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A2000e氮吸附儀在本科實驗教學的應用
本文選題:氮吸附儀 切入點:實驗教學 出處:《大學物理實驗》2015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將NOVA2000e氮吸附儀應用于本科生實驗教學,發(fā)揮其大型精密儀器在培養(yǎng)學生實驗技能和掌握研究方法與實驗技術中的作用。闡述了NOVA2000e氮吸附儀在材料專業(yè)本科生實驗課程"材料分析測試方法"中的實踐及應用,包括實驗內容的設置、意義及具體實施情況等,旨在促進大型精密儀器與本科實驗教學的緊密結合,提升實驗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
[Abstract]:The NOVA2000e nitrogen adsorption instrument was applied to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his paper gives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its large precision instrument in training students' experimental skills and mastering research methods and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The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of NOVA2000e nitrogen adsorption instrument in material analysis and testing method of experimental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materials are describe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mote the close combination of large-scale precision instruments and undergraduate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作者單位】: 云南大學;
【分類號】:O647.3-4;G6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孫維民;廉舒;徐菁華;;氮吸附法測定納米粒子的比表面積實驗[J];大學物理實驗;2010年04期
2 張志;杜杰;朱宏志;;低溫氮氣吸附法研究海綿鈀比表面積和孔徑分布[J];稀有金屬;2011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黃振凱;陳建平;王義軍;鄧春萍;薛海濤;;利用氣體吸附法和壓汞法研究烴源巖孔隙分布特征——以松遼盆地白堊系青山口組一段為例[J];地質論評;2013年03期
2 伍岳;樊太亮;蔣恕;郁文誼;;海相頁巖儲層微觀孔隙體系表征技術及分類方案[J];地質科技情報;2014年04期
3 韓穎;邢淑芝;解玉鵬;郭明;谷開慧;;活性基底粒徑對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的影響[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4 萬惠文;陳超;吳有武;韋鵬亮;高志飛;;微硅粉的物化特性及對混凝土孔結構的影響[J];混凝土;2013年12期
5 田華;張水昌;柳少波;張洪;;壓汞法和氣體吸附法研究富有機質頁巖孔隙特征[J];石油學報;2012年03期
6 黃振凱;陳建平;王義軍;薛海濤;鄧春萍;王民;;松遼盆地白堊系青山口組泥巖微觀孔隙特征[J];石油學報;2013年01期
7 林雄萍;袁嘉隆;梁杰;何泰愚;鄭捷慶;;相對壓力點的設定對比表面積和孔隙分布測量值的影響[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年09期
8 肖前華;張堯;楊正明;郭和坤;;中國典型致密油區(qū)低溫氮氣吸附實驗[J];特種油氣藏;2015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鄭霞;非木材植物無膠碎料板噴蒸熱壓工藝及膠合機理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曾小川;正電子湮沒技術在納米鋁粉研究中的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2 周維奇;活性炭基脫硫劑制備與再生技術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3 王東;鋰離子電池用SiOC/膨脹石墨負極材料的合成與性能[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4 趙小瀧;漢麻纖維的孔隙結構及吸放濕性能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培生;;多孔材料比表面積和孔隙形貌的測定方法[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6年S2期
2 梁薇;;微孔材料BET比表面積計算中相對壓力應用范圍的研究[J];工業(yè)催化;2006年11期
3 李贛,陸光達,蔣國強;鈀-氫體系中氫氘的排代研究[J];核化學與放射化學;2000年04期
4 楊侃;陸現(xiàn)彩;劉顯東;侯慶鋒;;基于探針氣體吸附等溫線的礦物材料表征技術:Ⅱ.多孔材料的孔隙結構[J];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2006年04期
5 陸光達,李贛,蔣國強;鋯鈷氫化物中氫氘的互排代研究[J];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報;2000年01期
6 程新孫;羅來濤;魯勛;張雪黎;;ZrO_2-Al_2O_3復合載體的制備方法對Pd基催化劑加氫脫硫性能的影響[J];稀有金屬;2008年01期
7 陳小娟;崔群;王海燕;堵文斌;汪洋;;MPB5型Pd/C催化劑的失活表征[J];稀有金屬;2008年04期
8 王建鑫;羅來濤;;Au/ZnO,Pd/ZnO和Au-Pd/ZnO催化劑甲醇部分氧化制氫性能的研究[J];稀有金屬;2009年02期
9 李運玲;李秋小;智麗飛;;催化氧化制醇醚羧酸鹽廢催化劑中鈀的回收[J];稀有金屬;2009年05期
10 吉亞莉;劉曉鵬;米菁;李志念;蔣利軍;王樹茂;;熱處理溫度對Pd/K復合材料微觀形貌和儲氫性能的影響[J];稀有金屬;2010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躍先;化學實驗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福州師專學報;2000年03期
2 張明霞;如何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J];邯鄲農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3期
