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中性別問題探析
本文關鍵詞:教材中性別問題探析
更多相關文章: 教材編寫 性別問題 社會文化 性別偏見 性別刻板印象 性別角色社會化 女性形象 課程改革 性別平等 問題探析
【摘要】:課程與教材是權威知識和正確價值觀念的代表,它的內容應該是客觀中立的,然而,課程作為社會文化的載體,必然隱藏著占主流地位的價值和文化。研究教材中的性別形象、性別意識和觀念,對青少年性別角色社會化以及從事性別公平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
【關鍵詞】: 教材編寫 性別問題 社會文化 性別偏見 性別刻板印象 性別角色社會化 女性形象 課程改革 性別平等 問題探析
【分類號】:G420
【正文快照】: 在我國,教材中的性別偏見現(xiàn)象存在已久,從古代《四書》與《五經(jīng)》中“唯小人與女子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到現(xiàn)代教材中對女性的一些描述,不一而足,都直接投射了社會文化的意見和主旨,對學生性別角色認同和歸屬影響極大。一、教材中性別偏見舉要(一)性別刻板化印象存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葉楊興;《教育統(tǒng)計學》教材編寫會議在廣州召開[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2 ;全國非洲史研究會成立會將于今年三月在我校召開[J];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0年01期
3 孫福元 ,呂學禮 ,譚鼐 ,翟連林 ,李慧君;新編高中《數(shù)學》第二冊簡介[J];數(shù)學通報;1980年02期
4 ;全國高等師范院校音樂專業(yè)《基本樂理》教學大綱、教材編寫討論會在呼召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5 邱玉娟;我院攝制的《中國畫教學》電影簡介[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6 林子清;《當代英語語法》在句子結構方面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7 康華光;編寫高質量的教材是高等學校一項重要的任務——編寫《電子技術基礎》教材的幾點體會[J];高等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8 鄒勇;舊材料工藝課教材內容要改革——編寫《電真空材料與工藝學》通用教材的體會[J];高等教育研究;1980年02期
9 孫福元 ,呂學禮 ,譚鼐 ,翟連林 ,李慧君;全日制十年制學校高中課本《數(shù)學》第二冊簡介[J];江蘇教育;1980年02期
10 薛連通;技工學校電子專業(yè)教材編寫會[J];中國勞動;198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澍軍;;論鄧小平理論“三進”的戰(zhàn)略蘊涵[A];高舉旗幟 繼往開來——吉林省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二十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2 于康;;視聽說課總體設計、教材編寫與教學原則及其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運用[A];第二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1987年
3 趙賢州;;建國以來對外漢語教材研究報告[A];第二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1987年
4 盛炎;;語言交際能力與功能教學[A];第三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1990年
5 胡明揚;;序[A];第四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1993年
6 劉亞林;;“一對一”與“個別教學”——駐華外交人員漢語教學法改革的思考[A];第五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1996年
7 錢學烈;;關于中級漢語教材中的語言規(guī)范問題[A];第五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1996年
8 程裕禎;;我對漢語教材編寫的新設計[A];第六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1999年
9 馬盛靜恒;;漢語“了、過、是…的、著、在、呢” 教材教法的構想[A];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1985年
10 樊明亞;;普通邏輯教材改革的“四化”[A];邏輯今探——中國邏輯學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蓮禾;《行動綱領》執(zhí)行中的障礙[N];中國婦女報;2000年
2 鄭新蓉;教育中的性別問題[N];中國婦女報;2000年
3 張宏;高校呼喚性別教育[N];中國婦女報;2000年
4 井建斌;如何編寫面向新世紀的歷史教材[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本報記者 李倫娥;大學里我們少學了什么?[N];中國教育報;2000年
6 王懷 蘇艷;高校教材更新 阻力何在?[N];福建日報;2000年
7 姜波克;轉變教育觀念實現(xiàn)教材創(chuàng)新[N];光明日報;2000年
8 ;民族化是語文教育的根本[N];光明日報;2000年
9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沈萍 彭珍榮;教材編寫應著眼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N];光明日報;2000年
10 本報記者 夏欣 本報通訊員 莫文;劈海沖浪 托舉起一流教材[N];光明日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陳亞亞;成如容易卻艱辛[D];復旦大學;2003年
2 胡曉紅;走向自由和諧的兩性關系[D];吉林大學;2004年
3 丁欣;中國文化視野中的外國文學——20世紀中國“外國文學史”教材考察[D];復旦大學;2004年
4 朱彩蘭;文化教育視野下的信息技術課程建構[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5 張晨陽;從理想國到日常生活[D];復旦大學;2006年
6 范遠波;民國小學語文教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左珊丹;船與橋——兩部中級漢語綜合課教材比較[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0年
2 金株希;從一次觀摩課談教師的課堂教學意識和教學行為[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0年
3 陳瑩;口語教材述評[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0年
4 王秀文;文化和外語教學[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
5 葉翔;留學生漢語常用副詞偏誤分析[D];蘇州大學;2001年
6 孫桂榮;質詢和迷失[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7 賈冰;論科技史教育在高校歷史教育中的意義[D];遼寧師范大學;2001年
8 唐紅川;高中生物教材如何更好反映遺傳學新進展的比較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9 鄭蔚萍;論葉圣陶的語文教育思想[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10 周曉鵬;人教社高中化學教材“學材化”探索的評析[D];曲阜師范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5253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525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