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學院的發(fā)展歷程及其精神傳遞
本文關鍵詞: 寄宿學院 學院自治 社群文化 “苦修”精神 出處:《高教發(fā)展與評估》2013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寄宿學院最早出現(xiàn)于12世紀末的巴黎大學,最初是為接受貧窮學生而創(chuàng)建的。寄宿學院作為大學的分支機構,經歷了形式推廣和功能拓展階段、獨立教學機構階段以及多樣化改革階段。寄宿學院的建筑布局、組織形式、教學和管理方式為后繼大學所效仿,其"學院自治"的治理理念、既合作又競爭的社群文化以及其"苦修"精神也得以傳遞并保留至今。作為學院文化的精髓,寄宿學院的精神在延續(xù)古老文化和傳統(tǒng)的同時堅守了大學的組織特性,并在與時代和環(huán)境的融合中形成富有時代氣息和個性特征的學院文化,推動了大學的改革和發(fā)展。
[Abstract]:The boarding Institute, which first appeared at the University of Paris in late 12th century, was originally founded to admit poor students. As a branch of the university, the boarding institute experienced a stage of formal promotion and functional expansion. The architectural layout, organizational form,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style of boarding colleges have been imitated by successive universities, and their governance concept of "college autonomy", The cooperative and competitive community culture and its "ascetic" spirit have also been passed on and preserved today. As the essence of the college culture, the spirit of the boarding college, while continuing the ancient culture and tradition, adheres to the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of the university. And in the fusion with the times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college culture, which is full of the flavor of the tim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ality, has promoted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分類號】:G649.2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翠秀;獨立學院的產生、發(fā)展及原因[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2 宋木文;我國高校編輯出版學專業(yè)發(fā)展歷程和加強建設的意見[J];出版發(fā)行研究;2005年11期
3 楊金花;薛彥華;;法國學位制度的發(fā)展歷程及特點[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6年04期
4 尹偉;;獨立學院的發(fā)展歷程與特征探析[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7年08期
5 王冀生;;大學理念在中國的發(fā)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6 哈孜·艾買提;伊明·艾合買提;;艱辛的創(chuàng)業(yè) 輝煌的成就——新疆藝術學院(校)五十年發(fā)展歷程回顧[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7 馬文君;;雙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9期
8 汪洋;;安徽省大學生公寓文化有關問題的研究[J];黑龍江史志;2009年10期
9 方路;;我國獨立學院發(fā)展歷程回顧及未來展望[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9年09期
10 吳靜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歷程及經驗總結[J];遼寧高職學報;2009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誠;呂華;;從高校畢業(yè)生數(shù)量增長看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歷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于m8;潘懋;宋振清;;百年奮進 再創(chuàng)輝煌——北京大學地質學系建系一百周年(1909~2009年)[A];中國高等地質教育歷史經驗與科學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宋春燕;;美國政府贈地學院的發(fā)展歷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0)——外國教師教育史、職業(yè)與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楊曉輝;;從教育技術的發(fā)展看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王曉燕;;古代北京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歷程及特點[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4)——中國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6 牛道生;;美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歷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8)——外國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劉惠民;張玉光;姚孟春;趙龍慶;;學分制發(fā)展歷程及西南林學院學分制探索與實踐[A];農業(yè)教育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云南省農業(yè)教育研究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前言[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08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黃福濤;;外國高等教育史話(二) 中世紀大學的產生與發(fā)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8)——外國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吳云鵬;;新中國高校學分制發(fā)展歷程述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云榮布扎木蘇 作者系內蒙古農業(yè)大學黨委書記;在創(chuàng)業(yè)中發(fā)展 在奮進中跨越[N];中國改革報;2004年
2 省招生委員會副主任、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副廳長 孫杰;回顧發(fā)展歷程 改革成果輝煌 展望未來目標 責任重大光榮[N];甘肅法制報;2011年
3 熊原 李丹 王彥;魯布革的啟示[N];中國改革報;2004年
4 本報通訊員 于媚 孫香;用特色鑄品牌[N];光明日報;2006年
5 ;上海交大與中國近現(xiàn)代物理[N];文匯報;2006年
6 中央戲劇學院院長 徐翔;在發(fā)展中鑄就輝煌[N];中國文化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王冀;慶華誕 奔新程[N];中國汽車報;2005年
8 侯杰 高冬琴;清華園里的春華秋實[N];天津日報;2007年
9 記者 馬哈斯;實施“985工程”十周年慶典[N];中國貿易報;2008年
10 吉明婕;辦出高水平的女性高等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俞海洛;當代中國大學生思想史研究(1949-1988)[D];浙江大學;2005年
2 李好;中美高等教育資助體系比較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邱艷萍;英國大學科學園的創(chuàng)建及啟示[D];河北大學;2006年
2 姜曉明;我國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的回顧與展望[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3 高麗萍;清代甘肅書院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趙強;哈佛大學通識教育發(fā)展歷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高迎爽;美國高校學分制發(fā)展歷程考察[D];河北大學;2005年
6 吳云鵬;新中國高校分制發(fā)展歷程考察[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7 張麗;改革開放以來內蒙古高等教育學科專業(yè)結構發(fā)展歷程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8 董蕾;改革開放以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歷程與思考[D];吉林大學;2006年
9 樸正龍;韓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fā)展歷程及其啟示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馬影;美國大學學術研究發(fā)展歷程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5264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526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