉華;;身體與精神雙重構(gòu)建下的民俗體育村落治理——以江西寧都“中村儺戲”為例[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7年02期
2 李海燕;劉松;李傳奇;;高校體育課程建設(shè)中民俗體育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2期
3 李洋;戴國斌;王曉晨;張君賢;;倫理教化與暴力規(guī)制:泰拳賽前儀式的文化隱喻與價值審視[J];體育與科學;2016年03期
4 李虹;;湘西儺戲音樂發(fā)展史考略[J];藝海;2016年01期
5 朱文哲;;庚子前后的“南北”意識與時局變化[J];唐都學刊;2015年05期
6 向軍;郭惠杰;劉小明;方千華;;中國民俗體育研究進展述評(1997—2014)[J];體育科學研究;2015年04期
7 溫嬌;;內(nèi)蒙古民俗體育的傳播與推廣[J];體育文化導刊;2015年02期
8 任偉;;儺的泛化:“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儺文化理論探討之二[J];學術(shù)界;2015年02期
9 王國凡;郭迎春;許玉正;;徽州民俗體育興盛的緣由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4年09期
10 閆旭蕾;;“身體-主體教育”之探[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4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官鐘威;李紅梅;;論民俗體育文化[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6年01期
2 逯克勝;對我省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特點分析[J];青海師專學報.教育科學;2005年S3期
3 李志清;虞重干;;當代鄉(xiāng)土生活中的搶花炮——桂北侗族地區(qū)搶花炮變化特征的實地研究[J];體育科學;2005年12期
4 涂傳飛;余萬予;鈔群英;;對民俗體育特征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年11期
5 司馬容;體育游戲:人類生存的辨證法(續(xù))——現(xiàn)代哲學家對體育本體的多維反思[J];體育與科學;1994年06期
6 張辰;中國古典悲劇探源[J];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俊奇;;關(guān)于民俗體育的概念與研究存在的問題——兼論建立民俗體育學科的必要性[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2 汪蓉;;我國民俗體育的特征及其傳承研究[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8年03期
3 李紅梅;鄭國榮;方千華;;論民俗體育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4 郎勇春;李剛;李偉艷;;對城鎮(zhèn)化進程中我國民俗體育演進的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5 張國棟;劉堅;李運;康瑤;陳斌;鄭國華;;我國民俗體育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6 邱少茹;;閩臺民俗體育芻議[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7 柯玲;邵榮;;中國民俗體育學探略[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年06期
8 桑全喜;;我國民俗體育的生存與發(fā)展對策[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9 王敬浩;周愛光;;民俗體育對身體和諧的建構(gòu)——談民俗體育的發(fā)展邏輯及其現(xiàn)代道路[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10期
10 朱波涌;蒙祖兵;;淺談傳統(tǒng)民俗體育資源的市場開發(fā)[J];商場現(xiàn)代化;2008年3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7條
1 張國棟;;我國民俗體育發(fā)展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研究[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杜學工;;民俗體育與婦女體育文化自覺[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3)[C];2011年
3 王若光;;天人合一:中國民俗體育之精意[A];第四屆中國體育博士高層論壇論文摘要集[C];2012年
4 李遠;;我國民俗體育發(fā)展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A];第十七屆全國高校田徑科研論文報告會論文專輯[C];2007年
5 于海娟;;從風箏節(jié)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俗體育的現(xiàn)代流變——以濰坊為例[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6 王鐵新;;民俗體育文化特性詮釋[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C];2011年
7 樊永強;;試論民俗體育發(fā)展對農(nóng)村居民全民健身推動作用——以陜西省長武縣民俗體育個案為例[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記者 劉景輝;研討媽祖民俗體育項目[N];湄洲日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李思宇;民俗體育如何與產(chǎn)業(yè)聯(lián)姻?[N];延邊日報(漢);2011年
3 本報記者 李磊;北京胡同游要添民俗體育[N];中國體育報;2002年
4 本報見習記者 林文君;民俗體育旅游的市場涅i彌穂N];貴州民族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盧葦;民俗體育扮靚京城百姓生活[N];中國體育報;2014年
6 孫晉海;對民俗體育的價值性思考[N];工人日報;2014年
7 張英敏;精彩上演[N];中國體育報;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嚴若藝;民俗體育在城市中的演進與發(fā)展趨勢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2 肖艷光;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民俗體育[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3 于叢叢;沈陽市區(qū)民俗體育項目的分類及推廣價值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4 蔣作文;湘西民俗體育淵源、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鐵新;晉南地區(qū)民俗體育生存與發(fā)展的社會與文化學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何斌;中葡民俗體育比較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7 曾阿紅;閩臺客家民俗體育融合與發(fā)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8 程超民;社會變遷視域下我國農(nóng)村民俗體育的發(fā)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9 張淼;江蘇省民俗體育發(fā)展現(xiàn)狀、問題和態(tài)勢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10 劉楊洋;“鄂西圈”民俗體育的傳承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D];長江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5340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1534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