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少數(shù)民族學生文化適應研究
[Abstract]:At present, as more and more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enter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biggest problem facing them is the adapt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which will affect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thnic regions. National unity, campus stability. Therefore, 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cess and mode of Chinese cultural adapt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should be fully analyzed, and the strategies to accelerate the cultural adaptation of minority students should be put forward.
【作者單位】: 重慶三峽學院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
【分類號】:G75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黃彩文;于愛華;;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的文化適應與民族認同——以云南民族大學為例[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7期
2 魏海東;;論西部漢區(qū)高校少數(shù)民族學生入學心理調(diào)適[J];高教論壇;2010年05期
3 王亞鵬,李慧;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適應及其研究[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托婭;武永;;二語學習投入與文化適應策略的相關研究[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2 焦連志;;論農(nóng)民城市化進程中的文化適應[J];長白學刊;2009年04期
3 黃彩文;于愛華;;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的文化適應與民族認同——以云南民族大學為例[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7期
4 許傳靜;;武陵土家族地區(qū)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以利川市鐘鼓村為個案[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5 魏海東;;論西部漢區(qū)高校少數(shù)民族學生入學心理調(diào)適[J];高教論壇;2010年05期
6 余會成;譚學才;韓燕燕;;探究與互動式相融合的教學模式在儀器分析教學中的運用[J];高教論壇;2011年03期
7 李志農(nóng);李紅春;李欣;;藏彝走廊“藏回”文化特征探析——以迪慶“藏回”為例[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8 楊甫旺;;異地扶貧搬遷與文化適應——以云南省永仁縣異地扶貧搬遷移民為例[J];貴州民族研究;2008年06期
9 羅曉蓉;;沖突與調(diào)適——非民族類高校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的樣態(tài)與管理[J];貴州民族研究;2010年06期
10 李勁松;朱虹;袁長林;;我國跨界民族義務教育與文化認同研究綜述[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馬建釗;陳曉毅;;珠三角城市外來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適應[A];文化多樣性與當代世界[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趙國宏;少數(shù)民族文化網(wǎng)絡傳承的教育人類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2 陶格斯;文化差異與民族學生學業(yè)質(zhì)量[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芮晟豪;傳播網(wǎng)絡分析:韓國留學生在上海的文化適應模式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4 楊軍紅;來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張勁梅;西南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的文化適應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6 楊萍;西北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文化適應中的幾個突出問題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曉波;民族山區(qū)礦產(chǎn)資源開發(fā)利用中生態(tài)與文化問題研究[D];湖北民族學院;2010年
2 張紅;少數(shù)民族人口在城市的適應與發(fā)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李健;城市流動少數(shù)民族文化適應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4 文慧;黔東南州苗族的民族認同現(xiàn)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李智;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現(xiàn)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6 李靦;融入的故事[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7 陳鵬;民族文化認同下的京族學校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陳婷;教育與文化認同及傳承[D];貴州大學;2009年
9 冼奕;田家河村在《印象·劉三姐》中的文化轉型[D];中南民族大學;2009年
10 羅淑珍;民族高校學生民俗承載狀況的調(diào)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亞鵬,李慧;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適應及其研究[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年01期
2 羅康隆;論文化適應[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3 白亮;;文化適應對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4 姚儉建;;文化與人的生存——適者生存的文化哲學視角[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2期
5 張慶林;史慧穎;范豐慧;張勁梅;;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民族認同內(nèi)隱維度的調(diào)查[J];西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6 王亞鵬;少數(shù)民族認同研究的現(xiàn)狀[J];心理科學進展;2002年01期
