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與論題相結合的“計算機輔助制造”課程教學方法與實踐
本文選題:計算機輔助制造 + 項目; 參考:《中國大學教學》2013年08期
【摘要】:針對機械工程大類高年級專業(yè)課"計算機輔助制造"課程,改革了教學方法,形成了一種適合于高年級教學的教師"主講、主持、指導"與學生"主動、互動、獨立"的教與學的關系。建立了面向項目與論題相結合的"計算機輔助制造"技術教學方法,并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提高機械工程學科及制造工程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提供了一種可借鑒的手段。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ourse of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 which is a major specialized cours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he teaching method has been reformed, and a kind of teacher who is suitable for senior teaching has been form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ependent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which combines project and topic is established, and it has been applied in teaching practice for many years, and good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作者單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
【分類號】:TP391.7-4;G6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孫康寧;傅水根;梁延德;王仁卿;;淺論工程實踐教育中的問題、對策及通識教育屬性[J];中國大學教學;2011年09期
2 杜平安;高濤;黎業(yè)飛;;《CAD/CAE/CAM技術》教學與實踐探索[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0年01期
3 唐娟;;《計算機輔助制造》課程教學探索[J];職業(yè);2009年3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呂曉軍;;工科教學中的生產(chǎn)實習現(xiàn)狀與對策[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2年24期
2 張俊;張文;程昊;;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機械CAD/CAM技術課程改革與建設[J];裝備制造技術;2013年04期
3 彭淮光;;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實施工程教育的思考[J];巢湖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4 何漢軍;楊全濤;李懷君;;“做中學”與“學中做”的教學模式在金工實習中的應用[J];成功(教育);2013年10期
5 俎云霄;;理論教學中的工程實踐能力培養(yǎng)[J];中國大學教學;2012年03期
6 汪貴平;雷旭;武奇生;王會峰;;為新生開設專業(yè)實踐基礎課程的探索——“自動化專業(yè)實踐初步”教學案例[J];中國大學教學;2012年11期
7 張浩軍;張德賢;趙玉娟;;計算機網(wǎng)絡課程4C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實踐[J];計算機教育;2013年01期
8 張浩軍;祝玉華;李濱;;面向戰(zhàn)略新興產(chǎn)業(yè) 建設特色信息專業(yè)——以河南工業(yè)大學空間信息與數(shù)字技術專業(yè)建設為例[J];計算機教育;2012年24期
9 吳波;隋金玲;劉華;李合增;張劍鋒;陳琪;黃艷芳;;“校企聯(lián)合、資源共享”的“工程訓練”課程建設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3年05期
10 繆憲文;;應用型工科高校應重視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年07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余曉;面向產(chǎn)業(yè)需求的工程實踐能力開發(fā)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李茂國;;中國工程教育全球戰(zhàn)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2 吳啟迪;;我國工程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7年04期
3 安東尼奧·諾沃阿;;“博洛尼亞進程”背景下對人才培養(yǎng)問題的思考[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09期
4 汪勁松,張文雪,汪蕙,張佐,宗俊峰;創(chuàng)建研究型本科教學體系提升教育質(zhì)量[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振濤;杜展;周法軍;;基于CEC-CDIO的就業(yè)指導課程教學模式改革[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9年10期
2 趙明;;提高項目化教學質(zhì)量 完善教學質(zhì)量考評體系[J];科技信息;2011年09期
3 邵顯武;;高校商科類專業(yè)實踐教學改革探析[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4 王瓊;郭南初;;基于項目教學的學生就業(yè)技能培養(yǎng)研究[J];蘇州市職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5 張秀國;;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項目教學經(jīng)驗介紹[J];珠海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6 司艷麗;劉萬輝;;高校三本第二課堂“創(chuàng)新小組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9年10期
7 馬龍;;工學結合課程開發(fā)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8 邵波,趙忠令;項目教學在實用性人才培養(yǎng)中的應用初探[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9 梁錦雄;;項目教學的誤解與對策[J];科技信息;2009年28期
10 楊超;孫夢露;;加強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探索[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李楓;趙麗;張希玲;任金鳳;;關于中文系畢業(yè)論文設計的理論思考——大慶師范學院教學質(zhì)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研究項目《青年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研究》編號YZD005[A];高教科研2006(下冊:專題研究)[C];2006年
2 德里達;張寧;;教授的未來和無條件大學——在復旦大學的演講[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第三輯)[C];2002年
3 張黎;張奇;;大學生優(yōu)秀辯手與非辯手的非形式推理能力[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姚學文 通訊員 陳川;切合行業(yè)特色實踐項目教學[N];湖南日報;2009年
2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 潘魯生;貫徹教學評估指導方針 促進學校改革建設與發(fā)展[N];中國教育報;2007年
3 林木森;項目教學法在畢業(yè)設計中的應用[N];美術報;2009年
4 張文顯;編寫《法理學》教材的若干體會[N];光明日報;2000年
5 記者 張薇嫣;復旦MBA學生跨國交流項目啟動[N];上海金融報;2008年
6 楊劍龍;必須加強研究生學風的教育[N];社會科學報;2004年
7 詹世友;文化動力時代,大學何為?[N];中國教育報;2002年
8 本報記者 劉昆 本報通訊員 周仕興、李佳;畢業(yè)論文不可“摻水” [N];光明日報;2003年
9 周仕興 李佳;你的畢業(yè)論文摻水了嗎?[N];中國教育報;2003年
10 合肥工業(yè)大學 張憲平;高校公共理論課應注重實踐環(huán)節(jié)[N];中國教育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亞杰;基于集成的學位質(zhì)量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吳繼君;D大學項目設備采購管理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郭姣娜;國際文憑項目的標準化管理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3 易斌;我國高校教師科研創(chuàng)新的組織機制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王瑛;我國普通高等學校教學管理專業(yè)化若干問題探討[D];天津大學;2004年
5 王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wǎng)站傳播效果研究[D];河海大學;2005年
6 張志榮;全球化與高校德育對策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3年
7 孫健;我國大學教師學術研究環(huán)境優(yōu)化研究[D];河海大學;2005年
8 董良峰;高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跨文化溝通管理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0655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065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