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義的教育公平與效率
本文關鍵詞:基于正義的教育公平與效率
【摘要】:羅爾斯認為,不平等并不意味著不正義,只要它符合兩個正義原則。羅爾斯的第一個正義原則適用于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領域;第二個正義原則適用于調節(jié)經濟和社會的不平等。目前我國教育領域的不公平問題主要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平衡,屬于“經濟和社會的不平等”,因而解析這一問題主要是應用第二個原則。羅爾斯的第二個正義原則認為不平等的分配必須以提高弱者的利益為目的,只有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的不平等分配才是正義的。按照這一原則,在教育領域里處理公平與效率的正義方式就是允許教育資源的不平均分配,但前提是這種分配有利于弱勢群體利益的提升。應用這一理論可以解析目前教育領域里存在的3種較為突出的不平等現象。
【作者單位】: 遼寧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遼寧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關鍵詞】: 教育公平 教育效率 羅爾斯 公平的正義
【基金】:遼寧省“十一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基金資助項目(遼教函[2006]8號[3-2])
【分類號】:G521
【正文快照】: 無論是對于教育理論界來講,還是對于教育實踐界而言,教育的效率與公平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兩難的選擇。究竟如何協調二者的關系是一個充滿爭議又懸而未決的話題。也許有人覺得,結論并不復雜。教育,尤其是義務教育作為一項公益性事業(yè),公平應是其首要目標,但同時也必須兼顧效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鵬;;學校選擇制度新論——我國實現教育公平的未來選擇之一[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強昌文;弱勢群體權益法律保護意義論綱[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2 李靜;;陪審制度的文化解讀——兼論我國新陪審制度[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3 周開寧;;契約精神與和諧社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4 陳治國;論羅爾斯正義觀的三個理論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5 王文科;經濟全球化、全球問題與全球倫理[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6 奚瑋,何艷芳;“治愈”抑或“緩解”:死刑復核程序改革論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7 王大鵬;羅爾斯“正義國家”理論初探[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8 王海明;公正:以德治國的最重要原則[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9 胡云喬;洛克和盧梭的契約政府理論比較[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10 夏文斌;公平原則與和諧社會的建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何建華;經濟正義論[D];復旦大學;2004年
2 劉驚鐸;道德體驗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3 邱本;自由競爭與秩序調控[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余涌;道德權利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吳瀚飛;中國公開選拔領導干部制度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李茹;政府干預市場的倫理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陳海光;中國法官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8 尹麗;民辦高等學校的發(fā)展: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D];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
9 朱家存;走向均衡[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10 周建平;追尋教學道德[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勇華;簡易程序論[D];湘潭大學;2002年
2 彭鵬;論社會正義[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3 付陽;司法公正與輿論監(jiān)督[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4 曾國文;論我國市場經濟下勞資關系的法律調整[D];蘇州大學;2001年
5 趙文靜;試論責任與責任教育[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6 孟利民;取得時效制度存廢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7 王富博;合同格式條款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8 王新宇;法律意識之理論探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9 張愛球;訴訟功能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1年
10 魯智勇;政府干預經濟的法理分析[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陳天紅;對“禁止擇!闭叩默F實性分析[J];教學與管理;2005年07期
2 杜杰,朱燦煥;“擇!钡乃伎糩J];韶關學院學報;2003年07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仁聰;;教育平等與教育公平之辨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2 魯秀清;蘇敏;;現代學校制度研究綜述[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3 胡源源;胡青;;教育券的教育公平探討[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4 廖宏偉;蘇麗麗;;理性審視:教育中效率與公平的關系[J];考試周刊;2008年18期
5 周三紅;黃明鳳;;試論教育公平與教育效率的關系[J];網絡財富;2009年22期
6 褚宏啟;;關于教育公平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J];中國教育學刊;2006年12期
7 孫中民;;效率or公平:中國教育政策價值取向的反思[J];社科縱橫;2009年04期
8 郝文武;;平等與效率相互促進的教育公平論[J];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9 金婕;;擇校的教育公平與教育效率[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04期
10 孫中民;;效率VS公平:我國教育政策價值取向的反思[J];學理論;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丘利進;;淺論教育公平與民辦教育[A];中國民辦教育家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2 肖明華;冶進海;;民辦學校在教育公平中的和諧作用[A];中國民辦教育家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3 肖明華;冶進海;;民辦學校在教育公平中的和諧作用[A];中國民辦教育大典[C];2010年
4 戴平生;;我國省域教育公平與效率關系的實證分析[A];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聯誼會2008年年會暨青年經濟學者論壇論文集[C];2008年
5 楊璐情;;教育公平是一種力量[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6 張彤華;;教育公平與基礎教育均衡發(fā)展研究[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7 程細平;;公平優(yōu)先,兼顧效率:和諧社會教育政策的價值追求[A];2007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8 權力;;農村的教育貧困與實現教育公平[A];《資本論》與貧困問題研究——陜西省《資本論》研究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9 朱賢勇;;實現教育公平 構建和諧農村[A];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研討會文章選編[C];2007年
10 馬欣;;促進教育公平與建設和諧社會[A];堅持科學發(fā)展 構建和諧社會——全國社科院系統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第十二屆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嚴從根;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發(fā)展研究新進展[N];天津教育報;2009年
2 ;關注教育公平[N];大連日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胡洪月;教育公平[N];河北農民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馬小麗;努力實現教育公平均衡和諧發(fā)展[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9年
5 本報特約記者 周兆軍;期待教改新局促進教育公平均衡發(fā)展[N];中國改革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倪蔚薇;教育公平,看高位均衡[N];無錫日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劉淼;縱深推進素質教育大力促進教育公平[N];青島日報;2009年
8 張文銓;推動教育先行促進教育公平[N];閩北日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蔣廷玉 本報實習生 葛靈丹;教育公平,如何變薄弱點為著力點[N];新華日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鄭崢;促進教育公平 普惠城鄉(xiāng)學生[N];寧夏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師東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學思考[D];吉林大學;2011年
2 李海生;教育券政策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王振存;文化視閾下城鄉(xiāng)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4 蔣云芳;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聯邦政府以促進公平為核心的基礎教育改革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5 李淼;和諧社會視閾下的城鄉(xiāng)二元結構基礎教育公平問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6 鄧飛;我國城鄉(xiāng)教育公開的現狀與發(fā)展測評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7 王強;我國義務教育財政模式與選擇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視角[D];吉林大學;2005年
9 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龐超;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瑞典基礎教育改革的價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慧蘭;陜西省教育公平與教育效率實證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2 李潤洲;我國現階段教育公平問題的理論探討[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3 李艷霞;論義務教育校際均衡發(fā)展[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4 任榮;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教育公平[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5 施盛威;和諧社會視閾中的教育公平[D];蘇州大學;2007年
6 焦紅艷;和諧社會背景下的農村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農業(yè)大學;2007年
7 葉紀林;試論教育公平[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8 劉偉;教育公平問題的倫理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4年
9 蘇穎怡;教育公平的理論與實踐[D];復旦大學;2008年
10 張露;農村義務教育公平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9363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936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