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公民責任教育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11 22:38
本文關鍵詞:美國大學公民責任教育研究
【摘要】:當前中國正處在一個社會的轉型期,在這個轉型期內中國社會內部的各種矛盾都顯得異常緊張,人與人,人與社會的矛盾也都日益凸顯。面對這樣的現(xiàn)狀,每一個中國公民都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大學生作為祖國未來和希望,承擔著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重任,那么對中國的在校大學生們進行公民責任意識方面的教育,培養(yǎng)他們對國家、民族以及社會的責任感就顯得尤為必要。大學生的公民責任意識主要指的是作為一個大學生對個人、對社會、對國家、對世界的責任。培育有公民責任意識的大學生是要實現(xiàn)大學生全面發(fā)展,構建和諧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證。然而由于我國缺少公民文化的積淀,當前在校大學生在小學、初高中階段都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的全面的公民教育。因此對這些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們進行相應的社會主義公民教育尤其是公民責任教育顯得十分必要。本文研究的核心是美國大學公民責任教育現(xiàn)狀及對我國的借鑒啟示。美國公民教育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近年來他們也開始注重大學生公民責任教育,并且也形成了具有自己教育特色的經驗。本文在對國內外文獻進行梳理總結的基礎上,運用文獻分析法、比較研究法、實證研究法等等,先系統(tǒng)的梳理了美國公民責任教育發(fā)展的五個階段分別為獨立戰(zhàn)爭時期、統(tǒng)一時期、發(fā)展時期、現(xiàn)代化時期、以及當代公民責任教育的內容,并介紹了美國大學在進行公民責任教育的三個核心內容分別為,愛國主義教育、法制教育和政治參與教育。接著著重介紹了美國大學培育大學生公民責任感的三種常用的方法即開展包括通識教育、頂石課程在內的等多種課程,開展社區(qū)服務學習,促進公民責任行動以及輔助宗教隱性力量。在最后總結出了美國大學公民責任教育能取得成績的原因并給出了我國大學在進行公民責任教育的三個啟示,即要建立多方參與的完善的公民責任教育體系,學校要運用多種方法并在實踐中提升大學生公民責任感以及要弘揚傳統(tǒng)文化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大學生公民責任教育。綜上所述對美國大學公民責任教育的研究,使我們能夠對如何開展公民責任教育有一個正確全面的認識,有利于我國大學去探索有自身特色的大學公民責任教育。從而為我國社會主義公民教育提供強有力的思想武器。
【關鍵詞】:美國大學 公民責任 公民責任教育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649.71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緒論9-19
- 1.1 課題背景以及意義9-11
- 1.1.1 課題研究的背景9-11
- 1.1.2 理論意義與現(xiàn)實意義11
-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及分析11-16
-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1-13
- 1.2.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分析13-16
- 1.2.3 國內外文獻綜述的簡析16
- 1.3 研究的內容以及方法16-17
- 1.3.1 論文研究的主要內容16-17
- 1.3.2 研究的方法17
- 1.4 概念的界定17-19
- 1.4.1 責任與公民責任17-18
- 1.4.2 大學生公民責任的內容18-19
- 第2章 美國公民責任教育歷史沿革及內容19-26
- 2.1 美國公民責任教育歷史沿革19-21
- 2.1.1 獨立戰(zhàn)爭時期公民責任教育(1976 年— 1826 年)19
- 2.1.2 統(tǒng)一時期公民責任教育 (1826-1876 年)19-20
- 2.1.3 迅速發(fā)展時期公民責任教育(1876—1926 年)20
- 2.1.4 現(xiàn)代化時期公民責任教育(1926 年—1976 年)20
- 2.1.5 當代美國的公民責任教育(20 世紀80代至今)20-21
- 2.2 美國公民責任教育的核心內容21-25
- 2.2.1 愛國主義教育21-22
- 2.2.2 法制教育22-24
- 2.2.3 政治參與教育24-25
- 2.3 本章小結25-26
- 第3章 美國大學培養(yǎng)學生公民責任感舉措26-33
- 3.1 開展多樣式的課程26-28
- 3.1.1 大力推行通識教育26-27
- 3.1.2 為高年級學生開設頂石課程27-28
- 3.2 開展社區(qū)服務學習28-31
- 3.2.1 美國大學進行社區(qū)服務的主要類型29
- 3.2.2 開展社區(qū)服務的功能及理論來源29-30
- 3.2.3 美國大學進行社區(qū)服務的典型事例30-31
- 3.3 輔助宗教來培養(yǎng)道德責任意識31-32
- 3.3.1 精神共鳴的作用31-32
- 3.3.2 社會整合的作用32
- 3.3.3 規(guī)范引導作用32
- 3.4 本章小結32-33
- 第4章美國大學公民責任教育成功經驗及啟示33-42
- 4.1 美國大學公民責任教育成功經驗33-39
- 4.1.1 大學要與社區(qū)建立互動合作關系33
- 4.1.2 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33-34
- 4.1.3 發(fā)揮大學領導的作用34-36
- 4.1.4 用量化的方式來檢驗評估36-39
- 4.2 美國大學公民責任教育對我國啟示39-41
- 4.2.1 要建立完善的公民責任教育體系39-40
- 4.2.2 學校要在實踐中運用多種方法40-41
- 4.2.3 要發(fā)揮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勢41
- 4.3 本章小結41-42
- 結論42-43
- 參考文獻43-47
- 致謝4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6條
1 劉少雪;美國著名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概況[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2 吳瓊;;美中大學學生自治組織比較研究[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3 吳兵;董清爽;;美國高校學生會組織研究[J];科技視界;2011年04期
4 薛繼紅;;美國大學學生自治對我國高校學生管理的啟示[J];江蘇高教;2013年06期
5 程東峰;;論公民的自由——公民責任研究之一[J];皖西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6 楊耀芳;;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公民教育及啟示[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12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蘇守波;美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趙明玉;公民教育視閾中的美國服務學習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0151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10151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