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研究
本文關鍵詞: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中小學教師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問題及原因 對策
【摘要】:目前,教育信息化受到了各國的重視,信息技術成為促進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質量的有力工具。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因此,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刻不容緩。我國也正在大力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步伐,積極開展“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應用提升工程”,促進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水平的提升。本研究的目的是針對當前濮陽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現(xiàn)狀,找出教師的實際應用水平與標準之間的差距,為進一步的提升制定出合理化的方案與對策。本研究主要采取了問卷調查和訪談法進行研究。選取了濮陽市市區(qū)9所中小學為樣本,向一線教師發(fā)放450份問卷,共回收問卷436份,其中有效問卷為391份,有效率為86.9%。同時,還對相關教育部門及學校管理者、教師以及學生分別進行了針對性的訪談,并對9所樣本學校進行了實地考察和個別課堂的參與觀察,對濮陽市目前信息化開展的狀況有全面的了解。研究發(fā)現(xiàn)濮陽市市區(qū)中小學校整體上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師基本上具備了一定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并且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普遍呈現(xiàn)積極的態(tài)度。但在應用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從教師、學校和政府三個方面進行了概述,并分析了問題產生的三大影響因素:教師自身因素、校方管理因素和政府政策因素。最后,提出了針對濮陽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提升策略:一是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學應用水平;二是學校要強化管理評價、重視師資培訓;三是政府要加強監(jiān)管評估、拓寬資金渠道。本研究結果可供教育主管部門、學校以及教育培訓機構在制定培訓內容和策略方面提供借鑒,也可供中小學校長了解本校信息化水平,安排教師培訓提供參考。同時,供教師了解自己的教育技術水平,合理制定自我提升策略和計劃提供指導。
【關鍵詞】:中小學教師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問題及原因 對策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35.1;G434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緒論10-25
-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10-11
- 一 社會背景10
- 二 政策背景10-11
- 第二節(jié) 問題提出11
- 第三節(jié) 研究目的及意義11-12
- 一 研究目的11-12
- 二 研究意義12
- 第四節(jié) 研究綜述12-21
- 一 國內外相關政策回顧12-17
- 二 國內外相關文獻研究17-20
- 三 文獻述評20-21
- 第五節(jié) 研究方法21-22
- 一 文獻研究法21
- 二 問卷調查法21
- 三 訪談法21-22
- 四 參與觀察法22
- 第六節(jié) 概念界定22-23
- 一 信息技術22
- 二 教育信息化22-23
- 第七節(jié) 研究框架23-25
- 第一章 濮陽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現(xiàn)狀調查分析25-46
- 第一節(jié) 調查問卷的設計25-27
- 一 編制依據(jù)25-26
- 二 抽樣方法26
- 三 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26
- 四 信效度檢驗26-27
- 第二節(jié)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27-46
- 一 基本信息概況27-29
- 二 調查內容分析29-46
- 第二章 濮陽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存在的問題及影響因素分析46-52
- 第一節(jié) 濮陽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存在的問題46-50
- 一 教師方面46-48
- 二 學校方面48-49
- 三 政府方面49-50
- 第二節(jié) 影響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的因素50-52
- 一 教師自身因素50
- 二 校方管理因素50-51
- 三 政府政策因素51-52
- 第三章 提升濮陽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策略52-61
- 一 從教師的角度分析52-53
- 二 從學校的角度分析53-59
- 三 從政府角度分析59-61
- 總結與展望61-62
- 第一節(jié) 研究總結61
- 第二節(jié) 研究不足與展望61-62
- 參考文獻62-65
- 附錄A 濮陽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調查問卷65-71
- 附錄B 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訪談提綱71-73
-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73-74
- 致謝7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建軍;;山區(qū)教師信息技術能力“一線三點”培訓模式的探索[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0年08期
2 安福杰;;全面提升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J];考試周刊;2014年08期
3 李少雄;;影響教師信息技術價值觀的因素分析[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年06期
4 嚴以華;;用“微培訓”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年06期
5 張翼英;談高校教師信息技術素質的提高[J];遼寧商務職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6 劉蓮;;湖南省即將啟動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高級水平考試[J];中國電化教育;2003年07期
7 康翠,張志剛;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培養(yǎng)策略[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5年09期
8 胡尊東;;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的內涵及提升的意義[J];當代教育論壇;2006年12期
9 殷炳芳;蘇清香;王廣新;;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關注的調查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07年17期
10 劉桂桃;;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教學初探[J];新聞天地(論文版);2008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廣西南寧市衛(wèi)國小學課題組;;教師信息技術“三位一體教學”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2 ;《教師信息技術“三位一體教學”研究》結題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3 ;《教師信息技術“三位一體教學”研究》工作總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4 ;國家教師基金“十一五”重點課題“全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之子課題《教師信息技術“三位一體教學”研究》實施方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5 廣西南寧市衛(wèi)國小學課題組;;國家教師基金“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全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之子課題“教師信息技術‘三位一體教學’的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匯報 展現(xiàn)代教育技術翅膀,助網(wǎng)絡作文教學騰飛[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梁杰;推動教師有效應用信息技術[N];中國教育報;2013年
2 記者 宗河;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啟動[N];中國教育報;2013年
3 記者 蕭楠;我省啟動教育信息化應用能力提升工程[N];蘭州日報;2014年
4 邢西深;對口幫扶 提高教師信息技術能力[N];中國教育報;2014年
5 記者 韓雪;我省著力培養(yǎng)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N];黑龍江日報;2014年
6 本報通訊員 耿娟娟;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N];焦作日報;2010年
7 通訊員 辛凡邋張創(chuàng)軍;讓人民滿意[N];西安日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向朝倫;教育信息化 要有裝備更要激活人才[N];四川日報;2014年
9 韶關日報記者 黃捷文;我市著力推進教育信息化[N];韶關日報;2013年
10 啟一丁;信息化當從基礎教育抓起[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磊光;我校不同類型教師信息技術應用上的差異研究報告[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2 金曉慧;寧夏生態(tài)移民地區(qū)初中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調查研究[D];寧夏大學;2015年
3 馬靜思;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績效評估[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4 王丹丹;基于TAM的職前教師信息技術接受度影響因素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5 薛麗偉;安徽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教育現(xiàn)狀研究[D];聊城大學;2015年
6 金昌浩;高職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的混合式培訓研究[D];廣西大學;2015年
7 余雅麗;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課程設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8 胡曉天;提高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主動應用能力的途徑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6年
9 李慶;高中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現(xiàn)狀調查及培訓對策研究[D];河南大學;2015年
10 賈檸闖;基于移動微型學習的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模式設計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9513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951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