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損耗對兒童公平行為的影響 ——特質移情與眼睛線索的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1-05-20 18:05
公平是道德的核心,也是人類文明的標志和不懈追求的目標。對兒童公平行為的研究一直是發(fā)展心理學家們重點關注的課題。獨裁者博弈和最后通牒博弈范式為兒童公平行為的研究提供了方法。一般認為,獨裁者博弈中的公平行為反映的是公平偏好,最后通牒博弈中的公平行為反映的是公平偏好和公平策略。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的公平偏好和公平策略行為都隨年齡的增長而穩(wěn)定增長,但是到了兒童中晚期,公平行為卻有弱化的趨勢。針對這一“反常”現(xiàn)象,本研究選取小學高年級兒童,借助這兩種不同的博弈范式,對其公平行為及內在機制展開研究。公平行為的背后是自我利益與他人利益的沖突。自我控制作為一種重要的應對沖突能力,可能是博弈游戲中公平偏好和公平策略行為產生的重要機制。依據“能量模型”,個體的自我控制能力就像肌肉一樣有極限,個體有意識地抑制優(yōu)勢反應會損耗自我控制資源。當損耗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產生自我損耗,進而對后續(xù)需要自我控制參與的行為產生負面影響。除了自我損耗可能的影響外,特質移情也可能會影響兒童的公平行為。眼睛線索作為內隱的社會存在,可以促使成人表現(xiàn)出更多慷慨、合作等親社會行為。為此,本研究采用問卷和實驗相結合的方法,旨在考察自我損耗對小...
【文章來源】: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獻綜述
1.1 公平行為的概述
1.1.1 獨裁者博弈與公平行為
1.1.2 最后通牒博弈與公平行為
1.1.3 雙系統(tǒng)理論與公平行為
1.2 自我控制、自我損耗與公平行為
1.2.1 自我控制的概述
1.2.2 自我損耗的概述
1.2.3 自我控制對公平行為的影響
1.2.4 自我損耗對公平行為的影響
1.3 特質移情與公平行為
1.3.1 特質移情的概述
1.3.2 特質移情對公平行為的影響
1.4 眼睛線索與公平行為
1.4.1 眼睛線索與眼睛效應
1.4.2 眼睛線索的作用機制
1.4.3 眼睛線索對公平行為的影響
1.4.4 眼睛線索對有損耗狀態(tài)下公平行為的影響
第2章 研究構想
2.1 問題提出
2.1.1 現(xiàn)有研究的不足
2.1.2 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
2.2 研究的總體設計
2.3 研究意義
2.3.1 理論意義
2.3.2 實踐意義
第3章 實證研究
3.1 研究一自我損耗對兒童公平行為的影響:特質移情的作用
3.1.1 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設
3.1.2 研究方法
3.1.2.1 研究設計
3.1.3 結果
3.1.4 討論
3.2 研究二眼睛線索對自我損耗狀態(tài)下兒童公平行為的影響
3.2.1 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設
3.2.2 研究方法
3.2.3 研究結果
3.2.4 討論
第4章 總討論
4.1 自我損耗對兒童公平行為的影響
4.1.1 自我損耗對公平偏好行為的影響
4.1.2 自我損耗對公平策略行為的影響
4.2 特質移情的作用
4.3 眼睛線索的作用
4.4 研究局限與展望
4.4.1 有關自我損耗影響兒童公平行為的廣度和深度的問題
4.4.2 有關眼睛線索發(fā)揮作用的機制和邊界條件的問題
第5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 A《特質移情問卷》
附錄 B《回溯問卷》
附錄 C《非利手寫字任務》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合作行為中的“眼睛效應”:解釋機制與限制因素[J]. 吳琴,崔麗瑩. 心理科學進展. 2020(06)
[2]“追名棄利”:權力動機與社會存在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J]. 王建峰,戴冰. 心理學報. 2020(01)
[3]兒童新共情問卷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J]. 劉盼,扈娜,劉堃. 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 2019 (06)
[4]兒童在不同卷入情境下基于資源價值的分配行為特點:內群體偏愛的作用[J]. 劉璐,肖雪,劉麗莎,徐良苑,張旭然,李燕芳. 心理學報. 2019(05)
[5]不同特質自控者在跨期選擇中自我損耗后效的差異[J]. 索濤,顧本柏,張辰炎,劉雷. 心理科學. 2018(06)
[6]6~8歲兒童表現(xiàn)公平行為的發(fā)展:社會信號的作用[J]. 張雪,劉文,支煥. 心理科學. 2018(02)
