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現象”給學校人文教育帶來的啟示
[Abstract]:Since ancient times, among the many scholars who have studied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hose who have become famous for their exposition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like Yu Dan, can be said to be rare, while those who have become famous in such a instant a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he most popular works about Analects of Confucius are few and far between. Yu Dan vividly gave such ancient classics such a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n modern language
【作者單位】:
【分類號】:G42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炳照;論“學而優(yōu)則仕”[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2 毛禮銳;論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3 宋子英 ,錢宗范;略談我國古代忠君思想的起源和演變[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4 吳伯方;上古漢語“其”字用法的幾個問題[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5 羅佐才;中國古代教育家和學者論背誦[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2期
6 陳漢才;“有教無類”辯[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7 呂正之;關于“孔子刪詩”問題的探討[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8 畢養(yǎng)賽;試論語文講讀課的基本教學方法[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9 張士春;啟發(fā)式教法一例[J];寧夏教育;1980年02期
10 劉成文 ,郭清津;中學語文課本成語歷史故事(二)[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志江;;試論語文辭書義項內部的一致性[A];中國辭書論集1997[C];1997年
2 李爾鋼;;論語文詞典的?圃~條及其釋義[A];中國辭書論集1999[C];1999年
3 蔣仁;余奎元;;朱熹學術在閩北產生的條件[A];朱熹與中國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會論文集[C];1988年
4 陳明考;;論朱熹的重民思想[A];朱熹與閩學淵源——“延平四賢”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9年
5 何乃川;;朱熹忠恕觀簡論[A];海峽兩岸論朱熹——紀念朱熹誕辰865周年暨朱熹對中國文化貢獻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5年
6 張志軍;;簡論語義凝聚詞與生產詞組的語義對應關系[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年
7 鄭榮馨;;論語言得體的辯證性質[A];得體修辭學研究[C];1999年
8 王生甫;;“九·一八”事變后太原抗戰(zhàn)文化的興起及其特點[A];三晉文化研究論叢(第二輯)——山西抗戰(zhàn)文化研討專集[C];1995年
9 鄭波;;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思考[A];邁向新世紀[C];1999年
10 石海紅;;新形勢下的社會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和發(fā)展[A];鄧小平理論與國有企業(yè)改革——“全國鄧小平理論與國有企業(yè)改革”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199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顧廣玲;人文精神與素質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本報記者 杜悅;儒家思想閃現活力[N];中國教育報;2000年
3 李樹林(天津市河東區(qū)實驗小學);數學素質教育初探[N];中國教育報;2000年
4 作者單位:西北大學 張再林;關于人文教育的幾個問題[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別必亮;從生活的視角看《論語》[N];重慶日報;2000年
6 王艾宇;孔子流行二語辯[N];中國文化報;2000年
7 記者 江波;華僑城開發(fā)“孔子旅游”[N];中國證券報;2000年
8 舒展;反貧困[N];大眾科技報;2000年
9 豐 捷;人文教育不容忽視[N];光明日報;2000年
10 成銀生 朱慶;大學人文教育重在培養(yǎng)人文精神[N];光明日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華忠;清代《論語》簡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2 張金福;論大學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結合[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柳宏;清代《論語》詮釋史論[D];揚州大學;2004年
4 陸建猷;《四書集注》與南宋四書學[D];西北大學;1999年
5 王公山;先秦儒家誠信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6 喬俊杰;李善《文選注》修辭訓詁研究[D];安徽大學;2005年
7 李金奇;被學科規(guī)訓限制的大學人文教育[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8 譚偉平;大學人文教育與人文課程[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9 成云雷;先秦儒家圣人與社會秩序建構[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孫學功;馮從吾學術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曲愛香;試論孟荀的天人關系思想及其對人類的啟示[D];曲阜師范大學;2000年
2 妮娜絲;“人”的發(fā)現及其意義[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謝作進;從主體性教育思想看中學語文學科性質[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蘭先芳;儒家教育思想與高校人力資源開發(fā)[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5 陳春紅;試論儒家和諧教育理念及其現代啟示[D];曲阜師范大學;2001年
6 錢林曉;對大學非文學專業(yè)的文學教育若干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7 安晉軍;論普遍倫理的前景及進路:儒家倫理的視角[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8 王紅霞;左丘明思想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9 王阿秋;論語域在翻譯中的應用[D];四川師范大學;2002年
10 陳榮;愛默生與中國傳統(tǒng)思想[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23818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2381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