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特殊教育論文 >

少數(shù)民族學校教師角色意識初探——個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6-15 15:48

  本文選題:民族教育 + 角色地位。 參考:《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摘要】:本研究采用個案研究方法,根據(jù)對中國西部某些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甘肅和西藏)學校日常生活的觀察,以及對少數(shù)民族教師和社區(qū)成員的訪談,發(fā)現(xiàn)在現(xiàn)有的基礎條件下,少數(shù)民族教師將本地區(qū)學校教育發(fā)展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很大程度上歸結為物質條件的匱乏、社區(qū)成員、家庭對教育的不重視等原因。本研究認為在發(fā)展中國西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基礎教育中,少數(shù)民族教師對教師角色地位的理解和認同存在問題,這應引起教師教育的反思和重視。
[Abstract]: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of the daily life of schools in some minority areas in western China (Gansu and Tibet) and interviews with minority teachers and community members, this study found that, under the existing basic conditions, Minority teachers attribute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school education to a large extent to the lack of material conditions, the lack of community members and the lack of attention paid by families to education, and so on. This study holds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understanding and recognition of teachers'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in the western minority areas of China, which should arouse the reflection and attention of teachers' education.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
【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05037267)
【分類號】:G75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孟凡麗;我國民族教育課程研究:回顧與前瞻[J];貴州民族研究;2002年04期

2 梁玉華,龐麗娟;論教師角色意識:內涵、結構與價值的思考[J];教育科學;2005年04期

3 馬茜,肖亮中;文化中斷與少數(shù)民族教育——兼談對少數(shù)民族教育的理性態(tài)度[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4 羅燕;教育的新制度主義分析——一種教育社會學理論和實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5 熊和平;教師是誰——現(xiàn)代教育理念下教師身份的重構[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03期

6 哈經(jīng)雄,常永才;社會文化變遷與民族教育革新的基礎理念——西部大開發(fā)背景的視角[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7 王鑒;我國民族教育課程改革及其政策研究[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復興;市場條件下的教育公平:問題與制度安排[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2 閻光才;;教師“身份”的制度與文化根源及當下危機[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3 寧冬梅;學校規(guī)章制度的社會學分析——高校規(guī)章制度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5年09期

4 金志遠;;主流文化與非主流文化相整合的民族教育課程知識觀[J];貴州民族研究;2007年02期

5 張志群,吳海玲,李志;論人性假設之性惡論與教育[J];河北工程技術職業(yè)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6 孫天華;張濟洲;;生命意識與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人性關懷[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6年07期

7 李春萍;分工視角中的學術職業(yè)[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8 宋文紅;學術服裝的發(fā)展及其承載的意義[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9 萬增奎;大學生“課桌文化”與道德失范的調控[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年01期

10 吳云,王樹江;論大學生道德人格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歸[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航;游戲與教育——兼論教育的游戲性[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2 李家成;關懷生命[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3 傅建明;我國小學語文教科書價值取向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4 白蕓;理解學生文化[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5 姜月;遮蔽與解蔽[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李林;體育課程內容資源開發(fā)的理論與實踐[D];北京體育大學;2004年

7 李偉言;當代中國德育價值取向轉型的理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陳振中;論教育身份[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9 方建鋒;論現(xiàn)代教育中的實質非理性現(xiàn)象[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唐榮德;學生學習生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蒙淑毅;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語文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2 彭振芳;西部農(nóng)村貧困文化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7年

3 蘇日娜;蒙語授課基礎教育的現(xiàn)狀、問題與趨勢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4 伏金祥;天水市民辦高中教育定位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5 沈暉;課堂教學中的機會均等——一種人種志的探索[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6 譚再瓊;重慶市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基礎教育問題分析與對策探討[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7 何志魁;西部大開發(fā)中貢山縣獨龍族怒族傳統(tǒng)文化保存的教育策略初探[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8 呂麗艷;教育世界中的意義遮蔽與澄明[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9 徐瑞;學生越軌行為的成因及防范[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10 粟曉紅;本科學歷小學教師角與角色學習[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李啟明;試論民族教育課程改革[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04期

2 龍政;論青年教師角色社會化[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1996年04期

3 胡雅梅;素質教育下的教師角色認知與調適[J];教育科學;2000年02期

4 樸泰洙,金永林;民族教育的文化選擇及其重要性[J];教育評論;1998年04期

5 吳康寧;學生僅僅是“受教育者”嗎?——兼談師生關系觀的轉換[J];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6 陳衛(wèi)平;角色認知的概念與功能初探[J];社會科學研究;1994年01期

7 甘劍梅;教師應該是道德家嗎——關于教師道德的哲學反思[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3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于·布仁巴雅爾;民族地區(qū)鄉(xiāng)村實用科技推廣培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帕哈爾丁;阿布力孜;;淺論教育因素對少數(shù)民族人口素質的影響——以新疆少數(shù)民族教育現(xiàn)狀為例[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1年08期

