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性視角下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研究
本文關鍵詞:有效性視角下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福建師范大學》 2012年
有效性視角下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研究
齊嘉妍
【摘要】: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在經歷“以理念啟蒙為重點的階段”和“以模式探索為重點的階段”后,進入了“以增強效能”為重點的階段,教學有效性成為關注的焦點。什么樣的課堂教學算有效教學?如何將“有效教學”理念落實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去,要通過教學任務、教學過程、教學原則、教學方法、課程的開設等方面實現,而最終都要綜合、集結、落實在一定的組織形式中。所以,教學組織形式的運作對教學質量有直接影響作用。 本文以“有效性”為視角,將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作為研究對象,主要采用文獻法、案例分析法、訪談法及課堂觀察法進行研究,探討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標準和蘊涵,對我國當前主要的教學組織形式及其特點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并分析當前中小學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存在的問題,從“有效性”視角下審視當前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從實際操作的角度闡述了對教學組織形式改革的建議。 本文由六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緒論,介紹論文選題緣由,梳理國內外研究現狀,說明研究方法和研究意義。第二部分有效性及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的概述,對有效性進行界定,闡述教學組織形式的定義與分類,并將本文對教學組織形式的研究置于有效性視角下。第三部分分析課堂教學組織形式與教學有效性的關系。第四部分當前國內主要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及特點,包括班級授課制及現代教學的特殊組織形式。第五部分中小學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成因以及表現。第六部分有效性標準視角下審視當前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從師生關系,生生關系,教學組織,課堂物理環(huán)境四個方面提出對有效性視角下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的構建。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424.1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紅宇;教學組織的未來走向[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1995年01期
2 馬艷云;;座位對學生課堂注意之影響[J];教學與管理;2006年28期
3 閆艷;程治國;;對“有效教學反思”之“有效”的思考[J];教育與考試;2008年03期
4 王曦;有效教學與低效教學的課堂行為差異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年09期
5 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6 裴娣娜;主體教育理論研究的范疇及基本問題[J];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7 葉瀾;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年09期
8 趙曉曼,馮文全;中小學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對策[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9 張廣君;王玉鳳;任輝;;論課堂有效性[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7年02期
10 朱佩榮;季亞琴科論集體教學方式(下)[J];外國教育資料;1994年0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冬梅;關于合作學習組織優(yōu)化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曉琴;;試論中學地理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S1期
2 常燕;;合作學習模式下的基礎英語教學與學生的語言基本功訓練[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4期
3 周娜;新課程改革中化學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4 方軍;;高中政治模塊生活化教學探析[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5 毛豪明;韓傳信;;西方情感教育思想對我國的影響論析[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6 戴錦初;;優(yōu)化中學化學教學策略 實現優(yōu)質的有效教學[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7 曹軍;李明;;合作學習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及對策[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8 周艷;李新;;教學病理學視角下對“對話教學”實踐的審視[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9 丁亞元;;有效面授的內涵及其設計策略[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10 鄭桂云;激活英語課堂教學的探討與思考[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攀峰;;論審美教育與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A];創(chuàng)新驅動與首都“十二五”發(fā)展——2011首都論壇文集[C];2011年
2 黃運祥;;關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A];2011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12年
3 李忠;;中國教育史研究的目標定位及其發(fā)展走向[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4 覃兵;;二十年來我國教學原則地位研究之綜述——與教學論諸范疇關系的討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覃兵;;二十年來我國教學原則體系構建狀況的分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覃兵;;論我國二十年來教學原則的批判反思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劉傳德;;夸美紐斯及其《母育學!穂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8 劉黎明;;試論斯賓塞的興趣教育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9 徐嶸;;夸美紐斯和盧梭“適應自然”教育思想之比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榮艷紅;;“按成績撥款”:1862年英國教育修正法案及其影響[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員;建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經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向海英;學前教育課程創(chuàng)生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崔麗瑩;小學兒童合作觀念與行為的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劉義;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研究:概念、歷史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5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史大勝;美國兒童早期閱讀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周曉紅;教育代價論[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楊洋;求同存異:在沖突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D];南開大學;2010年
9 劉娜;哲學語用學視域中的教育實踐[D];南開大學;2010年
10 段鵬;開放的藝術及其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董玲;新課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課堂教學評價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宋志杰;上海市小學3-5年級體育教育健康促進教學案例的設計與實踐[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3 李彬;舞龍快樂合作式教學模式在上海市部分中學課外體育活動中開展的實驗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4 彭國強;2000-2008年美國、英國體育教學研究狀況及趨勢[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5 呂云濤;學校教育中不當懲罰問題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吳玥紋;初中地理愉快教學策略及實踐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馮秋珍;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與教學智慧的相關性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8 劉耀庭;中學寫作教學中學生讀者意識培養(yǎng)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9 劉皓;高校教師課堂教學評價指標的研究與設計[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唐寶盛;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普通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蘭;掌握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若干比較[J];比較教育研究;1993年02期
2 馬文·W·彼得森,郭嬌;高校組織理論和研究的新進展:分化還是整合?[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年04期
3 田漢族,賀宏志;終身教育組織:內涵與建構[J];教師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4 伏奮強;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主動、合作學習”模式[J];甘肅教育;2001年05期
5 湯雪峰;數學合作學習的誤區(qū)及對策[J];江蘇教育;2002年24期
6 胡國燕;;外語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初探[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2年05期
7 陳向明;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建設[J];教育科學研究;2003年02期
8 宋東清,徐建奇,劉電芝;合作學習中“責任擴散”效應的分析及教學對策[J];教育科學研究;2003年02期
9 黃偉;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的小組合作:意義、特征與實效[J];教育科學研究;2003年09期
10 張春莉;數學課中小組合作學習的若干問題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立威;祝志勇;;基于“模擬公司制”的教學組織形式創(chuàng)新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yè);2010年17期
2 孫玥;;關于高等職業(yè)教育通信技術《專業(yè)英語》教學的思考[J];考試周刊;2007年36期
3 唐加冕;;搞好數學課堂教學組織的幾點看法[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年12期
4 趙元吉;;課堂教學的精心組織與有效性[J];成功(教育);2011年07期
5 蘭海燕;杜剛;;電力類專業(yè)英語課堂教學組織的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08年11期
6 宮妍;;淺談如何構建法語精讀互動課堂[J];才智;2011年16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網數字出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華大學 84-48信箱 知識超市公司
京ICP證040441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京)字008號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新出發(fā)京批字第直0595號
訂購熱線: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務熱線: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線咨詢:
傳真:010-62780361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0475號
本文關鍵詞:有效性視角下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55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55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