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鄧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析
本文關鍵詞:關于鄧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析
【摘要】:教育公平是教育的一種基本價值觀念與準則。它包括必須保證每個社會成員的受教育權;保證教育的機會平等,保證每個受教育者都應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受教育機會;對于不利群體或個人的利益應當用“補償利益”的方法來保證等方面。鄧小平關于教育公平與效率關系、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并采取具體措施落實教育的理念無疑對實現當前教育公平的理想目標具有理論上的指導意義。
【作者單位】: 江蘇警官學院馬列部
【關鍵詞】: 教育公平 起點平等 公平與效率
【分類號】:G40-092
【正文快照】: 追求教育公平是人類社會古老的理念?鬃印坝薪虩o類”的主張,體現了古代樸素的教育民主思想,柏拉圖被認為是最早提出實施初等義務教育的人,亞里士多德則首先提出通過法律保證自由民的教育權利。在當代中國,教育公平處于社會公平的突出地位。而鄧小平的關注教育公平與效率關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徐崇溫;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1999年04期
2 王銳生;;社會主義本質論[J];中國社會科學;1996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大剛,劉峰,劉衛(wèi)儒;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三個有利于”標準的辯證關系[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1期
2 張富良;論鄧小平的獨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2期
3 鄭文瑜;對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豐富和發(fā)展鄧小平理論的幾點認識[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4 袁銀枝;淺談制度主客體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5 余松;試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阿壩師專教育改革和創(chuàng)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6 王玉瓊;《共產黨宣言》的真實價值[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4期
7 李海紅;論新形勢下腐敗現象及其防治對策[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8 鄭文瑜;試論學分制條件下如何加強大學生自律意識的培養(yǎng)[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9 李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征淺析[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4期
10 于學強;;論鄧小平對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炳林;;思想爭鳴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王春璽;;堅持走獨立自主的中國道路——以中國與拉美改革道路的選擇為視角[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3 顏杰峰;;黨內民主建設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4 李懷濤;;科學發(fā)展觀是馬克思主義的新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5 楊生平;;新中國60年我國意識形態(tài)理論回顧與反思[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6 陳明凡;;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共和國的靈魂[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7 王銳;;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政協理論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8 朱志敏;;新中國走向世界的歷程和經驗[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9 李曦輝;;科學發(fā)展觀、微觀經濟理論與區(qū)域協調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10 吳群芳;;和諧社會視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達中的政府職能[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吳瑛;中國話語權生產機制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沈紅宇;中國行業(yè)特色研究型大學發(fā)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4 黃萍;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家主權原則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5 胡雪梅;科學人才觀的理論內涵與實踐應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7 盧迎春;論當代中國大眾傳媒的政治功能[D];蘇州大學;2010年
8 楊素秋;“文革文學”與“新時期文學”的關聯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9 張廣才;大河家鎮(zhèn)周家村家庭經濟調查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10 劉宇輝;高等教育視角下的人力資本投資與經濟增長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丁玲;武漢部屬高校民主黨派成員參政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林冬妹;粵東黃獅村貧困人口生存狀況及改善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董紅剛;社會轉型期我國體育公共產品的整合與開發(fā)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4 孫德茹;和諧社會視閾下的公民道德建設[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5 胡志明;信息化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6 李靜;大學生大愛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7 許春艷;未就業(yè)大學畢業(yè)生群體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8 樊新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統(tǒng)分結合模式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9 李小海;大學生公民意識現狀及其與大學生個體因素的聯系[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10 姚士偉;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宇正香;堅持效率與公平兼顧,,實現快速與健康并存──兼論公平與效率的辯證關系[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5年02期
2 馬捷莎;論公平與效率的統(tǒng)一[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2期
