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zhèn)化進程中南通市公共體育服務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建議
本文關鍵詞: 新型城鎮(zhèn)化 公共體育服務 現(xiàn)狀 建議 出處:《蘇州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南通正處于新型城鎮(zhèn)化的飛速發(fā)展階段,作為首批國家新型城鎮(zhèn)化綜合試點城市之一,如何建立與之配套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緩解在此階段廣大人民群眾對公共體育服務需求的不斷增加與政府基本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是政府工作的重點之一。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和邏輯分析法,對新型城鎮(zhèn)化進程中南通市公共體育服務的發(fā)展現(xiàn)狀進行調研。研究結果表明:南通的配套法規(guī)缺乏統(tǒng)籌規(guī)劃,立法無法滿足形勢需要;政府大量投入助推公共體育服務發(fā)展,經(jīng)費來源不夠多元;設施場地基本達標,未能兼顧特殊群體,各級學校場地開放程度不夠;體育賽事健身活動豐富新穎,居民了解與參與的積極性不高;體育組織結構完善,管理服務宣傳不到位;社會體育指導員稍欠缺,居民理解及需求程度不高;體育健身宣傳基本到位,覆蓋程度不如人意;體質監(jiān)測工作推進制度化,監(jiān)測服務未能惠及多數(shù)居民;評估指標不科學,反饋機制不通暢。根據(jù)目前的現(xiàn)狀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因地制宜,統(tǒng)籌規(guī)劃配套政策法規(guī);拓寬渠道,多管齊下確保體育經(jīng)費投入;優(yōu)化配置,千方百計提高設施利用率;依托賽事,繼續(xù)加強體育活動的開展;廣納人才,高效科學運轉體育社團;加大力度,配足配齊社會體育指導員;宣傳創(chuàng)新,多平臺營造健身氛圍;落到實處,監(jiān)測和檔案兩手同時抓;科學體系,建立并暢通反饋機制。
[Abstract]:Nantong is in a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as one of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new urbanization integrated pilot city, how to establish the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and supporting, eas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limited service of public sports demand at this stage of the masses and the government continue to increase basic public sports service supply is one of the focuses of the government the work in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s, questionnaire survey,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 in Nantong 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pport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Nantong lack of overall planning, legislation cannot meet the need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to boost the situation; public sports service development, funding is not multiple facilities; basic standards, faile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special groups, schools at all levels to open the site Put enough; sports fitness activities rich novel, residents understanding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is not high; perfecting the sports organization structure, management services, publicity is not in place;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slightly lacking, residents do not understand and high degree of demand; sports publicity basically put in place, covering degree of unsatisfactory; physical fitness monitoring system to promote work. The monitoring service failed to benefit the majority of residents; the evaluation index is not scientific, the feedback mechanism is not clear.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ut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overall planning and related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broaden the channels, to ensure multi pronged Sports funding; optimal allocation, to increase the utilization of facilities; relying on the event,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sports activities carried out recruit talent, efficient operation of science; Sports Association; intensify, with foot installed for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promote innovation, multi platform to create fitness atmosphere; In fact, both the monitoring and archival hands should be held at the same time; the scientific system is established and the feedback mechanism is unimpeded.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812.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萍美;許玲;;我國公共體育服務市場化分析及路徑選擇[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2 肖林鵬;;論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的基本問題[J];體育文化導刊;2008年01期
3 郇昌店;肖林鵬;;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初探[J];體育文化導刊;2008年02期
4 李艷;;農村公共體育服務存在的問題與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年10期
5 尹維增;張德利;;對構建和諧社會環(huán)境下公共體育服務的基本責任研究[J];體育與科學;2009年01期
6 郇昌店;肖林鵬;楊曉晨;;我國公共體育服務研究框架探討[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7 陳靜霜;;我國公共體育服務模式選擇與供給主體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8 高建磊;;我國公共體育服務產品的供給體制創(chuàng)新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9年08期
9 董傳升;;論我國公共體育發(fā)展道路選擇的基本問題[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10 錢偉良;;農村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研究[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惠平;唐宏貴;翟智拓;門小飛;;對和諧社會我國公共體育服務社會化改革的再思考[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2 肖林鵬;郝海亭;;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困境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3 胡萍;;政府的公共體育服務職能研究-以黑龍江省為例[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3)[C];2011年
4 范宏偉;;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供給問題解讀[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C];2011年
5 杜志娟;;多中心理論視角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模式的研究[A];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郭新艷;;公共體育服務管理體制變革的演化模型及應用[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C];2011年
7 喬霞;蔡有志;;新公共服務理論視角下強化政府公共體育服務職能的研究[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C];2011年
8 盧文云;;公共體育服務供給體系建設的國際經(jīng)驗研究——以英國為例[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4)[C];2011年
9 于善旭;;論《全民健身條例》對公共體育服務的制度推進[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10 李顯國;劉超;趙一平;李國;邵威;;城鄉(xiāng)體育公共服務一體化發(fā)展的保障體系研究[A];第九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3)[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兼職記者 吳兵成;江蘇公共體育服務日趨多元[N];中國體育報;2013年
2 李嫻 姜萍;全省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會在我市召開[N];鎮(zhèn)江日報;2013年
3 記者 張云;我市全面加強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N];宿遷日報;2013年
4 記者 呂士瑋;提高公共體育服務水平 加快建設“健康山西”步伐[N];山西政協(xié)報;2014年
5 記者 鐘勇;建設公共體育服務體系 推進全民健身[N];常德日報;2011年
6 市體育局局長 郭健平;以提供優(yōu)質公共體育服務為第一使命[N];運城日報;2011年
7 見習記者 趙焱;完善公共體育服務 實現(xiàn)體育強市[N];蘇州日報;2012年
8 本報記者 劉敏;鎮(zhèn)江繼續(xù)加強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建設[N];中國體育報;2013年
9 蘇報記者 趙焱;公共體育服務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N];蘇州日報;2013年
10 記者 卓娜;加快公共體育服務設施恢復重建進度[N];阿壩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范宏偉;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0年
2 王莉麗;老齡化背景下我國城市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的反思與優(yōu)化[D];武漢體育學院;2015年
3 湯際瀾;我國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4 魏來;中國公共體育服務產品供給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郇昌店;我國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市場化運作方式研究[D];天津體育學院;2008年
2 于宇;杭州市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3 王麗;我國地方公共體育服務模式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4 高楊;我國公共體育服務制度供給研究[D];天津體育學院;2014年
5 于美至;陜西省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3年
6 于鵬飛;我國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4年
7 史小強;美國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4年
8 馬挺;陜西省農村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現(xiàn)狀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4年
9 李躍龍;傳媒因素對公共體育服務影響的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4年
10 樊莉;四川省成都市公共體育服務的構建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3年
,本文編號:14995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ylw/1499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