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場域里的教育公正何以可能
本文關(guān)鍵詞:學校場域里的教育公正何以可能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學校教育 教育過程 教育公正 幸福關(guān)懷 學校場域 教育設(shè)計 教師 學生 社會公正 制度公正
【摘要】:教育公正是社會公正在教育中的體現(xiàn),是促進教育和諧、社會和諧的重要力量。學校場域里存在諸多教育不公,對此進行揭示和批判是創(chuàng)造良好教育的前提性條件。學校場域里教育公正得以實現(xiàn)的可能方式在于促進教育中的制度公正、營造寬容的氛圍、使教師轉(zhuǎn)變?yōu)榻逃O(shè)計師角色和走向師生幸福關(guān)懷。
【作者單位】: 樂山師范學院教育系 樂山師范學院外語系
【關(guān)鍵詞】: 學校教育 教育過程 教育公正 幸福關(guān)懷 學校場域 教育設(shè)計 教師 學生 社會公正 制度公正
【分類號】:G40
【正文快照】: 公正屬于社會學和倫理學范疇,其本質(zhì)在于合理地劃分利益。沒有利益,就無所謂公正問題。人們只有在社會合作、相互交往中出現(xiàn)利益分化和沖突,開始重視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比較時,才會產(chǎn)生合理劃分利益的客觀要求,即公正的倫理要求。教育公正是社會公正中的一個子系統(tǒng),是社會公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建文;政府制度選擇的倫理探索[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2 強昌文;弱勢群體權(quán)益法律保護意義論綱[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3 李靜;;陪審制度的文化解讀——兼論我國新陪審制度[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4 周開寧;;契約精神與和諧社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5 陳治國;論羅爾斯正義觀的三個理論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6 王文科;經(jīng)濟全球化、全球問題與全球倫理[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7 奚瑋,何艷芳;“治愈”抑或“緩解”:死刑復核程序改革論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8 王大鵬;羅爾斯“正義國家”理論初探[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9 宋金美,朱磊;河南省中小學體育骨干教師成才因素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04年01期
10 陳恢欽;柏拉圖理想主義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旦;;新聞自由:新聞媒介職業(yè)化的政治基礎(chǔ)——對西方新聞自由思想歷史發(fā)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進程中的傳媒教育與傳媒研究——第二屆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匯編(上冊)[C];2002年
2 楊秀清;;淺談有效教學的心理能力[A];福建師大福清分校2003年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3 徐陽光;;論財政轉(zhuǎn)移支付法與和諧社會公平正義理念之實現(xiàn)[A];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2007年會暨第五屆全國財稅法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王飛;;民企“原罪”問題的刑法學辨正[A];2005年貴州省法學會刑法學年會論文集[C];2005年
5 劉春花;;教師文化:教師專業(yè)成長之應有視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會第三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劉愛東;王慧;周亮;;制度倫理視角下獨立審計信用監(jiān)管機制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6年學術(shù)年會暨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包世琦;;制度建設(shè):實現(xiàn)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途徑[A];堅持科學發(fā)展 構(gòu)建和諧社會——全國社科院系統(tǒng)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第十二屆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王小錫;;實現(xiàn)和諧社會的道德思考[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上)[C];2006年
9 馮建軍;;社會公正與教育公正[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下)[C];2006年
10 楊秀香;;走向制度化的倫理學——對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道德建設(shè)的反思[A];繁榮·和諧·振興——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首屆學術(shù)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車維平;我國財政教育支出對經(jīng)濟增長影響的統(tǒng)計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06年
2 劉驚鐸;道德體驗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3 畢世響;鄉(xiāng)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4 邱本;自由競爭與秩序調(diào)控[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胡波;社會理想境界論綱[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余涌;道德權(quán)利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吳瀚飛;中國公開選拔領(lǐng)導干部制度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李茹;政府干預市場的倫理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陳海光;中國法官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10 付長珍;宋代理學境界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瓊;論當代大學生責任感的培養(yǎng)[D];河南大學;2008年
2 王海東;論和諧社會構(gòu)建中的利益整合[D];山西大學;2007年
3 邱旭光;縣域教育和諧發(fā)展指標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7年
4 彭鵬;論社會正義[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5 付陽;司法公正與輿論監(jiān)督[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6 曾國文;論我國市場經(jīng)濟下勞資關(guān)系的法律調(diào)整[D];蘇州大學;2001年