[7]最后通牒博弈中的公平偏好:基于雙系統(tǒng)理論的視角[J]. 張慧,馬紅宇,徐富明,劉燕君,史燕偉. 心理科學進展. 2018(02)
[8]自我控制失敗的理論模型與神經基礎[J]. 董軍,付淑英,盧山,楊紹峰,齊春輝. 心理科學進展. 2018(01)
[9]公正世界信念與大學生心理幸福感:特質移情與利他行為的作用[J]. 李雙雙,張永春,李雪平.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7(02)
[10]親社會行為中的“眼睛效應”[J]. 張雪姣,劉聰慧. 心理科學進展. 2017(03)
本文編號:3198201
【文章來源】: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獻綜述
1.1 公平行為的概述
1.1.1 獨裁者博弈與公平行為
1.1.2 最后通牒博弈與公平行為
1.1.3 雙系統(tǒng)理論與公平行為
1.2 自我控制、自我損耗與公平行為
1.2.1 自我控制的概述
1.2.2 自我損耗的概述
1.2.3 自我控制對公平行為的影響
1.2.4 自我損耗對公平行為的影響
1.3 特質移情與公平行為
1.3.1 特質移情的概述
1.3.2 特質移情對公平行為的影響
1.4 眼睛線索與公平行為
1.4.1 眼睛線索與眼睛效應
1.4.2 眼睛線索的作用機制
1.4.3 眼睛線索對公平行為的影響
1.4.4 眼睛線索對有損耗狀態(tài)下公平行為的影響
第2章 研究構想
2.1 問題提出
2.1.1 現(xiàn)有研究的不足
2.1.2 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
2.2 研究的總體設計
2.3 研究意義
2.3.1 理論意義
2.3.2 實踐意義
第3章 實證研究
3.1 研究一自我損耗對兒童公平行為的影響:特質移情的作用
3.1.1 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設
3.1.2 研究方法
3.1.2.1 研究設計
3.1.3 結果
3.1.4 討論
3.2 研究二眼睛線索對自我損耗狀態(tài)下兒童公平行為的影響
3.2.1 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設
3.2.2 研究方法
3.2.3 研究結果
3.2.4 討論
第4章 總討論
4.1 自我損耗對兒童公平行為的影響
4.1.1 自我損耗對公平偏好行為的影響
4.1.2 自我損耗對公平策略行為的影響
4.2 特質移情的作用
4.3 眼睛線索的作用
4.4 研究局限與展望
4.4.1 有關自我損耗影響兒童公平行為的廣度和深度的問題
4.4.2 有關眼睛線索發(fā)揮作用的機制和邊界條件的問題
第5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 A《特質移情問卷》
附錄 B《回溯問卷》
附錄 C《非利手寫字任務》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附件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合作行為中的“眼睛效應”:解釋機制與限制因素[J]. 吳琴,崔麗瑩. 心理科學進展. 2020(06)
[2]“追名棄利”:權力動機與社會存在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J]. 王建峰,戴冰. 心理學報. 2020(01)
[3]兒童新共情問卷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J]. 劉盼,扈娜,劉堃. 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 2019 (06)
[4]兒童在不同卷入情境下基于資源價值的分配行為特點:內群體偏愛的作用[J]. 劉璐,肖雪,劉麗莎,徐良苑,張旭然,李燕芳. 心理學報. 2019(05)
[5]不同特質自控者在跨期選擇中自我損耗后效的差異[J]. 索濤,顧本柏,張辰炎,劉雷. 心理科學. 2018(06)
[6]6~8歲兒童表現(xiàn)公平行為的發(fā)展:社會信號的作用[J]. 張雪,劉文,支煥. 心理科學. 2018(02)
[7]最后通牒博弈中的公平偏好:基于雙系統(tǒng)理論的視角[J]. 張慧,馬紅宇,徐富明,劉燕君,史燕偉. 心理科學進展. 2018(02)
[8]自我控制失敗的理論模型與神經基礎[J]. 董軍,付淑英,盧山,楊紹峰,齊春輝. 心理科學進展. 2018(01)
[9]公正世界信念與大學生心理幸福感:特質移情與利他行為的作用[J]. 李雙雙,張永春,李雪平.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7(02)
[10]親社會行為中的“眼睛效應”[J]. 張雪姣,劉聰慧. 心理科學進展. 2017(03)
本文編號:31982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3198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