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發(fā)展研究:從觀念出發(fā)
[Abstract]:The research of teachers' concept is another paradigm of teachers' research. It explores teachers' teaching work and teachers' own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thinking process or teachers' cognitive process. To clarify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 concep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concept and teacher knowledg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concept and teacher practice will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problems of teacher development from many angles.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model and means of teacher development research.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
【分類號】:G45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尹遜才;;“臨床型”教師培訓模式及其實踐[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1年08期
2 王建軍;;教師作為研究性變革實踐者[J];基礎教育;2006年03期
3 楊帆;陳向明;;三種語言觀對教師實踐研究范式的影響[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年19期
4 方河成;;談新課程改革中教師觀念的轉變[J];中小學電教(下);2011年09期
5 水永強;郝有雋;趙宗孝;;論教學悖論與教師自由實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年06期
6 周迎;張明芳;徐潔;;基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教師實踐共同體[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7 陳立鋼;李子運;;教師有效融入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影響因素探源[J];中小學電教;2010年12期
8 王沛;戴山林;;在“整合”中改變[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年Z1期
9 梁黨波;萬文濤;;應試與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觀念接受、轉變困境與教育實踐——基于混沌理論視角分析[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0年23期
10 馬彥榮;;農村遠程教育的現(xiàn)狀及思考[J];文學教育(下);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詹筠;;同伴教練——一種經濟實用的校本教研方式[A];2007“校本培訓”主題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閆志功;張占友;;營造良好心理氣氛與構建和諧班集體[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3 姚梅林;杜春麗;楊永寧;;教師的遷移觀及其與“為遷移而教”的教學技能的關系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4 韋仕靈;賀艷萍;;宜州市信息技術教育現(xiàn)狀調查及對策[A];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5 周偉業(yè);;教師網絡素養(yǎng)與教育改革調查報告——以藝術教師為例[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07):媒介素養(yǎng)與公民素養(yǎng)論文集[C];2007年
6 韋仕靈;賀艷萍;;宜州市信息技術教育現(xiàn)狀調查及對策[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7 華裕生;;打造民辦學校師資品牌需把好“四關”[A];中國民辦教育大典[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辦公室 鄧友超;呼喚一種既可信又可愛的教師實踐[N];中國教育報;2006年
2 高鶴翔;貫徹“以人為本”思想,,更新教師觀念[N];朔州日報;2005年
3 記者 胡孫華 通訊員 李松 祝正洲;重學當教師[N];長江日報;2005年
4 李林學(作者單位:民樂縣第三中學);管理者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N];張掖日報;2006年
5 陶林壽 黃天太(作者單位:靖遠縣東灣鎮(zhèn)教管中心長灘學校);新課改與教師觀念的轉變[N];白銀日報;2005年
6 胡學軍;教師培訓方式應改變[N];中國教師報;2003年
7 ;“高效課堂”能拯救誰?[N];光明日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蔣夫爾;“突破口”如何突破?[N];中國教育報;2003年
9 揚州市邗江區(qū)紅橋高級中學 樊有為;新課程理念下體育教師角色的轉變[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5年
10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楊明全;教師知識:來自實踐的智慧[N];中國教育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張平;學校變革視野下校長領導力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林成堂;教師的感情表演規(guī)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何美;美國優(yōu)秀科學教師專業(yè)標準、評估及認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4 張立迎;普通高等學校教師心理契約形成、履行、破裂的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5 楊燕燕;論教育實踐課程[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曉芳;專業(yè)化背景下的教師實踐知識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2 張莉;從自在到自為—走向自為的教師實踐知識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zhí)m;教師實踐共同體建構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4 湯軼輝;基于網絡的“學校群”教師實踐知識建構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5 張旭紅;提高甘肅河西地區(qū)職業(yè)院校教師信息素養(yǎng)水平的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丁愷;課堂教學的“學情分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胡航;學校情境中實踐共同體探討[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張先鋒;論教師實踐知識的建構[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9 劉漢霞;論教師的實踐知識及其生成[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10 陳冰杰;多媒體在中小學的應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3560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ktjx/2356019.html