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育:問題、對策、取向
【作者單位】: 韶關學院教育系
【分類號】:G72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彭靜;著力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國外應用語言學者論外語教師的發(fā)展及其啟示[J];中國教育學刊;2004年04期
2 潘涌;創(chuàng)造語文課堂的新本質[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3 李海英;交往互動的課堂[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2年05期
4 潘涌;論語文新課堂[J];學科教育;2004年08期
5 馬勇;劉勁飛;;論我國成人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J];中國成人教育;2006年02期
6 陳玲;從壓迫走向對話——弗萊雷師生關系觀及其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啟示[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年05期
7 常永才,哈經雄;貧困鄉(xiāng)村社區(qū)革新定位的掃盲教育:P .弗萊雷人類學模式[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8 陳勝;青年生活質量與主客觀社會分層研究[J];青年探索;2005年04期
9 陳薈芳;;“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馬克思“人是人的最高本質”的基本觀點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求實;2007年04期
10 張想明;;主體性德育對灌輸的拒斥與訴求[J];當代教育科學;2006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嚴仲連;在現代與傳統(tǒng)之間[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陳翠榮;反思與建構[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3 劉合榮;事實與價值[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4 歐陽文;大學課程的建構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5 潘建紅;現代科技發(fā)展與道德教育重建[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6 周建平;追尋教學道德[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7 李福華;高等學校學生主體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葉信治;提高大學課程實踐自覺性的哲學探討[D];廈門大學;2003年
9 彭虹斌;課程組織研究——從內容到經驗的轉化[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10 侯晶晶;內爾·諾丁斯關懷教育理論述評與啟示[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世兵;高中思想政治課生活化教學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7年
2 熊林;對話式作文教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3 管月飛;論生態(tài)課堂及其構建[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4 邢琴琴;新課程背景下反思性教學問題探析[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5 彭博;建構主義理論在音樂新課程教學中的價值與策略[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6 陸彩霞;論教學民主及其實現的條件[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7 胡雁;從客觀到建構:高校課堂教學范式及其變革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8 裴利萍;論市場經濟對我國義務教育公共性的侵蝕及其救治策略[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9 徐媛媛;教學中游戲精神下的學生自主性話語權探討[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10 宗付業(yè);新課程背景下政治教師角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顯中;孫中山先生人口思想試析[J];人口學刊;1982年02期
2 常遒榮;;《建國方略》的思想光輝與歷史局限[J];社會科學輯刊;1988年04期
3 彭鵬;;孫中山文化觀的再思辨[J];開放時代;1988年05期
4 胡瓊,李宏林;學生宿舍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J];煤炭高等教育;1992年01期
5 丁言模;;瞿秋白與孫中山[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04期
6 益群;林美霞;;臺灣國民中學的環(huán)境教育[J];世界教育信息;1994年03期
7 肖萬源;孫中山學說與儒家思想[J];甘肅社會科學;1995年02期
8 胡德輝;當代的心理衛(wèi)生運動──論心理衛(wèi)生的性質、任務及實施等問題[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2期
9 朱小玲;孫中山國民心理建設思想初探[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1期
10 ;卷首語[J];社科縱橫;199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高信鄧;;燙傷基金會在醫(yī)療上的角色與任務[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屆全國燒傷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2 劉衛(wèi)業(yè);;校長的心理品質對教師群體心理的影響[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二——教苑擷英[C];2002年
3 孫玉賢;;新時期高素質人才心理建設——高級EMBA講座[A];現代化養(yǎng)豬企業(yè)經營管理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程玉琛;;老年人精神寄托是心理健康的關鍵[A];家庭、健康、和諧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陳獻書;;老年在家庭中的心理沖突與調適[A];家庭、健康、和諧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6 肖涵靜;;論孫中山《建國方略》的現實性特征[A];民革中央紀念孫中山誕辰14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黎琳;;“孫文學說”新解[A];民革中央紀念孫中山誕辰14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周生俊;;孫中山哲學的現實價值[A];民革中央紀念孫中山誕辰14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趙莉如;;中國抗日戰(zhàn)爭后期的心理學雜志[A];心理學動態(tài)(專集)——中國現代心理學的起源和發(fā)展[C];199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嚴定勛;華商與家族模式[N];中華工商時報;2000年
2 周濤;臺后備役動員現狀[N];中國國防報;2001年
3 孫奕濤;莫為銷售經驗所困[N];中國保險報;2003年
4 侯且岸;中國史學與文化研究的若干反思 (之二)[N];學習時報;2003年
5 朽木;馬加爵“八卦版”之類[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4年
6 張旭;求真務實 量身定做[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7 李秉_g;給連鎖藥店信息化支招[N];醫(yī)藥經濟報;2004年
8 崔自三;營銷員的心理建設[N];北方經濟時報;2005年
9 侯且岸;深刻認識當的思想理論建設的內涵[N];學習時報;2005年
10 靳童 鄭偉雄;重建玉華寺 功德無限量[N];證券日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趙麗華;孫中山的政治倫理思想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3年
2 郭良婧;孫中山心性文明思想研究[D];揚州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5470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sjy/2547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