3 張瑞亭,李雙周;公平與效率的辯證統(tǒng)一[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1期
4 何大昌;世界主要國家公平與效率具體結合狀態(tài)分析[J];江蘇社會科學;2002年03期
5 劉海峰;高考改革中的公平與效率問題[J];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6 張慧潔;“公平與效率:21世紀高等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廈門召開[J];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7 陳曉鳳;論分配中的公平與效率[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8 傅如良;綜論我國學界關于公平與效率問題的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01期
9 蔣連霞,李小魯;淺論教育的公平與效率[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10 程恩富,王樹迅,陳伯庚,陳招順,顧鈺民,周龍根,錢世明,王國平;經濟發(fā)展中的公平與效率——“海派經濟論壇”第二次研討會論文節(jié)選[J];社會科學;1996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薛天云;俞宏勝;;考試實踐中的公平與效率[A];全國教育與心理統(tǒng)計與測量學術年會暨第八屆海峽兩岸心理與教育測驗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2 喻俊嬌;;中國教育公平思想的理論基礎及現實思考[A];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問題研究——重慶市研究生馬克思主義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南珊;;試論體制轉軌期公平與效率的兼顧關系[A];新世紀 新思考[C];1999年
4 曹明貴;孫艷蕊;;構建公平與效率關系的新結構[A];用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中國經濟發(fā)展——全國高校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第十九次大會論文集[C];2005年
5 楊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平與效率關系的協調與選擇[A];用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中國經濟發(fā)展——全國高校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第十九次大會論文集[C];2005年
6 蔣永穆;劉承禮;;公平與效率組合模式的選擇問題研究[A];用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中國經濟發(fā)展——全國高校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第十九次大會論文集[C];2005年
7 唐未兵;鄧麗春;;公平與效率最佳結合的制度分析[A];用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中國經濟發(fā)展——全國高校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第十九次大會論文集[C];2005年
8 楊德才;;從中國式MBO看公平與效率之爭[A];用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中國經濟發(fā)展——全國高校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研討會第十九次大會論文集[C];2005年
9 高鵬懷;王瑞林;;當代中國改革對公平與效率的解答[A];鄧小平理論與國有企業(yè)改革——“全國鄧小平理論與國有企業(yè)改革”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1998年
10 代兵;谷曉坤;;土地收購儲備制度中的公平與效率的思考[A];21世紀中國土地科學與經濟社會發(fā)展——中國土地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守中 王翔;義利哪能立兩間[N];吉林日報;2005年
2 成海軍 法學博士,民政部管理干部學院教授;包容性增長倡導公平與效率并駕齊驅[N];中國社會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張飛雪;何以解憂?公平與效率[N];中國財經報;2004年
4 何力;再次面對公平與效率[N];中華工商時報;2000年
5 范高;綠色GDP:實現公平與效率雙贏[N];中國婦女報;2004年
6 劉國光;歷史全面地看待公平與效率[N];中國經濟導報;2005年
7 薛莉;證券市場應公平與效率并重[N];上海證券報;2005年
8 《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差別化管理研究》課題組;政府與市場結合 公平與效率兼顧[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袁新文;高等教育的公平與效率[N];光明日報;2002年
10 盧周來;“公平與效率互補”已成為現代經濟學共識[N];太原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紅宇;公平與效率視閾下的政府經濟行為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何大昌;公平與效率均衡及路徑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3 肖勁草;交換正義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4 關艷麗;經濟增長中的居民收入分配:理論與實證分析[D];廈門大學;2009年
5 林皎;公共經濟視野下當代我國教育財政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6 金南順;城市公共服務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6年
7 林翊;中國經濟發(fā)展進程中農民土地權益問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8 盛峰;公平與效率均衡的財政投資項目社會影響評價模型與方法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王軍;水上救援資源優(yōu)化配置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10 鄭巖;社會保障與公平、效率相關性的理論分析[D];遼寧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志湘;胡錦濤教育公平思想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2年
2 姜波;改革開放后公平與效率關系的演進及啟示[D];遼寧大學;2011年
3 楊亮;論馬克思教育公平思想及其當代價值[D];渤海大學;2012年
4 賈永靈;馬克思恩格斯教育公平思想研究[D];廣西大學;2012年
5 白少峰;公平與效率均衡發(fā)展的制度路徑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6 李花;我國收入分配領域中的公平與效率關系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7 胡鍾予;當代中國社會公平與效率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8 初春光;公平與效率關系的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2010年
9 許一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公平與效率良性循環(huán)機制的構建[D];南昌大學;2011年
10 岳婷;淺議收入分配領域的公平與效率問題[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9994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999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