7 李曉斌;楊麗宏;龔卿;;云南特困民族傳統(tǒng)精神文化對文化傳承的影響[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8 劉寒雁;呂昭河;余游;;云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教育結構配置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9 李福軍;;云南少數(shù)民族雙語教育中的文化心態(tài)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10 曹能秀;王凌;;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學校教育和民族文化傳承[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王希恩;說民族認同[N];學習時報;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熊紹輝;對普通高校少數(shù)民族學生思想教育的探討[J];探索;2001年05期
2 趙慧莉,李美華;普通高校少數(shù)民族學生學習特點及規(guī)律研究[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3 王青耀,趙文福;淺析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特點及管理[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1997年03期
4 王勇泉;;呼吁——請切實保障少數(shù)民族的利益[J];中國民族;1993年12期
5 王占榮,楊一江;做好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6 立;;我國普通高校迅速發(fā)展[J];中華醫(yī)學教育雜志;1985年01期
7 于斌,熱西提,李新勤;提高理工科少數(shù)民族學生質(zhì)量的制約因素及分析[J];教書育人;2002年02期
8 冉曉東,孔宇芳;制約我國當前普通高校經(jīng)濟效益增長的原因分析[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9 鐘義山;對少數(shù)民族學生課堂教學的幾點體會[J];中國林業(yè)教育;1994年04期
10 張晨;關心少數(shù)民族學生 提高教學質(zhì)量[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懷宇;;少數(shù)民族學生在學校教育中的文化適應——基于教育人類學的認識[A];百川橫流: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6年
2 李紅霞;;普通高!瓣柟怏w育”長效機制實施研究——以新疆11所普通高校為例[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3 鮑曉玲;劉全福;黃春梅;;普通高校開發(fā)新疆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方法探析[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4 萬義;張?zhí)斐?;湘、黔、桂、滇少數(shù)民族學生身體形態(tài)發(fā)育狀況的動態(tài)分析[A];體質(zhì)研究與健康促進論文集[C];2006年
5 文萍;張雪怡;梁貞巧;單朋華;李靜;;社會轉型時期廣西毛南、仫佬、京族中學生價值觀探析[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王秋蘭;;肯定性行動計劃與美國少數(shù)民族高等教育[A];百川橫流: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6年
7 李珊珊;馬軍;宋逸;胡佩瑾;張兵;;1985年~2005年中國部分少數(shù)民族學生身體形態(tài)發(fā)育趨勢研究[A];轉型期的中國公共衛(wèi)生:機遇 挑戰(zhàn)與對策——中華預防醫(yī)學會第三屆學術年會暨中華預防醫(yī)學會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世界公共衛(wèi)生聯(lián)盟第一屆西太區(qū)公共衛(wèi)生大會、全球華人公共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徐文;吳鳴;;我國普通高校教育投入評析──基于“三維立體容積”分析法[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章國興;宋奇成;;普通高校經(jīng)濟類專業(yè)應當開設《資本論》課程[A];《資本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理論與實踐[C];2003年
10 胡春梅;;山西省普通高校財力資源利用效率的實證分析[A];2005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白偉 牛津;今年我省有25萬名普通高校畢業(yè)生需就業(yè)[N];太原日報;2009年
2 記者 李霞 實習生 廉亦涵;今年我區(qū)普通高校計劃招生155304人[N];內(nèi)蒙古日報(漢);2009年
3 記者 馬小麗;全區(qū)2009年普通高校計劃招生155304人[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9年
4 記者 楊晨光;約90%普通高校已落實承辦銀行[N];中國教育報;2005年
5 記者 高加平 通訊員 劉禪;5企業(yè)提供就業(yè)見習崗位189個[N];泰州日報;2008年
6 記者 管煒;明年我市普通高校招生報名工作又有新規(guī)[N];通遼日報;2008年
7 任松筠;我省普通高校體育專業(yè)招生辦法公布[N];新華日報;2009年
8 記者孫研;20家單位為未就業(yè)大學生提供見習崗位[N];撫順日報;2009年
9 通訊員 李紅寶 記者 朱萍;普通高校對口單招開考[N];連云港日報;2009年
10 記者 丁雷;“老爹”感動千名少數(shù)民族學生[N];大連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淑霞;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教育成本管理模式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年
2 李冬梅;論中國現(xiàn)代普通高校體育制度的變遷[D];北京體育大學;2006年
3 吳春霞;我國普通高校體育管理組織結構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4 唐仁春;我國普通高校本科生綜合素質(zhì)多重視角評價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5 林榮日;制度變遷中的權力博弈[D];復旦大學;2006年
6 王洋;對維漢語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李衛(wèi)英;民族學校教育中的隱性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8 鄭白玲;特與不特[D];西南大學;2008年
9 陳慧青;中國高校布局結構變革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10 張布和;建設和諧文化視角的少數(shù)民族教育質(zhì)量評價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丹;合作學習在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9年
2 劉揚;異步教學法在普通高;@球選項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孫曄;中國高等學校學分制改革研究[D];東北大學 ;2009年
4 鐵發(fā)憲;普通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分層分類評估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9年
5 林永超;上海市普通高校在讀碩士研究生體育消費行為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6 郭敏進;湖南省普通高校游泳課程開設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7 劉柳;重慶市普通高校產(chǎn)學研結合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8 黃強;山東省普通高校軟式排球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李悅悅;普通高校課余體育競賽發(fā)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10 姚春華;長春市普通高校開設瑜伽課程的可行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2550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sjy/2255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