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特殊教育論文 >

培智學校校本課程資源的信息管理

發(fā)布時間:2018-08-07 12:21
【摘要】:智力障礙兒童所表現(xiàn)出的個別差異,常常比正常兒童更為顯著,創(chuàng)造出針對個人特征展開的“個別化”教育模式,是決定特殊教育成敗的關鍵。為了真正實施“個別化”的特殊教育,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重在開展校內的教育行動研究,加強校本課程的規(guī)劃與開發(fā),努力實施系統(tǒng)的校本管理。利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實施課程資源動態(tài)的信息管理,通過教學信息資料的獲取和構成、整理和儲存、轉換與流通、運用與創(chuàng)新,使每個教學人員都是課程資源庫的使用者,也是課程資源庫的建設者,同時可以使學校成為“學習型”的學校。
[Abstract]: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 of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is often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of normal children. The key to decide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special education is to create a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model based on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truly implement "individualized" special education and get good teaching effect, it is important to carry out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in school, strengthen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nd make great efforts to implement systematic school-based management. By using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mplementing dynamic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through obtaining and composing, arranging and storing, transforming and circulating, applying and innovating of teaching information materials, every teaching staff is the user of curriculum resource database. It is also the constructor of the curriculum resource bank, and can make the school become a learning school at the same time.
【作者單位】: 廣州市越秀區(qū)啟智學校
【分類號】:G76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曾雄軍;美國校本管理運動探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2 潘顯民;關于網絡教學環(huán)境若干問題的思考[J];科技資訊;2005年26期

3 鄭明達;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課堂教學設計的反思[J];中小學電教;2005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連峰;陳小梅;;淺議信息化教學設計[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2 鄭臣喜;信息技術與國際貿易課程的整合研究[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3 張步林;信息技術與高等數學課程整合研究[J];成都紡織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4 唐遠洋;信息化教育與師資培養(yǎng)[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5 伍光明;對高等學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6 徐萬胥,劉向永;面向素質教育的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J];中國遠程教育;2002年06期

7 郭慶松;面對教育信息化的師資建設[J];電化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8 顧小清;促進IT與跨學科課程整合的主題學習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9 張倩葦,曾靜靜;珠江三角洲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情況調查與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10 沙景榮,周躍良;關于我國教育技術學學科建設的思考[J];電化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玉琦;信息教育課程設計原理:要因與取向[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2 彭虹斌;課程組織研究——從內容到經驗的轉化[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3 顧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葉麗新;信息技術與寫作教學整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郭莉;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討[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6 李君麗;發(fā)展性教學評價技術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張一春;高校教師ET能力發(fā)展模式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8 劉成新;整合與重構:技術與課程教學的互動解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9 孫衛(wèi)國;數字化聚合環(huán)境中的課堂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江新;基礎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學校知識資產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杰;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實證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2 沈書生;信息技術與中小學教育改革[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3 許曉安;基于Web的智能學習幫助系統(tǒng)ILAS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4 盛小清;協(xié)作學習環(huán)境下師范生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能力的培養(yǎng)[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5 梅龍寶;基于校園網絡視頻點播學習環(huán)境的設計與實現(xiàn)[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6 費建華;中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2年

7 胡曉玲;中小學信息技術課課堂教學的設計與實踐探索[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8 楊志珍;信息技術教育與中小學課程整合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2年

9 馬瑛;基于師范生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信息化教學設計[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10 王磊;教育信息化評估指標體系及其基本要素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璽勞;蔡東啟;黃敏;;聾校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理論與實踐探索[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1年08期

2 汪冀;;少數民族農村地區(qū)鄉(xiāng)土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4期

3 劉文雅;;特殊兒童家長成長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1年08期

4 王升云;李安輝;;加大投入力度 促進民族鄉(xiāng)(鎮(zhèn))教育均衡發(fā)展——基于湖北民族鄉(xiāng)(鎮(zhèn))教育發(fā)展的調查[J];民族大家庭;2011年04期

5 高艷魁;;解析信息化時代的成人高等教育課程改革[J];成人教育;2011年08期

6 李紅;;智障學生花卉課堂中生成性資源的處理與利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年25期

7 陳仁榮;;江蘇成人高等教育學習支持服務體系現(xiàn)狀的實證調查與分析[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8 賈國祥;楊玉敏;;電大在線“一站式”遠程教學平臺的研究[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9 劉秋收;;試論開放教育形式常態(tài)下教學組織的完善[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9期

10 朱斌;;中度智障學生自我服務教育的研究與實踐[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11年Z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張曉成;;開拓進取,,創(chuàng)辦具有農村特色的特殊教育學校[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殘疾人心理衛(wèi)生分會第七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2 許潔英;;堅持傾斜政策,切實促進教育公平[A];中國少數民族教育學會第一次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吳文江;徐濤;;職業(yè)學校開展職業(yè)資格證書制度的建議[A];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課題《職業(yè)技術學校實行職業(yè)資格證書制度的調查和研究》山東課題組結題報告[C];2005年

4 于影麗;;西北少數民族地區(qū)三級課程實施再思考——以新疆地區(qū)為例分析[A];中國少數民族教育學會第一次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滕志妍;;民族地區(qū)地方課程與多元文化課程的迷誤[A];中國少數民族教育學會第一次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6 張學強;;多元文化教育的實質與民族地區(qū)教師的文化品性[A];中國少數民族教育學會第一次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央民族大學教育學院 趙北揚;課程與文化:對民族學校校本課程的生存空間調查[N];中國民族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李盎;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教育關照[N];西部時報;2009年

3 記者 錢麗花邋實習生 單體旭;課程改革為北京民族小學提供新動力[N];中國民族報;2007年

4 李靦;應該傳授少數民族學生什么樣的知識?[N];中國民族報;2009年

5 歐群慧 首都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使人遠離家鄉(xiāng)的傣族鄉(xiāng)村學校教育[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6 錢麗花邋趙北楊 王廷軍;裕固族鄉(xiāng)土教育“更上層樓”[N];中國民族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楊明方;農技傳給數億人[N];人民日報;2005年

8 本報記者 牛銳;民族教育:愿望與現(xiàn)實之間的差距[N];中國民族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梁曉;特別的愛,獻給特別的你[N];平頂山日報;2006年

10 李萬玉(作者單位:天祝縣民族中學);少數民族學生道德建設初探[N];甘肅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馬正學;西北少數民族地區(qū)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娟;邊疆民族地區(qū)中學校本課程難以開發(fā)的原因探析[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2 李素梅;基于蒙古族兒童民間游戲的幼兒園游戲課程開發(fā)[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3 王延霞;西南民族地區(qū)校本課程的學業(yè)評價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4 阿呷熱哈莫;涼山彝族實施三語教學的可行性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5 金清苗;“裕固族鄉(xiāng)土教材”開發(f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8年

6 王琴;喀什地區(qū)少數民族學前雙語教育課程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8年

7 藍翠柳;少數民族地區(qū)校本課程規(guī)范化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8 曾碧鋒;云南文山多民族雜居地區(qū)跨文化教育課程資源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4年

9 周宏宇;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fā)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10 于影麗;多元文化背景中的公民教育課程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17001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sjy/217001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c93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