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綜合高中學生歸因特點和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16 10:00
本文關鍵詞:無錫綜合高中學生歸因特點和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歸因方式,也稱“歸因風格”或“解釋方式”,是指個體對事件發(fā)生的原因習慣上傾向于作怎樣的解釋,具有個性的特點,通過個體對多個事件發(fā)生的原因進行判斷來評定。中學生心理發(fā)展處于尚未成熟階段,容易產(chǎn)生心理問題。著名心理學家王極盛向外界宣布了他對全國中學生的多年調查結果,稱有32%的中學生有心理問題。這向我們敲響了警鐘:加強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緩。 本文從編制綜合高中學生歸因方式問卷入手,研究綜合高中學生的歸因方式的特點和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結果如下: 1.綜合高中的學生在對正性事件進行歸因時,傾向于做出內在的、整體的和持久的歸因;在對負性事件進行歸因時,傾向于做出內在的、整體的和暫時的歸因。 2.男、女學生在正性事件的持久性上存在顯著差異。 3.不同年級的學生在正性事件的內在性和整體性;負性事件的整體性和持久性上存在顯著差異。 4.不同地區(qū)的學生在負性事件的整體性上存在顯著差異。 5.男、女學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顯著差異。 6.不同年級的學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不存在顯著差異。 7.不同地區(qū)的學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不存在顯著差異。 8.研究說明,如果學生傾向于把負性事件發(fā)生的原因歸結為內在的、整體的和持久的,而把正性事件發(fā)生的原因歸結為外在的、局部的和暫時的,那么他的心理健康水平較低;如果學生傾向于把負性事件發(fā)生的原因歸結為外在的、局部的和暫時的,而把正性事件發(fā)生的原因歸結為內在的、整體的和持久的,那么他的心理健康水平較高 9.綜合高中學生歸因方式問卷中的整體性維度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影響最大。
【關鍵詞】:綜合高中學生 歸因方式 心理健康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B844.2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部分 引言8-11
- 1.1 研究背景8
- 1.2 無錫市綜合高中概況8-9
- 1.3 研究意義9-11
- 第二部分 文獻綜述11-29
- 2.1 歸因理論綜述11-19
- 2.2 歸因方式的研究方法19-21
- 2.3 歸因的實踐研究21-27
- 2.4 SCL—9027-29
- 第三部分 綜合高中學生歸因方式研究29-49
- 3.1 研究對象29
- 3.2 研究構思29
- 3.3 研究假設29-30
- 3.4 研究方法30
- 3.5 研究工具30
- 3.6 問卷編制30-31
- 3.7 預測31-32
- 3.8 正式施測32
- 3.9 項目分析32-33
- 3.10 歸因方式問卷各維度的相互關系33-34
- 3.11 因素分析34-38
- 3.12 信度和效度38-40
- 3.13 歸因方式的比較分析40-49
- 第四部分 綜合高中學生心理健康研究49-56
- 4.1 研究對象49
- 4.2 研究工具49-50
- 4.3 施測及數(shù)據(jù)處理50-51
- 4.4 學生心理健康比較51-56
- 第五部分 綜合高中學生歸因方式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56-61
- 5.1 總體水平56-58
- 5.2 SCl-90 各因子與歸因方式各維度及總分的相關分析58-59
- 5.3 歸因方式各維度對心理健康的影響59-61
- 第六部分 結論61-63
- 6.1 結論61
- 6.2 對策與建議61-62
- 6.3 不足與可待繼續(xù)研究之處62-63
- 第七部分 參考文獻63-68
- 第八部分 攻讀學位期間本人發(fā)表的論文、論著68-69
- 第九部分 附件69-73
- 致謝73-75
- 詳細摘要75-77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吳青;不同歸因方式下的錨定效應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2 董曉靜;自殺意念高中生的社會信息解釋偏向[D];河南大學;2011年
3 鄧晨;高中生歸因方式、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丁晶;高職生歸因風格、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無錫綜合高中學生歸因特點和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704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37048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