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會網(wǎng)絡分析的大學治理結構實證研究
本文選題:大學治理結構 + 實證研究; 參考:《東北大學》2013年碩士論文
【摘要】:從大學治理進入到研究者的視野之后,學者們從大學理念、共同治理、委托代理理論等多方面進行了研究。但以往的大學治理的研究多是關注了理想化的治理方式的構建,忽視了對我國大學治理解結構實然狀態(tài)的解剖和分析。我國大學治理結構的完善,無法復制別人的東西,只能通過中國大學的制度創(chuàng)新來實現(xiàn),而制度創(chuàng)新的前提就是對自己的深入了解和把握,就是能夠定量化地將中國大學的治理結構呈現(xiàn)出來。因此,本文的研究顯得十分必要。首先,本文在已有的關于大學治理結構文獻的基礎上,尋找創(chuàng)新點和突破點。圍繞我國大學治理結構的研究這一選題,對“大學治理”和“大學治理結構”等相關概念進行了界定,闡明了本文進行研究的理論基礎——社會網(wǎng)絡分析理論和治理理論。其次,選取了社會網(wǎng)絡分析的視角定量化測量我國大學治理結構的核心——權力結構。本研究將大學治理分為六種子權力結構,采用社會網(wǎng)絡分析方法衡量六種子權力結構的密度、中心性,最后進行了角色分析。將大學權力網(wǎng)絡結構簡化,進而梳理出在大學各類決策中,大學中的校級領導、各行政部門和各專業(yè)學院所處的地位及扮演的角色,為對大學治理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礎。最后,根據(jù)對樣本學,F(xiàn)行治理結構的分析描述,研究發(fā)現(xiàn)大學中領導層和行政部門居于主導地位,伴隨決策層的下降,領導層權力遞減,教學機構權力遞增。其中,與公辦學校相比,民辦院校相對分權;與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相對分權。本研究通過對現(xiàn)行治理結構的實然分析,希望對尋求改善大學治理結構的有效途徑有所助益。
[Abstract]:After entering the University from governance to the vision of researchers and scholars from 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 CO governance, principal agent theory in many aspects and so on. But the research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in the past is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deal of governance, ignoring the anatomy and analysis of Chinese university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real state solution. Perfecting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ity, can not copy others, can only be achieved through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China University, and the premise of system innovation is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depth, is able to quantitatively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Chinese University emerged. Therefore, this study is very necessary. First of all in this paper, has been on the university governance struc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literature, looking for 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 Around the topic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structure in our country, the "university governance" and "University The related concept of governance structure are defined,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is research,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heory and governance theory. Secondly, the perspective of quantitativ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the core measure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structure in our country -- the power structure. This research will be divided into six seed power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structure, the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to measure the power structure of the six seed density, centrality, and role analysis. To simplify the power network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ity, and summarizes all kinds of decision in the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of school leadership,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and the professional institute's status and role, provides the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on the governance of the University. Final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school sample description, study found that the university leadership and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in the leading position, with With the decline of the decision-making, leadership power decline, teaching institutions power increasing. Among them, compared with public schools, private colleges relative decentralization; compared with the colleg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elative decentralization. In this stud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ctual current governance structure, we hope to seek effective ways to help the good university governance structure.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64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向東;陳英霞;;大學治理結構剖析[J];中國軟科學;2007年07期
2 龔怡祖;;現(xiàn)代大學治理結構:真實命題及中國語境[J];公共管理學報;2008年04期
3 李建奇;;我國大學治理結構變遷的路徑選擇[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4 鐘云華;向林峰;;中外大學治理結構變遷方式比較[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0年02期
5 盛正發(fā);;大學治理結構研究的綜述和反思[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年02期
6 梁權森;;基于法治的現(xiàn)代大學治理結構分析[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0年10期
7 高松元;龔怡祖;;型塑大學治理結構:一種法權結構的重建[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1年11期
8 解水青;;當代中國社會變革中的公立大學治理結構問題與調(diào)適[J];青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9 羅澤意;;大學治理成本的生成與控制[J];高教探索;2012年03期
10 宣紹龍;;大學治理結構改革中的軟法問題[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2年Z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周光禮;朱家德;;大學章程與大學治理:國際比較與策略選擇[A];通過章程的大學治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天津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教授 李旭炎;完善大學治理結構[N];人民日報;2014年
2 武漢大學校長 顧海良;完善大學治理結構的四個著力點[N];中國教育報;2010年
3 田恒平;如何完善大學治理結構[N];光明日報;2012年
4 華中師范大學黨委書記 丁烈云;建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大學治理結構[N];中國教育報;2009年
5 姚秀平(民盟);大學治理結構改革淺議[N];聯(lián)合時報;2011年
6 武漢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程斯輝;大學需要什么樣的治理結構[N];中國教育報;2012年
7 本報記者 郝日虹;構建利益平衡機制 優(yōu)化大學治理結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8 黃德寬;對大學自律與他律的思考[N];學習時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李雪林;高校權利需要合理再分配[N];文匯報;2010年
10 福建農(nóng)林大學廉政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蘇金福;為高校培植不能腐敗的土壤[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余承海;美國州立大學治理結構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茍朝莉;中國公辦大學治理結構中的校長與教授“共治”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秀芳;我國大學治理結構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2 馬楠楠;美國大學治理結構的嬗變[D];南京大學;2013年
3 郭璇;“去行政化”背景下我國高校治理結構改革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15年
4 張文佳;中美大學治理結構比較研究[D];東北大學;2013年
5 王亞磊;美國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治理結構比較研究[D];東北大學;2011年
6 李亞琳;大學學術組織視域下大學治理結構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5年
7 王綺晶;利益相關者理論視野下泉州電視大學治理結構研究[D];華僑大學;2016年
8 趙夢瑤;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大學治理結構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9 徐琪;基于社會網(wǎng)絡分析的大學治理結構實證研究[D];東北大學;2013年
10 趙香Z,
本文編號:17502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750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