3 楊新亞,秦克剛;加強材料測試實驗教學的思考[J];建材高教理論與實踐;2000年04期
4 姚興芝,柳文敏;化學實驗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初探[J];南都學壇;2000年03期
5 張鳳鑫;搞好化學實驗教學之淺見[J];山東電大學報;2000年02期
6 黎佩瓊;淺談化學實驗教學成功的途徑[J];廣州大學學報(綜合版);2001年06期
7 蔣雪璋,戴孟卓,王新波;淺談新世紀工科實驗教學[J];蘇州絲綢工學院學報;2001年06期
8 胡企中;理科實驗教學改革的走向[J];蘇州絲綢工學院學報;2001年06期
9 鄂曉宇,孟麗君,裴戰(zhàn)存;樹立實驗教學的新理念 不斷推進實驗教學改革[J];中國冶金教育;2002年06期
10 李健飛;關于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討[J];石家莊師范?茖W校學報;200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尹艷艷;明亮;;藥理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A];第六屆全國藥理學教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2 徐家寧;張寒琦;佘振寶;宋天佑;;化學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與實驗教學改革[A];第八屆全國大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王靈;盛壽日;胡喬生;;高師院;瘜W實驗教學若干問題改革的思考[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16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4 劉明鳳;;多媒體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上卷一)[C];2005年
5 韓國棟;馮長江;李楠;;全開放實驗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的相關性分析方法研究[A];全國高等學校電子技術研究會論文集[C];2009年
6 楊鳳鵬;許金泉;;關于力學實驗教學目的的再審視[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吳江龍;張繼平;王超;褚福運;董錕;;如何在基礎力學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求真務實的學風-介紹幾個自制的實驗教學設備[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李春香;黃昀;計薇;陳峰;傅松濱;;醫(yī)學留學生生物技術實驗教學體會[A];高等院校遺傳學教學改革探索[C];2010年
9 何志宏;;化學實驗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A];中國化學會第三屆關注中國西部地區(qū)中學化學教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1年
10 王興友;張煒;;加強實驗教學 提高學員的應用能力[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涼州區(qū)和平鎮(zhèn)中學 馬志遠;如何克服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困難[N];武威日報;2007年
2 李雪梅邋梁冬冬;高校教師實驗教學能力亟待提高[N];吉林日報;2008年
3 織金縣白泥中學 張青榮;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N];畢節(jié)日報;2009年
4 織金縣第五中學 郭佳林;淺談物理實驗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N];畢節(jié)日報;2009年
5 程貴英;淺談新課標下化學實驗教學[N];長治日報;2011年
6 岑鞏縣新興中學 龍光德;用手腦結合培養(yǎng)學生物理創(chuàng)新能力[N];貴州民族報;2011年
7 廣東省湛江市坡頭第二中學 廣東湛江524059 陳文;新課標下化學實驗教學方法的探究[N];學知報;2011年
8 岑鞏縣新興中學 張彬;談談化學實驗教學中應注重的兩個問題[N];貴州民族報;2014年
9 馮談林;關于高校實驗教學管理與改革的探討[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05年
10 沛縣教師進修學校 袁龍強;新課改下的物理實驗教學[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徐建星;GX實驗教學原則的形成與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丹;物理職前教師初中實驗教學知識的調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3年
2 劉瑞芬;農村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探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3 陳艷芳;翻轉課堂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5年
4 彭帥;通過折紙實驗教學探索智慧教育[D];湖北美術學院;2015年
5 陳林;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環(huán)境下開放實驗教學模式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6 王紅梅;農村高中開展化學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與思考[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賈兆梅;物理實驗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探索[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8 劉健華;在化學實驗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探索[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9 楊娟;民辦醫(yī)學院校實驗教學的變革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10 張海玲;農村初中理科實驗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5734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573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