7 趙文靜;試論責任與責任教育[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8 王馨;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說比較[D];湘潭大學;2001年
9 雷天遙;價值視野中的中國法治現(xiàn)代化[D];湘潭大學;2001年
10 孟利民;取得時效制度存廢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善廣;努力按照教育規(guī)律辦學——蒹論學校教育工作的客觀規(guī)律[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Z1期
2 ;布魯納的教學理論[J];江西教育;1980年02期
3 張同善;學校教育應以傳授書本知識為主[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4 湯善讓;我;謴徒逃 今年開始招生[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5 尼·紹爾揚,黃坤坊 ,蔡振生;南斯拉夫教育理論和政策的一些問題[J];比較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6 鏡庭;拉丁美洲的非正規(guī)教育[J];比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7 周蕖;《高等學校教育學原理》概要[J];比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8 李清悚 ,顧呈璋;師范教育應當受到重視[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9 陳育辛;要探索培養(yǎng)人才的奧秘[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10 金忠明;論德育、智育和美育的一體化[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建國;趙惠君;;21世紀水利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探討[A];中國水利學會一九九九年優(yōu)秀論文集[C];1999年
2 秦自強;;建教合作開發(fā)照明燈具之探討[A];海峽兩岸第五屆照明科技與營銷研討會專題報告文集[C];1998年
3 傅心和;;論考試在醫(yī)學生培訓中的作用[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4 張愛秀;;對優(yōu)化病生教學技巧的探討[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5 徐晗星;;中國歷史上儒商精神的現(xiàn)代價值[A];新世紀 新思考[C];1999年
6 耿培炳;;碘缺乏地區(qū)學校教育改革芻議[A];’96全國優(yōu)生科學大會大會學術(shù)講演與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1996年
7 解小榮;;淺議信任教育[A];教研擷華——青海師大附中建校45周年論文集[C];1999年
8 王國力;;建立師生間和諧同情關(guān)系[A];教研擷華——青海師大附中建校45周年論文集[C];1999年
9 張捷夫;;清代山西的學校教育和科舉考試[A];三晉文化研究論叢(第一輯)[C];1994年
10 李光景;;教育和生產(chǎn)攜手 知識與能力共進——屯留縣東古村“整體教育”模式探索[A];科教興村實踐與探索——山西省農(nóng)村教育改革百校評析[C];199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瀟雨;積極性·責任心·使命感[N];兵團日報(漢);2000年
2 張俊鳳 記者 朱謙;“教學開放日”家長進課堂[N];中國婦女報;2000年
3 夏元莉;構(gòu)筑開放式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0年
4 姜興元;寒亭一中構(gòu)筑立體德育網(wǎng)[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本報記者 趙正元;京城家庭教育大變陣[N];中國教育報;2000年
6 記者 劉玉;遼寧首屆高職畢業(yè)生“走俏”[N];中國教育報;2000年
7 嚴明貴;新世紀科學該做什么[N];中國教育報;2000年
8 侍崇鋒 李至金;農(nóng)村少先隊工作亟待加強[N];中國教育報;2000年
9 張學廣 西安郵電學院社科部副教授、哲學博士;廣告文化與教育責任[N];中國教育報;2000年
10 本報特約評論員;建立學校普及普通話的保障機制[N];中國教育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旭東;現(xiàn)代課程的價值取向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0年
2 馬達;二十世紀中國學校音樂教育發(fā)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3 何齊宗;走向?qū)徝廊烁馵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4 劉慧;生命道德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5 王有升;被規(guī)限的“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6 紀明澤;學校:弘揚現(xiàn)代人文精神的家園[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7 夏惠賢;多元智力理論與個性化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8 李家成;關(guān)懷生命[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9 朱曉宏;學校對學生道德成長影響之檢討[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10 吳曉蓉;儀式中的教育[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潘麗霞;近代體育教育中學校體操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2 陳輝梅;論班主任是學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軍[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3 彭歲楓;《荀子》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理論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4 茅銳;我國中小學未成年學生受傷害事故與教育預防的初探[D];西南師范大學;2000年
5 張旭;當代西方女性主義教育——理論與實踐[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6 黎靜文;構(gòu)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學!彝ズ献鹘逃J健盵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7 趙克莉;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主體性教學[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8 霍曉光;珠海市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9 羅少功;我國普通高校學生體育文化素養(yǎng)的理論研究[D];河南大學;2001年
10 張小紅;宋代宗室子弟教育制度研究[D];河南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5808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580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