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的專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24 12:16
在教育信息化的教改背景下,物理學科乘科學技術之東風,從各方面不斷落實和加強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學科課程之間深度融合,其中運用信息技術設備助力物理實驗教學成為熱點研究的一個領域,在2017版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中也特別強調了信息技術的應用以及利用手機等工具便捷地解決一些物理學習問題。本研究以智能手機這一普及率極高、功能強大的信息技術工具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為專題,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探索智能手機助力高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的效果和意義。研究過程中,首先筆者對研究背景包括時代背景、學科背景、實踐背景進行了系統(tǒng)地闡述。之后,運用文獻綜述的方法等對研究意義、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及理論基礎進行了深入細致地研究調查;并基于上述依據,分析和論證了研究方案的可行性。接下來,針對收集和開發(fā)的智能手機輔助高中物理實驗素材,按照智能手機助力物理實驗現(xiàn)象有效觀察、助力物理實驗數(shù)據便捷測量、助力物理虛擬仿真實驗即時演示三個方向,以專題研究的方式進行了分類綜述和探討。最后運用準實驗研究法展開實踐環(huán)節(jié)的研究,實踐之前通過發(fā)放調查問卷、訪談、教研活動等形式對實驗對象和環(huán)境進行前期調研,調研內容有高一學生在生活、學習、以及物理學習方...
【文章來源】: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學習成就隨時間變化圖
1緒論7圖1-2手機網民規(guī)模及其網民比例圖在信息時代的今天,智能手機已成為人們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用手機也不僅僅是當成簡單的相互通話和信息問候的交流工具了智能手機的功能愈發(fā)強大:瀏覽網頁、收發(fā)電子郵件、播放音頻視頻文件、電子閱讀等功能都能在手機中使用,另外再加上如今手機支持第三方軟件,更多的功能可以開發(fā)出來。在教育教學方面的功能也逐年顯現(xiàn),早已不再局限于查找學習資料。利用上網的功能,很多優(yōu)質的在線課程被開發(fā),教學資源遠程共享成為可能;許多有關學習應用程序的開發(fā)使得學生隨時隨地就可以學習,真正實現(xiàn)移動學習有效補充了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除此之外,手機強大的硬件配置,如傳感器、攝像頭等都可以成為便捷的實驗設備,為設計和開發(fā)低成本實驗室提供了可能,也成為了課堂演示實驗的有利工具之一。到目前為止,國內的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學整合的實踐研究處于百花齊放的狀態(tài),在中國知網數(shù)據庫將檢索“主題”設定為“智能手機”檢索出來共17124篇文章。以主題為“教學+智能手機”進行檢索從2010年至2020年共有588篇文章。以“智能手機+物理教學”為主題進行搜索從2008年至2020年共有23篇文章;以“智能手機+物理實驗”為主題進行搜索從2005年至2020年共有27篇文章(如圖1-3),除此之外筆者還檢索到近30篇涉及用智能手機輔助物理實驗的文章,所設計實驗包含初高中物理實驗和大學物理實驗,初高中實驗居多;文章類型多為期刊類文章,博碩士論文共4篇,包括2018年福建師范大學李雅芬發(fā)表碩士學位論文系統(tǒng)闡述了移動智能設備在初中物理實驗中的應用[21];2017年南京師范大學貢玉佳發(fā)表的碩士論
005—2020年相關發(fā)文量統(tǒng)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手機Vernier Video Physics APP的物理實驗教學研究——以研究斜拋運動為例[J]. 丁彥龍,付靜,曹怡,姜俊江. 物理通報. 2020(01)
[2]利用智能手機磁傳感器測量亥姆霍茲線圈磁場[J]. 劉煒,程敏熙. 大學物理. 2020(05)
[3]智能手機傳感器在中學物理實驗中的應用綜述[J]. 饒迪,程敏熙,李錫均. 物理通報. 2019(04)
[4]用智能手機傳感器測量重力加速度的新方法[J]. 饒迪,程敏熙. 大學物理. 2019(01)
[5]基于智能手機的初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策略探討[J]. 張杰. 物理之友. 2018(10)
[6]智能手機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探討——以Phyphox軟件為例[J]. 惠宇潔. 物理教學探討. 2018(07)
[7]引導學生用好手機 優(yōu)化物理實驗教學[J]. 陳恒. 物理之友. 2018(06)
[8]數(shù)字傳感器新載體——智能手機在物理實驗中的應用綜述[J]. 李錫均,程敏熙,江敏麗. 大學物理. 2018(02)
