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農民培訓績效分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27 19:02
本文關鍵詞:湖北農民培訓績效分析研究
【摘要】:農民作為農村與農業(yè)的主體,農民問題的解決絕對是關系到農村與農業(yè)以至于整個“三農”問題解決的關鍵。但就目前情況來看,湖北省農村勞動力素質普遍不高,缺乏先進的勞動技能,這一方面影響農業(yè)高新技術的推廣和農業(yè)生產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影響了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yè)和城鎮(zhèn)的轉移,而且隨著經濟發(fā)展水平的提高和新興產業(yè)的興起,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業(yè)難度將越來越大。因此要想提高農產品產量、滿足人民生活需要、要想采取集約經營管理方式發(fā)展現(xiàn)代化農業(yè)、要想實現(xiàn)農村勞動力大規(guī)模順利轉移,就必須對農村勞動力的勞動技能進行培訓教育。本文選擇了湖北省農民培訓工作作為研究對象,把農民培訓劃分為農民科技培訓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兩種類型,,以“確定目標、分析現(xiàn)狀、研究差距、提出對策”的績效分析為主線,站在政府與個人相結合的角度對湖北省農民培訓工作進行績效分析研究。 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湖北省農民培訓工作在取得一些成績的同時,培訓的現(xiàn)狀與培訓工作開展的目標之間還存在著一些差距,本文針對這些差距分別對這兩種不同類型的培訓提出了培訓工作改進的對策,并在對數(shù)據(jù)分析和訪談資料整合的基礎上建立湖北省農民培訓績效評價模型。希望在對湖北省的農民培訓工作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的同時,能為我國其他地區(qū)農民培訓工作的開展帶來有參考性的價值。
【關鍵詞】:農民 培訓 績效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G725
【目錄】:
- 摘要7-8
- Abstract8-9
- 1 緒論9-19
- 1.1 問題的提出9-11
- 1.1.1 農民問題是“三農問題”的核心問題9-10
- 1.1.2 農民培訓是解決好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10
- 1.1.3 績效分析是促進農民培訓事業(yè)發(fā)展的戰(zhàn)略舉措10-11
- 1.2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11-12
- 1.2.1 研究的目的11
- 1.2.2 研究的意義11-12
- 1.3 文獻綜述12-17
- 1.3.1 關于農民培訓的研究12-16
- 1.3.2 關于績效分析的研究16-17
- 1.4 研究的內容17-18
- 1.4.1 概念界定17
- 1.4.2 研究的主要內容17-18
- 1.5 研究的主要方法18-19
- 1.5.1 文獻研究法18
- 1.5.2 績效分析法18
- 1.5.3 調查研究法18-19
- 2 湖北農民培訓績效分析的一般理論19-26
- 2.1 農民培訓績效分析的概述19-21
- 2.1.1 農民培訓績效分析的內涵19-20
- 2.1.2 農民培訓績效分析的內容20-21
- 2.2 農民培訓績效分析的理論基礎21-22
- 2.2.1 人力資本理論21
- 2.2.2 人的全面發(fā)展學說21-22
- 2.2.3 績效理論22
- 2.3 農民培訓績效分析的政策依據(jù)22-24
- 2.3.1 《2003─2010年全國新型農民科技培訓規(guī)劃》23-24
- 2.3.2 《湖北省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一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24
- 2.4 農民培訓績效分析應遵循的基本原則24-26
- 2.4.1 社會效益分析與經濟效益分析相結合的原則24
- 2.4.2 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原則24
- 2.4.3 綜合分析與個案分析相結合的原則24-25
- 2.4.4 靜態(tài)分析與動態(tài)分析相結合的原則25-26
- 3 湖北農民培訓績效分析的社會背景研究26-40
- 3.1 湖北省農村人口與農村社會發(fā)展情況26-32
- 3.1.1 湖北省農村人口發(fā)展狀況26-30
- 3.1.2 湖北省農村社會發(fā)展狀況30-32
- 3.2 湖北省農業(yè)與農村經濟發(fā)展狀況32-40
- 3.2.1 湖北省農村經濟發(fā)展水平32-34
- 3.2.2 湖北省農村經濟發(fā)展形勢34-36
- 3.2.3 湖北省農村居民的收支情況36-38
- 3.2.4 湖北省農村經濟發(fā)展對勞動力的素質提出新要求38-40
- 4 湖北農民培訓績效分析──目標與現(xiàn)狀分析40-59
- 4.1 確定湖北省農民培訓工作的目標40-44
- 4.1.1 湖北省農民科技培訓的目標40-42
- 4.1.2 湖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目標42-44
- 4.2 分析湖北省農民培訓工作的現(xiàn)狀44-59
- 4.2.1 湖北省農民科技培訓的現(xiàn)狀44-51
- 4.2.2 湖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現(xiàn)狀51-59
- 5 湖北農民培訓績效分析──差距與對策分析59-66
- 5.1 湖北省農民培訓的差距分析59-61
- 5.1.1 湖北省農民科技培訓工作存在的差距59-60
- 5.1.2 湖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存在的差距60-61
- 5.2 湖北省農民培訓工作的促進對策61-66
- 5.2.1 湖北省農民科技培訓工作的促進對策61-64
- 5.2.2 湖北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的促進對策64-66
- 6 湖北農民培訓績效評價模型建立的理論構想66-70
- 6.1 湖北省農民培訓績效評價模型構建應遵循的基本原則66-67
- 6.1.1 綜合性原則66
- 6.1.2 動態(tài)性原則66
- 6.1.3 科學性原則66
- 6.1.4 可比性原則66
- 6.1.5 可操作性原則66-67
- 6.2 湖北省農民培訓工作績效評價的指標體系67-69
- 6.2.1 湖北省農民培訓績效評價指標的確定67
- 6.2.2 湖北省農民培訓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67-69
- 6.3 湖北省農民培訓績效評價模型構建69-70
- 6.3.1 湖北省農民培訓績效評價指標數(shù)據(jù)的處理69
- 6.3.2 湖北省農民培訓績效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69
- 6.3.3 構建湖北省農民培訓績效評價模型69-70
- 7 研究的結論與展望70-72
- 7.1 研究的主要結論70-71
- 7.1.1 湖北省農民培訓取得了大量成績70
- 7.1.2 湖北省農民培訓工作存在的差距70-71
- 7.1.3 湖北省農民培訓工作的促進對策71
- 7.1.4 湖北省農民培訓的績效評價模型71
- 7.2 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71
- 7.3 研究的展望71-72
- 參考文獻72-75
- 致謝75-76
- 附錄176-79
- 附錄279-8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芬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中的政府作為探析[J];北方經濟;2006年09期
2 殷雅竹,李藝;論教育績效評價[J];電化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3 李學棟,何海燕,李習彬;管理機制的概念及設計理論研究[J];工業(yè)工程;1999年04期
4 馬桂萍;農民工培訓的制約因素及突破思路[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4年11期
5 杜妍妍,姜長云;發(fā)達國家農民培訓的特點與啟示[J];宏觀經濟管理;2005年07期
6 沈明其 ,姜立輝;WTO“綠箱”政策與中國農民教育培訓[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5年16期
7 姜長云;我國農民培訓的現(xiàn)狀及政策調整趨向[J];經濟研究參考;2005年35期
8 韓麗麗;國外農業(yè)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做法[J];經濟論壇;2004年11期
9 張毅華;論培訓經費及其合理使用[J];經濟師;2001年12期
10 劉曄,郭繼強;農民培訓工程中的財政補貼分析[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5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吳廣蘋;天津市農民培訓狀況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2 宋麗潤;北京市農民培訓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1047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tsjy/110475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