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校教師閑暇教育
本文選題:高校教師 + 閑暇教育。 參考:《中國成人教育》2013年21期
【摘要】:現(xiàn)代科技將人類帶入休閑社會,也引發(fā)了人們對閑暇教育的關注。閑暇時間的增加為高校教師個性的自由發(fā)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如果利用合理,它對于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具有重要價值。研究分析高校教師閑暇教育,提出高校教師開展閑暇教育的對策與建議,對高校教師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和高校的發(fā)展大有益處。
[Abstract]: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ing human beings into leisure society, and also arouse people's attention to leisure education. The increase of leisure time provides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fre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teachers' personality. If it is used reasonably,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eisure education of college teacher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developing leisure education for college teachers, which is of great benefit to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單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基金】:江蘇高校優(yōu)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
【分類號】:G64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李長偉;;古典傳統(tǒng)與閑暇教育[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0年03期
2 王長樂;試論教育研究的取向[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3 許東風;;淺談高校閑暇教育[J];教育探索;2012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家耕;略論大學生休閑教育問題[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2 張敏;;加強大學生休閑教育的思考[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3 陳欽;;影響福州市居民休閑體育活動主要因素的調(diào)查與分析[J];安徽體育科技;2011年05期
4 王能東;;閑暇教育:大學德育創(chuàng)新的新視角[J];北京教育(德育);2009年04期
5 孫林葉;鄧蕊;;論休閑教育的意義[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1年11期
6 王琪延;北京將率先進入休閑經(jīng)濟時代[J];北京社會科學;2004年02期
7 湯宇華;大眾文化與“大眾的文化”、“文化的大眾化”[J];畢節(ji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綜合版);2005年01期
8 李杰凱;競技運動文化系統(tǒng)廣義進化過程及其機制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9 朱寒笑;苗大培;;論運動休閑的哲學意蘊[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10 邱丕相;王崗;;走進主流社會的中國太極拳文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劉泓;;虛擬游戲的身份認同——網(wǎng)絡游戲的文化體驗之反思之一[A];全球信息化時代的華人傳播研究:力量匯聚與學術創(chuàng)新——2003中國傳播學論壇暨CAC/CCA中華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2 宋妍;;“大眾傳媒時間”觀與實現(xiàn)休閑理想的悖論[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3 樓嘉軍;徐愛萍;;休閑時代上海城市休閑功能及空間特征研究[A];中國經(jīng)濟60年 道路、模式與發(fā)展: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經(jīng)濟、管理學科卷[C];2009年
4 馬惠娣;劉耳;;城市、宜居城市及城市的氣質(zhì)——休閑學視域中的城市[A];中國休閑研究學術報告2011[C];2011年
5 呂翠華;龔耘;;基于休閑的角度談社會進步觀的發(fā)展[A];第四屆全國軍事技術哲學學術研討會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職業(yè)女性體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楊明;我國度假體育發(fā)展模式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3 孫敏明;莊子“游”的人生哲學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4 黃達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學;2011年
5 趙瑞華;媒介文化與休閑異化[D];暨南大學;2011年
6 亢雄;基于倫理與心理視角的旅游者幸福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郝峧;城市公共休閑服務標準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8 秦政;價值·生活·想象[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9 李文川;上海市老年人體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1年
10 牟巖;中國居民休閑消費需求的宏觀分析[D];遼寧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陸啟瑞;上海市公園中老年人休閑體育活動開展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周友方;大學生休閑教育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梁慧;馬克思休閑思想視角下我國休閑經(jīng)濟建設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4 張野;先秦休閑文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周莉;論大學生閑暇生活的道德引導[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張永樂;五年制高等職業(yè)學校學生課余時間管理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7 黃曉虹;溧水縣休閑旅游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喬佳;河北省理工科大學生課余體育鍛煉狀況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由麗;網(wǎng)絡時代職業(yè)學校德育工作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肖海賓;城鄉(xiāng)結(jié)合地區(qū)居民休閑行為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馮文全;賈艷霞;;論閑暇教育對人的發(fā)展的意義[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年03期
2 湯舜;;試論我國高校閑暇教育的開展[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年07期
3 黃愛蓮,彭學東;學校閑暇教育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促進作用[J];江西社會科學;2003年12期
4 魏書敏;;閑暇教育與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J];教育學術月刊;2011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劍華;大學生的閑暇教育[J];思想.理論.教育;1995年S1期
2 魏亞琴;閑暇教育,一個高等學校不容忽視的話題[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3 葉云明;閑暇教育:大學生教育的必然話題[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4 葉們,束榮新;閑暇教育在大學生成長中的作用[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2年06期
5 王能東;;閑暇教育:大學德育創(chuàng)新的新視角[J];北京教育(德育);2009年04期
6 王秋石;張娟娟;;高校學生閑暇生活教育及思考[J];商品與質(zhì)量;2011年S7期
7 高彩云;;閑暇教育是經(jīng)濟型社會教育的組成部分[J];新經(jīng)濟雜志;2008年09期
8 謝偉華;;閑暇教育——大學生活的重要內(nèi)容[J];教書育人;2008年06期
9 藍超英;;淺論大學生閑暇教育[J];廣西梧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1期
10 辛朋濤;;大學生閑暇教育概念微論[J];教育評論;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丁厲;;我國高校教師勞動力市場的薪酬分析[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邢麗刃;于翔;徐博;;推進高校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實踐探索[A];高教科研2006(下冊:專題研究)[C];2006年
3 周明耀;;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中的多層次群模糊綜合決策方法[A];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論文集(第1卷)[C];1991年
4 王玉s,
本文編號:21010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101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