[9]利用手機提升物理教學效果的實踐研究[J]. 黃治海,徐展. 物理教學探討. 2018(02)
[10]用智能手機輔助物理學習的實踐[J]. 汪洋. 實驗教學與儀器. 2015(Z1)
博士論文
[1]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物理學與教的研究[D]. 武荷嵐.華東師范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基于移動智能設備探究初中物理實驗[D]. 李雅芬.福建師范大學 2018
[2]手機輔助初中物理教學的實踐研究[D]. 貢玉佳.南京師范大學 2017
[3]智能手機在農村中學物理教學中應用與研究[D]. 郭曉昌.云南師范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359975
【文章來源】: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學習成就隨時間變化圖
1緒論7圖1-2手機網民規(guī)模及其網民比例圖在信息時代的今天,智能手機已成為人們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用手機也不僅僅是當成簡單的相互通話和信息問候的交流工具了智能手機的功能愈發(fā)強大:瀏覽網頁、收發(fā)電子郵件、播放音頻視頻文件、電子閱讀等功能都能在手機中使用,另外再加上如今手機支持第三方軟件,更多的功能可以開發(fā)出來。在教育教學方面的功能也逐年顯現(xiàn),早已不再局限于查找學習資料。利用上網的功能,很多優(yōu)質的在線課程被開發(fā),教學資源遠程共享成為可能;許多有關學習應用程序的開發(fā)使得學生隨時隨地就可以學習,真正實現(xiàn)移動學習有效補充了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除此之外,手機強大的硬件配置,如傳感器、攝像頭等都可以成為便捷的實驗設備,為設計和開發(fā)低成本實驗室提供了可能,也成為了課堂演示實驗的有利工具之一。到目前為止,國內的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學整合的實踐研究處于百花齊放的狀態(tài),在中國知網數(shù)據庫將檢索“主題”設定為“智能手機”檢索出來共17124篇文章。以主題為“教學+智能手機”進行檢索從2010年至2020年共有588篇文章。以“智能手機+物理教學”為主題進行搜索從2008年至2020年共有23篇文章;以“智能手機+物理實驗”為主題進行搜索從2005年至2020年共有27篇文章(如圖1-3),除此之外筆者還檢索到近30篇涉及用智能手機輔助物理實驗的文章,所設計實驗包含初高中物理實驗和大學物理實驗,初高中實驗居多;文章類型多為期刊類文章,博碩士論文共4篇,包括2018年福建師范大學李雅芬發(fā)表碩士學位論文系統(tǒng)闡述了移動智能設備在初中物理實驗中的應用[21];2017年南京師范大學貢玉佳發(fā)表的碩士論
005—2020年相關發(fā)文量統(tǒng)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手機Vernier Video Physics APP的物理實驗教學研究——以研究斜拋運動為例[J]. 丁彥龍,付靜,曹怡,姜俊江. 物理通報. 2020(01)
[2]利用智能手機磁傳感器測量亥姆霍茲線圈磁場[J]. 劉煒,程敏熙. 大學物理. 2020(05)
[3]智能手機傳感器在中學物理實驗中的應用綜述[J]. 饒迪,程敏熙,李錫均. 物理通報. 2019(04)
[4]用智能手機傳感器測量重力加速度的新方法[J]. 饒迪,程敏熙. 大學物理. 2019(01)
[5]基于智能手機的初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策略探討[J]. 張杰. 物理之友. 2018(10)
[6]智能手機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探討——以Phyphox軟件為例[J]. 惠宇潔. 物理教學探討. 2018(07)
[7]引導學生用好手機 優(yōu)化物理實驗教學[J]. 陳恒. 物理之友. 2018(06)
[8]數(shù)字傳感器新載體——智能手機在物理實驗中的應用綜述[J]. 李錫均,程敏熙,江敏麗. 大學物理. 2018(02)
[9]利用手機提升物理教學效果的實踐研究[J]. 黃治海,徐展. 物理教學探討. 2018(02)
[10]用智能手機輔助物理學習的實踐[J]. 汪洋. 實驗教學與儀器. 2015(Z1)
博士論文
[1]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物理學與教的研究[D]. 武荷嵐.華東師范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基于移動智能設備探究初中物理實驗[D]. 李雅芬.福建師范大學 2018
[2]手機輔助初中物理教學的實踐研究[D]. 貢玉佳.南京師范大學 2017
[3]智能手機在農村中學物理教學中應用與研究[D]. 郭曉昌.云南師范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3599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3359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