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下高校青年教師素質的提升
[Abstract]:With the steady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rejuvenating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complete syst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quir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young teachers' quality and abilit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young teachers.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standard of talent introduc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strengthen the pre-job training, to carry out the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system of college teachers, to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young teachers' mentors, and to perfect the effective incentive mechanism.
【作者單位】: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溫州醫(yī)學院外國語學院;
【分類號】:G64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王慧;;論高校青年教師的自我發(fā)展[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年06期
2 于廣云;;獨立學院青年教師培養(yǎng)的實踐與思考[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3 劉紅委;;高職院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現(xiàn)狀與改進措施研究[J];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4 楊春蘭;吳水才;白燕萍;;青年教師應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J];中國電力教育;2009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煒斌;張枝苗;王自瑛;;高職院高分子材料加工專業(yè)項目教學的特征與內(nèi)容[J];常州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2 周濤;;淺析獨立學院青年教師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J];高教論壇;2014年06期
3 韓雪;;發(fā)揮年輕教師優(yōu)勢 推進高職教學改革[J];科技信息;2009年31期
4 何紅梅;;淺談高職院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5 李璐;;獨立學院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探析[J];教育與職業(yè);2014年02期
6 程卉;夏欣;;論在“三育人”活動中培養(yǎng)獨立學院青年教師的整體素質[J];沙洋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1期
7 肖群枝;何蜀鄂;;淺談獨立學院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1年06期
8 高煒斌;張枝苗;王自瑛;;高職院高分子材料加工專業(yè)項目教學的特征與內(nèi)容——兼論高職院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模式[J];職業(yè)圈;2007年16期
9 王丹;;關于高職院校工科專業(yè)青年教師的成長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年06期
10 劉峗;劉智超;王波;;民辦院校中青年教師隊伍建設與改革的研究[J];網(wǎng)友世界;2014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卜朝相;高職高專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竭紅云;崔靜;;淺議青年教師教學藝術風格的培養(yǎng)和形成[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2 李曉兵;翟錚;;高職院校教師資源配置有待優(yōu)化[J];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葛曉琴;;淺談高校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4 吉兆麟;;論青年教師自我專業(yè)發(fā)展意識的培養(yǎng)[J];教育與職業(yè);2007年32期
5 李慧;咸世璽;;以道德教育促進高?沙掷m(xù)發(fā)展[J];科技致富向導;2009年02期
6 高桂枝;黃玲;陳少剛;竇網(wǎng)琪;史明達;;凝固點降低法測萘摩爾質量實驗條件的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年04期
7 張偉明;蔣明;;輸油管線模擬實驗系統(tǒng)的構建[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年04期
8 劉誠芳;;高校青年教師專業(yè)素質培養(yǎng)的研究與實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年06期
9 馬建如;;青年教師培養(yǎng)工作的思考與研究[J];職教探索與研究;2006年01期
10 雷志仁;金嶸興;;多途徑培養(yǎng)青年教師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6年2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余德華;;高校青年教師崗前教育培訓規(guī)范化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7年10期
2 陳國權;肖書源;;針對青年教師隊伍現(xiàn)狀,進行分層次培養(yǎng)[J];黑龍江高教研究;1991年02期
3 黃道蓮;;抓好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J];江蘇高教;1992年06期
4 劉劍虹;張鳴鐸;;當今高校青年教師正常成長狀態(tài)及其導向措施[J];教師教育研究;1993年06期
5 顧穎;高校青年教師應具備的素質及優(yōu)化的途徑[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6 崔瑞蘭;高校青年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基本途徑和方法[J];山東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3期
7 李松;淺論高校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2年04期
8 魏秋芬,關翔宇,孫寶清;怎樣提高青年教師的整體素質[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5年13期
9 寶海榮;重視青年教師隊伍的穩(wěn)定問[J];中國高教研究;1990年01期
10 吉強;;青年師資建設:矛盾與對策[J];江蘇高教;199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宋秀林;;論地方高校青年教師發(fā)展[A];第二屆全國農(nóng)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雷三容;;提高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的思考[A];科學發(fā)展觀與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陸永勝;;高校青年教師和大學生宗教信仰問題研究——以貴州省高校為例[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熊智文;段先云;;學術交流對高校青年教師成長的作用與對策研究[A];學術交流質量與科技研發(fā)創(chuàng)新——中國科協(xié)第三屆學術交流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8年
5 佟麗君;;普通高校青年教師成就動機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6 熊智文;段先云;;學術交流對高校青年教師成長的作用與對策研究[A];學術交流質量與科技研發(fā)創(chuàng)新——中國科協(xié)第三屆學術交流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8年
7 朱志梅;吳遠;;高校青年教師心理壓力及應對方式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沈建新;王海燕;曾英明;莊楚香;;信息技術是加強高校青年教師培養(yǎng)的有力手段[A];中國生理學會第七屆全國生理學教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張原 通訊員 齊崴 李錦成;民進天津市委呼吁關注高校青年教師生存狀況[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2 記者 程墨;湖北啟動高校青年教師服務企業(yè)“千人計劃”[N];中國教育報;2011年
3 全國政協(xié)委員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 程天權;高校青年教師住房問題亟待關注[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4 記者 呂諾;我國每年將選派5000名高校青年教師出國深造[N];光明日報;2005年
5 王雪引;強化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 [N];甘肅日報;2002年
6 記者 董洪亮;高校青年教師獎頒發(fā)[N];人民日報;2001年
7 記者 王嬌萍;“我們就歡迎工會舉辦這樣的活動”[N];工人日報;2011年
8 教育部部長 陳至立;在教育部第二屆“高校青年教師獎”頒獎大會上的講話[N];中國教育報;2001年
9 記者 董洪亮;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獎勵高校青年教師[N];人民日報;2000年
10 本報記者 繆志聰 錢誠;省政協(xié)十屆四次會議聯(lián)組會上委員們熱議教育[N];江蘇教育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吳慶華;地方高校青年教師發(fā)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2 趙惠君;“校園內(nèi)的公共服務”:高校教師崗前培訓改革與發(fā)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姚麗華;高校青年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2 習恒珍;高校青年教師培養(yǎng)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覃麗;高校青年教師激勵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4 胡孟杰;高校青年教師職業(yè)韌性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1年
5 王超;駐保高校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現(xiàn)狀及需求研究[D];河北大學;2014年
6 馬秀敏;高校青年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調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馬國澤;高校青年教師人際和諧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8 楊潔;高校青年教師組織公平感及其效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9 周芳蘭;地方高校青年教師歸屬感的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10 謝正發(fā);論對高校青年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教育[D];中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1642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164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