2 冉隆鋒;;烏江流域民族教育公平發(fā)展的理念定位[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1年03期

3 榮增舉;徐貴鈺;;班瑪縣民族教育現(xiàn)狀調查[J];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4 馬曉龍;李變秀;;民族地區(qū)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5 唐建兵;;西部地區(qū)民族教育發(fā)展中的問題與思考[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6 ;吉林省長春市綠園區(qū)朝鮮族小學[J];中國民族教育;2011年Z1期

7 錢民輝;;略論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與實踐[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8 曾建發(fā);;民族中學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與對策——基于武漢市民族中學的調查[J];民族論壇;2011年16期

9 努熱曼姑麗;徐媛媛;田光;;邊疆民族地區(qū)高等教育與社會主流價值整合之探析[J];教書育人;2011年21期

10 申哲山;;黑龍江省民族基礎教育發(fā)展的幾點思考[J];林區(qū)教學;2011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學敏;馮太學;;我國民族教育經(jīng)濟研究的回顧與反思[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王予波;;關于青南三州民族教育發(fā)展的調查與思考[A];探索 創(chuàng)新 求實——青海省“十一五”時期理論和實踐研究成果匯編(下)[C];2011年

3 唐奇甜;;不可忽視民族教育的研究[A];民族學研究第九輯[C];1990年

4 樸今海;;西部大開發(fā)與民族教育[A];中國民族理論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七次全國民族理論學術討論會暨第九次顧問座談會論文集[C];2000年

5 劉文生;陳永芬;;發(fā)展邊遠貧困地區(qū)民族教育的思考[A];亞洲人才戰(zhàn)略與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戰(zhàn)略論壇文庫[C];2001年

6 樸今海;;加入WTO對民族教育的影響及對策[A];第十一次全國民族理論專題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2年

7 王芳恒;;宗教教育機制與民族教育關系辯析[A];布依學研究(之六)——貴州省布依學會第二屆第二次年會暨第六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7年

8 烏云達來;;黑龍江省蒙古族教育30年回顧與展望[A];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黑龍江省民族工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王玉書;;略論民族教育與民族經(jīng)濟發(fā)展的關系[A];布依學研究——貴州省布依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8年

10 郭文;;略論莫友芝對民族教育的貢獻[A];布依學研究(之六)——貴州省布依學會第二屆第二次年會暨第六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楊桂麗;市民族教育發(fā)展促進會成立[N];鄂爾多斯日報;2008年

2 李玉柱 沙宏偉;鑄造民族教育的特色品牌[N];商丘日報;2008年

3 王風云;烏蘭察布市民族教育中心教研組在我市考察[N];鄂爾多斯日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張振芳;蓬勃發(fā)展的民族教育[N];朝陽日報;2008年

5 記者 丁雷;千萬元資金投入民族教育[N];大連日報;2008年

6 本報實習生 陳帆 本報記者 周仕興;八桂盛開民族教育之花[N];廣西日報;2008年

7 記者楊陽;云秀梅來我市調研民族教育工作[N];鄂爾多斯日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馬小麗;首府民族教育迎來蓬勃發(fā)展的春天[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8年

9 記者 張輝 通訊員 張賢和 潘高峰;荊楚盛開民族教育奇葩[N];湖北日報;2009年

10 記者 賈霞 通訊員 張美琳;后旗民族教育得到長足發(fā)展[N];巴彥淖爾日報(漢);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鄧紅;鄉(xiāng)村少數(shù)民族兒童的學校生活:甘肅民族地區(qū)農(nóng)村學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蘭州大學;2011年

2 陶格斯;文化差異與民族學生學業(yè)質量[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馬廷中;云南民國時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4 李忠斌;民族教育投資與民族地區(qū)經(jīng)濟增長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5 胡玉萍;教育文化與學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6 石翠紅;蒙古族學校教育中“避蒙趨漢”現(xiàn)象生成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7 艾力·伊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視野中的“維漢”雙語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8 張惠淑;中國少數(shù)民族教育目的需要之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9 張愛琴;民族地區(qū)鄉(xiāng)土教材的開發(fā)模式與功能[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10 陳雪;從斷裂到彌合—山江純苗區(qū)口傳教育的現(xiàn)代轉型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京澤;新中國民族教育發(fā)展回顧和若干現(xiàn)實問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2 潘旭娟;民族教育中教師多元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及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3 海朝輝;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民族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4 任麗媛;“大躍進”時期的教育革命與內蒙古的民族教育[D];內蒙古大學;2011年

5 原春燕;平山木柄瑤的教育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6 陳慧敏;涼山彝族自治州民族教育發(fā)展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2年

7 昆波拉提;論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與延邊朝鮮自治州民族教育的幾個問題[D];新疆大學;2004年

8 李瑞君;新疆新和縣民族教育發(fā)展研究[D];石河子大學;2009年

9 海春;鄂溫克旗民族義務教育現(xiàn)狀與發(fā)展問題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10 羅約坡子;涼山彝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政策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202257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sjy/202257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51b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