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集體離婚風波帶給我們的反思
本文關鍵詞:教師集體離婚風波帶給我們的反思
更多相關文章: 教師集體 弱勢群體 離婚 中小學教師 教育局 政策 未成年子女 競聘上崗 文件 公平
【摘要】:正案例2006年8月,遼寧省丹東市振安區(qū)教育局制定并下發(fā)了第50號文件《關于振安區(qū)中小學人員聘用制實施辦法》,規(guī)定全區(qū)教師實行競聘上崗,以解決中小學教師超編問題。據(jù)振安區(qū)教育局局長介紹,全區(qū)共有1065名小學教師,超編98人。具體到同興鎮(zhèn),超編11人。同興鎮(zhèn)一名副鎮(zhèn)長說, 2006年同興鎮(zhèn)中心小學有兩名教師退休,也就是說這次競聘后,將有9名教師不能上崗。
【作者單位】: 福建廈門音樂學校
【關鍵詞】: 教師集體 弱勢群體 離婚 中小學教師 教育局 政策 未成年子女 競聘上崗 文件 公平
【分類號】:G451.4
【正文快照】: 2006年8月,,遼寧省丹東市振安區(qū)教育局制定并下發(fā)了第50號文件《關于振安區(qū)中小學人員聘用制實施辦法》,規(guī)定全區(qū)教師實行競聘上崗,以解決中小學教師超編問題。據(jù)振安區(qū)教育局局長介紹,全區(qū)共有1065名小學教師,超編98人。具體到同興鎮(zhèn),超編11人。同興鎮(zhèn)一名副鎮(zhèn)長說,20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文霞;;試論蘇霍姆林斯基的教師集體思想及其現(xiàn)代啟示[J];成人教育;2010年01期
2 韓冰;;蟻族,成功之路——蛻變,做生命的強者[J];成才之路;2010年03期
3 李紹f;;關愛30萬民工 關愛弱勢群體[J];杭州(生活品質(zhì));2010年01期
4 曲玲;郭永玲;;讓愛把每一只“丑小鴨”變成“白天鵝”[J];中國體衛(wèi)藝教育;2010年03期
5 金烈考;;不能忽視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弱勢群體[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02期
6 馮銀仙;;《老王》課堂教學初探[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0年07期
7 王敏;董運青;;關注大學生弱勢群體的全面發(fā)展[J];文教資料;2010年03期
8 馮實;;全球直播[J];中國殘疾人;2010年03期
9 屈朝霞;夏瓏;;大學生就業(yè)弱勢群體的困境剖析[J];湖北社會科學;2010年03期
10 劉秀艷;;頂崗支教實習—為弱勢群體教育貧困提供社會支持[J];網(wǎng)絡財富;201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子鳴;;關注弱勢群體 創(chuàng)建和諧班級[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寧夏卷)[C];2010年
2 陳世皇;;關注寫作教學中弱勢群體的心理障礙[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王國譜;周云鶴;王靜;陸業(yè);趙夏芳;;實施全民健身計劃15年以來關于老年人跌倒研究的現(xiàn)狀與展望[A];第二屆全民健身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4 仲偉金;;淺談社會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湯嘯天;;以為民之心化解社會矛盾[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楊曉玲;;弱勢群體的平等權保護[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鄧玉文;;論公民受教育權平等的法律保障——由“我國憲法司法化第一案”引發(fā)的思考[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8 喻文光;;德國社會救助法律制度簡介及其對我國的啟示[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傅思明;張鑫;;弱勢群體權益保護的法律機制芻議[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青鋒;袁雪石;;規(guī)范行政自由裁量權與社會和諧——以預防和減少行政爭議、保護弱勢群體為視角[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碧;“溫暖”怎么送才“保暖”[N];人民日報;2011年
2 馬碧;“溫暖”怎么送才“保暖”[N];人民日報;2011年
3 馬碧;“溫暖”怎么送才“保暖”[N];人民日報;2011年
4 馬碧;“溫暖”怎么送才“保暖”[N];人民日報;2011年
5 馬碧;“溫暖”怎么送才“保暖”[N];人民日報;2011年
6 馬碧;“溫暖”怎么送才“保暖”[N];人民日報;2011年
7 馬碧;“溫暖”怎么送才“保暖”[N];人民日報;2011年
8 馬碧;“溫暖”怎么送才“保暖”[N];人民日報;2011年
9 馬碧;“溫暖”怎么送才“保暖”[N];人民日報;2011年
10 馬碧;“溫暖”怎么送才“保暖”[N];人民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平;社會救助權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2 孫浩進;中國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變遷[D];吉林大學;2009年
3 湯浩;媒介排斥論[D];浙江大學;2009年
4 王文祥;弱勢群體的利益表達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5 何影;利益共享的理念與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6 蘆恒;國家與城市棚戶區(qū)的秩序建構[D];吉林大學;2009年
7 劉錦城;社會保障權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8 陳蓉暉;幼兒園教師課程決策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徐小江;我國轉型期群體性事件中的農(nóng)民問題[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10 呂曉娟;性別視角下的東鄉(xiāng)族中小學潛在課程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姍姍;自助服務系統(tǒng)的人機界面研究[D];沈陽航空工業(yè)學院;2010年
2 陳龍;上海市政府社會救助職能轉變研究[D];東華大學;2010年
3 芮s
本文編號:5156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515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